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2018-05-14 17:15陈为捷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内涵词汇

陈为捷

随着新教育时代的到来,文化越来越成为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将“文化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明确提出,由此表明高中英语教材中不仅包含我国的文化知识,还涉及到国外的文化,教师应借助英语教材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应深刻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中反映的文化知识给学生讲解出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增强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理解。

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渗入,导致学生只能简单分析语言的表面意思,难以准确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如此便会使得学生在阅读中难以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与质量。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中应对阅读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进行解读。

1.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

目前,阅读教学的顺序普遍是教师首先对文章中出现的、学生较难理解的词汇进行讲解,然后开始逐字逐句地解释文章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再对学生较难理解的句子进行细致讲解;最后教师再结合文章内容,讲解文章中可能包含的语法知识。这样的教学步骤看似无可厚非,但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文章内涵呢?

从目前多数学生出现的阅读障碍与对西方文化知识了解甚少的现状得出,课堂上教师直接对课文进行讲解,无法使学生确切掌握文章的文化内涵。由此便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时难以准确了解文章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

2. 加强文化渗透的措施

2.1 利用阅读文章的背景进行文化渗透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挖掘文章背景,借助文章背景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例如,《Culture Shock》这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人们出去游玩时面对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化可能会产生一些善意的误会,那么此时教师便可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假设同学们去了“India”游玩,老板或者主人问你们是否还要再吃或者再喝点东西的时候,同学们习惯性的表达为“no”或者摇头,对不对?但我们必须了解的文化背景是:“People from Indian, Nepal, Sri Lanka nod their head to say no and shake their head to say yes.”(来自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的人他们点头表达的是“不”的意思,摇头表达的是“是”的意思。);另外,初次见面时,西方人喜欢说“You are very beautiful.”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明白别人说的只是礼貌语,因此,就不需要追根究底地问“Where is beautiful?”以免陷入尴尬的境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给学生渗透一些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知识,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学习这一篇文章,了解到许多的外国文化,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在课前给学生预留时间,让他们将当天或者本周内国外发生的奇闻趣事总结出来,并在上课的时候进行交流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了解外国文化,这对他们日后了解文章内涵极有帮助。

教材中出现的阅读文章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存在,但无论是什么时代、文化,教师都不应该忽视,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英语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重深入探究文章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内涵,然后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给学生渗入相关文化知识。

2.2 利用阅读文章中出现的词汇进行文化渗透

教师在讲解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引入对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比如,有些英文词汇并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若想要准确地理解这些词汇,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文化。

例如,“dog”(狗),在中国,“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皆是贬义词,但在英语中,“dog”却是褒义词,“a lucky dog”(幸运儿)、“a top dog”(优胜者;身居要职的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受奖);再比如在阅读中,若是遇见讲品牌、商标一类的文章,教师便可引用“NIKE”的品牌名,大多数学生知道“耐克”是走的是运动风,但是很多学生无法窥见“Nike”背后的含义:“Nike”是希腊胜利女神的翅膀,因此这个品牌的创始人便希望借助胜利女神的力量带给穿上他们衣服与鞋子的人以胜利,这个品牌便代表着胜利。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由词汇给学生讲解文化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例如,西方人对“thirteen”(十三)这个数字非常敏感,起因在于两个传说,其一是传说耶稣受害那天的日期是13日,一起参加晚宴的人数共有13人,而耶稣又是被钉死在13号十字架上,因此,西方人认为是“13”给耶稣带来了苦难和不幸,是不幸的象征,同时“13”也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其二是北欧神话中,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而正是由于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导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因此,教师也可在讲解阅读文章时,借助数字来向学生讲授西方的文化知识。

再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些俗语、动物的英语谚语和习惯用语在汉语中也有相应的说法,像是“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Dog does not eat dog.”(虎毒不食子)等,皆是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所积累的不同的文化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让他们通过词汇来积累相关文化知识,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更好的理解这些词汇含义。

词汇是构成句子与篇章的基础,教师在教學中应该利用词汇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的过程中,不应只是对词汇的常见意义进行讲解,而应在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与文化背景给学生讲解词汇,只有将学生放在真实的、具体的语境中,学生才能对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与准确,然后教师可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2.3 利用阅读文章内容进行文化渗透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包含的话题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艺术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与生活习俗各个方面。教师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文章的分析,借助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学习《Celebration》这一内容时,教师便可根据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渗透。例如,可以给学生介绍“Christmas”(圣诞节)的由来: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这一天,西方各个国家皆有自己的节日庆祝方式,在“Italy”(意大利)每逢圣诞节就会安置一些耶稣圣诞故事的模型景物;在“Ireland”(爱尔兰)圣诞前夕人们会将一支蜡烛或灯放在窗门架上,表示欢迎圣婴降生等。同样的节日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教师便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渗透相关文化。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Saint Valentines Day”(情人节)的由来: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节,这个节日的来源说法众多,那么教师在课堂上便可挑选其中较为有趣的内容给学生讲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推荐一些反映国外文化的相关书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感知西方的文化知识。例如,学习《Culture Shock》这一内容时,笔者便给学生推荐与文化冲突相关的书目;另外,教师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生词量较少的英语书目:“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Jane Eyre”(《简爱》)、“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这一类的、他们耳熟能详的书目,指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进行中英对照,以期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

借助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就要求教师需对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较深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日常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多查阅相关资料,对文章内容形成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2.4 借助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影视、音频等资源往往可以给学生展示最纯正的英语文化,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多借助音频、影视资料加深对国外文化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Adventure》这一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些有关于地理知识的纪录片,像BBC拍摄的“Planet Earth”(《行星地球》),还有“South Pacific”(《南太平洋》)等,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这样的纪录片,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给他们普及相关的地理知识,这对学生日后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来说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笔者会给学生播放像“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Modern Family”(《摩登家庭》)这一类的情景喜剧,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与国内所不同的英语表达;另外,笔者还会推荐给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根据书目改编的影视剧,像“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单》)、“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廊桥遗梦》)等,让他们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在不同时代中,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要求。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能让学生感受纯正的英语口语,也会让他们近距离接触西方的文化知识,这对学生感知文化有极大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正如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一样,不同的表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其特定意思存在,学生若不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理解词汇、句子、篇章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会造成理解错误。鉴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借助阅读文章讲解文化知识,让他们在真正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对他们学习英语知识、进行英语阅读也大有裨益。

[1]贾永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学生英语,2017(10):24-24.

[2]王喜娟.试分析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新課程?下旬,2015(02).

[3]姚伊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内涵词汇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