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建设

2018-05-14 17:29孙立
党政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会一课支部书记学生党员

孙立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组织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主要平台,也是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尤其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抓好“三会一课”制度建設对于提高学生党员党性素质,增强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表明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一、加强“三会一课”制度建设契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逻辑

1.“三会一课”制度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三会一课”制度最早由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提出,强调要“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并总结出了召开“小组会”“支部大会”“支部委会”等18种党性教育方法;至1957年,全国大多数地方党组织都建立了“三

会一课”,成为全党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三会一课”制度历经起落沉浮而后砥砺升华,可以说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制度保障。

新时期以来,“三会一课”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出现制度僵化等问题,甚至出现脱离实际,“一刀切、两张皮”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党中央从各方面开展了正本清源工作,集中整饬党风。2016年10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发布,第一次以党内准则的形式将“三会一课”制度固定下来,将其列为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事项,强调要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这为“三会一课”这项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积淀的制度在当下的发展指出了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

2.加强党支部“三会一课”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性”要求治理对象要覆盖到基层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性”一方面强调的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全面性,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五个方面,各部分相辅相成,整体推进,不断提高党建水平;另一方面,“全面性”也强调覆盖对象的全面性,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不论层级高低,都是党中央从严治理的对象,也都需要承担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支部是构成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党支部贯彻执行;党支部是党最贴近群众的基本阵地,党支部建设直接关乎党与群众关系的远近,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的软硬。因此,基层党支部是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点对象,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基层抓起,从各个党支部严起。

全面从严治党的“从严性”强调制度建设的严密性与权威性。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从严性”在此处指的是制度建设的严密性与权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指出:“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度建设的“从严性”一方面强调的是制度设置的严密性,严密的党内制度能有效增强党员及领导干部的组织纪律意识;另一方面强调的是执行手段与落实措施的严格,也就是制度的权威性。制度一经形成,就要坚决执行,纠正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规行为。因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包括

“三会一课”在内的党的各项组织制度、监督制度都需要系统、科学的制定,然后雷打不动的执行。

3.“三会一课”是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之石

基层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要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从严治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按照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而“三会一课”制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贯彻党的各项决议以及督促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遵守党内纪律;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就是要管理全党,包括8944.7万党员,包括451.8万基层党组织,因此,落实好“三会一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全体党员与全部基层党组织的必然要求。“三会一课”在基层党组织履行党建主体职责、落实从严治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基层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之石。

二、全面从严治党下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问题的重新审视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要领域,习近平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并强调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得到全方位完善,但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问题还有待重新审视。

1.高校党委主体责任不到位,工作“一手软、一手硬”

学校党委作为高校一层基层党组织,应在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内监督、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等方面担负起主体责任。但在部分学校内,存在党委主体责任不到位、从严治党意识不强烈的情况,导致出现党的领导弱化、工作“一手软、一手硬”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基层党建和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存有

“重业务、轻党建”“重教学、轻思政”“重组织发展、轻思想教育”等现象;而现行的高校评价体系,往往以论文数量、科研成果以及课题完成情况来考核和评价教师,兼任学生支部书记的教师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更重视工作量的完成情况,轻视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再教育等工作职责。并且,高校党组织的工作体系是三级管理体系,由各二级党委(党总支)、教工党支部选派出的部分教师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按照一级管理一级的原则,学校党委对其难以提供直接指导,有鞭长莫及的情况。

2.党支部书记多为兼任,履职能力参差不齐

履职能力是指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履行岗位职责、发挥作用的能力。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无论专任或兼任,都是学生党支部的“领头羊”,支部书记的工作情况及履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党支部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生党员中的贯彻与落实。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参差不齐主要有两点表现:一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多为兼任,党建工作投入精力不足。传统的高校学生支部多是以年级为单位横向设置,带班辅导员或班主任兼任支部书记,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与支部书记的党建工作交叉、混合甚至相互抵消的情况,学生党员也习以为常,长此以往“三会一课”难免弱化和边缘化。二是兼职支部书记党建工作水平不高。一些兼职支部书记,缺乏党建工作的有关经验,对党建工作程序不熟悉,工作开展方法不科学,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提高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标准,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教育与考核评价迫在眉睫。

3.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足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学生党员自身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对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其中,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党员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入党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党员政治理论修养不够,对党的理论知识掌握甚少。学生党员甚至支部书记都比较偏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轻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党员入黨动机不纯,功利主义动机滋生。大学生入党动机呈多元化发展倾向,入党不是因为共产主义信仰,反而更关注自我利益的实现,认为党员身份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肯定和享受求职面试时的特殊待遇,这种功利主义的入党动机也是大学生党性修养不足的重要表现。

4.“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与执行效果不理想

“三会一课”作为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教育与日常管理的主要平台,也是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但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出现落实不力的各类问题。

