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不可怕,就怕“懒就业”

2018-05-14 10:37盛会
雷锋 2018年8期
关键词:慢就业求职者消极

盛会

据教育部估计,今年高校毕业人数将达820万,数据创新高。就业当口,“慢就业”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慢就业”,就是毕业之后不着急工作或深造,选择游学、创业考察、在家陪父母等,休整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其实细分可知,“慢就业”实为两类:积极一类中,求职者有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就业计划,只不过是选择一个时段放慢就业脚步。暂时的“慢”,是为了日后的“快”,磨刀不误砍柴工;而消极一类中,求职者或屈于就业压力,或“高不成、低不就”,或有啃老资本而放弃寻找,此类“慢就业”其实就是“懒就业”。

因此,对于部分大学生的“慢就业”,不必大惊小怪。他们虽然暂时没有进入稳定的工作序列,只是因为他们需要理性寻找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在这一阶段,个别求职者可能会去尝试“主播”“网红”等新鲜时尚的职业,这也并非只是“玩玩”那么简单。从中收获前所未有的成长体验,不也是人生的收获吗?事实上,社会的发展与创新,靠的也就是这么一批“不安分”的年轻人来推动。

对于消极的“慢就业”,我们则要保持高度警惕。以“慢就业”为名的“懒就业”,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大学毕业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对“慢就业”者来说,很可能会毁了他们的一生;對社会而言,这不仅是人才的浪费,更会成为社会的包袱。对于“慢就业”现象,社会不能视若无睹,听之任之,必须加强引导,采取积极的措施,让“慢就业”者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就业的劳动大军中来。

创业界流传过这么一句话:先起跑再找方向,先起跳再找落点。先就业再择业,哪怕是一份不那么如意的工作,也能带来一个积极的“副作用”,那就是丰富人生阅历、提高抗挫能力。年轻时候捡的珠子,将来可以成为璀璨项链的材料。有句行话,足球场上最怕死站着等球。政府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就业,年轻人不妨多些“无球跑动”意识,先跑起来、跳起来,终会遇到自己一份心仪的工作。

猜你喜欢
慢就业求职者消极
消极的后果
找工作
新加坡求职者最会美化简历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让自己发光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