制度创新性不足,内容形式传统单调。据调查显示,学生党支部中的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的内容多数被党员发展、转正大会所代替,上党课的内容也多为学学文件、听听报告、写写心得、说说心得等,结合学生党员实际、来学习开展社会服务、主题教育等活动较少;开会、讲课形式也大都以“一人讲,多人听”的单项灌输式、填鸭式为主,与学生党员之间缺乏双向互动。会议、党课内容与形式的单调,一方面无法很好的调动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跟大学生活跃好动的特性相矛盾;另一方面也导致“三会一课”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偏离,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制度规范性不够,执行效果打折放水。“三会一课”制度规范性不够,在执行时上缺乏精心设计,导致“三会一课”流于形式、职能弱化。一方面,不少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太过随意,会议召开时间、次数缺乏刚性约束。党章规定:党员大会一季度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个月召开一到两次,支部委员会一个月召开一次,党课两个月一次。但实际按照文件执行的支部比例较小,除有重大事项或党员发展、转正需要召开会议外,一般情况下都没有按规定召开;另一方面,“三会一课”缺乏精心设计,会议质量难以保障。党员大会往往成为支部工作安排会、活动动员会,只起上传下达的作用;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班子召开的会议,但却忽视民主议事这一环节;党小组会召开情况更不容乐观,甚至都没有设立党小组。

制度权威性不强,管理考核粗放松弛。当前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与缺乏一个明确的量化评价标准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容易导致单纯以开会次数与上交会议记录数量来评价“三会一课”的质量,学生党支部在实际执行中也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评价标准不明确,也势必会影响“三会一课”考核的科学性,实际组织生活中,对“三会一课”重视不够、抓手不多,只能粗略估计执行效果,在考核时泛泛提出各类要求却没有针对性强的指导,缺少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制度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全面从严治党下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完善的对策

1.高校党委发挥全面领导作用,推进顶层设计与责任落实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党建格局。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都明确指出,“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必须牢牢把握党建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以“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型、为国家和民族立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命题和时代之问。因此高校党委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必须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督查考核、保障体系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的、协调的党建工作格局,使党建工作既统领其他工作,又与其他业务工作相融共生。

狠抓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习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这个责任能否担起来,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制度贵在落实,落实重在层层压实,不然就会出现“上头热、中间温、下层冷”的尴尬。坚持“三个责任”一起落实,把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列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委、学院党委、支部书记联动负责,形成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述职、考核、评议等约束性动作,和创先争优、评比表彰、典型宣传等激励性动作,促进制度落实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

2.学院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支部建制与队伍建设

因地制宜,创新支部设置。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型党支部设置模式,是增强基层党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年级横向设置支部方式在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学分制、选课制等教学改革面前,已渐显不适应。现代大学制度中强调从“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学院党委可因地制宜,根据学院的规模、学科结构、专业设计、师资队伍、学生特点等情况,以有效性原则,创新设置支部,施小明等论证并实施了“垂直党支部”和“专业党支部群”的创新模式,利用结构学的原理,以专业为划分标准打通年级壁垒,甚至突破本研界限,加强师生共建,进一步强化纵向的径向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有学院采用依托专业成立专业社团,将支部建在社团上,同样激发了支部活力。

专兼结合,强化队伍建设。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组织员是党员发展的“守门员”,二者政治素质与工作能力直接决定着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高低。一是推动“专人专任”。学院党委协调部门人员配置,逐步推动组织员队伍专职化,支部书记逐步增大专职人员比例,不断实现队伍专任化。二是保障“专心投入”。学院党委要树立起“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可通过职务认定、工作量认可、津贴兑现等,激励党建队伍专心投入。三是提升“专业能力”。学院党委要对组织员、支部书记等骨干力量除了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外,还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能力培訓,通过培训讲座、业务交流、社会实践等,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3.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内部提升与外部监督

加强内部建设,强化主动作为。一是“内容为王,突出政治性”。“政治性”是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鲜明特征,支部要强化“三会一课”党性锻炼的功能定位,加强对“三会一课”制度严肃性和规范性的认识,避免出现搞形式、走过场甚至娱乐化、庸俗化等问题;二是“创新形式,强化实效性”。不拘泥于传统的听报告、学文件、写心得的标签化形式,在突出政治性的前提下,可以突破时间、地点、载体限制,以参与式、体验式、实践性等方式让“三会一课”入脑、入心、入行。三是“人人参与,激发主体性”。搞好“三

会一课”不能支部书记一人拍脑袋,也不能仅仅是支委成员轮流坐庄,要通过互动研讨、头脑风暴、分工协作等方法,强调支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引入外部评议,加强民主监督。我们党一直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支部建设和“三会一课”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上级督查、同级评议和群众监督,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一是上级督查,指的是来自学校组织部门、学院党委的督促和检查。可采取听取支部书记的述职报告、深入支部进行现状检查、核实支部手册台账等,督促支部真实施、真落实。二是同级评议,指的是其他学生或教工党支部的交流与评议。制定工作计划,提前公开发布,接受其他支部书记或党员的观摩,填写组织部门统一制定的评议表,既能交流工作思路与经验,也能发现本支部的优势与不足。三是群众监督,指的是接受来自其他学生、教师的监督。群众是党建工作与党员作风的客观评判者,加强群众监督,不仅能激励学生党员谨记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还能有效拉近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本文系上海市教卫系统党建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ZX044)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方 卿)

猜你喜欢
三会一课支部书记学生党员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党支部书记正确运用表扬艺术“六字”诀
“历史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