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

2018-05-14 13:45李薇
科技风 2018年4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摘 要: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工匠精神是其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是重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需求,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融入办学理念中,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创造走进工匠、学习工匠、成为工匠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爱岗敬业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作为诞生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明非常发达,《齐民要术》、《天宫开物》等典籍都有关于中国古代技术文明的记载。庖丁、鲁班就是我国古代的杰出工匠,他们具有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就是那个时代的“工匠精神”。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追求效益和财富最大化的同时,工匠精神逐渐被人们淡忘。由于市场经济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加之部分职能部门监管不严,大量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产品存在于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财富增加,对优质产品的需求与国内生产供给的矛盾使得他们只能将眼光投向海外,从奶粉到马桶盖,国人海外抢购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2015年5月,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利用十年时间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呼唤大国工匠,大国工匠需要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我国制造业输送更多能工巧匠的使命。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顺应了国内经济转型的需要,有利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方面形成了一套体系。但对学生职业精神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散落于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中,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对于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因素,研究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目前學术界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查阅资料对其内涵进行初步的解释。工匠,主要指生产、服务一线具体操作或依靠自身技能提供服务的人[1]。工匠精神要求从业人员对产品和服务高标准、严要求,精雕细琢,千锤百炼,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永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2]。其核心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对从事的职业,坚守的岗位,抱有极大的热情。对工作全情投入,绝不敷衍。这种热爱可以来自于学校教育的熏陶,也可以来自于岗位实践的锻炼。二是一丝不苟,工作中不心浮气躁,在细微之处下功夫,即使是单调重复的日常工作也力求最好,确保每个零件,每件产品都达标。三是精益求精,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改进技术方法,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四是淡泊名利,有自律精神。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这些行为归根结底就是对于利益的过分追求,只有淡泊名利,把心沉下来,才能成为杰出工匠。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如今技术工人相对于其他职业工作环境较差,收入水平偏低,晋升途径较难,立志成为工匠的人较少。人们对于高考状元的关注,对于公务员考试的关注,远远高于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培养的关注。可见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工匠的生存现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市场经济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加之部分职能部门监管不严,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制造业尚处于中低端水平,市场上山寨产品,粗制滥造,坑蒙拐骗等情况时有存在。利用相似包装混淆消费者,利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挤压优秀企业生存空间,劣币驱逐良币,形成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1]。因此,在社会大环境中缺乏培养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和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

(二)学校因素

由于历史文化和现存教育体制的原因,我国的职业教育常被视为“二等教育”,职业院校的地位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距,掌握的资源相对缺乏。为了获得长远发展和社会认同,许多高职院校急于升格为本科院校,模糊自身办学定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4]。专业建设方面一味向高精尖的前沿科技靠拢,过分强调热门专业与热门职业,丢掉了自身优势与特色。短时间内筹建新的专业,没有时间的沉淀和磨练,只能导致教授内容浅显,技能单一。课程建设方面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仍是按照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试卷测验为主的考核模式。未给实践课程足够的时间,甚至为了照顾基础课的课时压缩学生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未成体系,学生对所学专业与今后工作的之间关系认识不清,在读书期间没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基地建设方面,存在设备配制跟不上课程教学的问题,更新换代不及时,精度不高,甚至存在缺少零部件的情况,严重影响实训效果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教师的考核过分强调学历、强调科研,对教师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做得不够。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后直接来学校教书,接受的是本科教育,从事的却是职业教育。没有相应企业工作经验,教授理论课尚可,指导实践课程显得吃力,更无法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产业链知识。

(三)学生因素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历层次特点,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多为高考分数较低或者单招的高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来说高职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学生普遍对学习的热情不足,甚至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抄袭现象普遍,对课程基础知识学习效果较差。在实验实训方面,怕苦怕累,急于求成,敷衍了事,加之学校对实践课程的压缩以及部分教师实操能力的欠缺,导致学生实践课程学习浅尝辄止,满足于实验数据说的过去,实操技能略知皮毛,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相去甚远[5]。此外,受到社会风气和校园亚文化影响,学生对自身认同度不高,认为高职院校不如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的学习就是混张文凭,不认可职业发展的前景,认为成为工匠低人一等。

三、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要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相对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我国依然存在工匠社会地位较低,工资水平不高,发展空间不大的现状。许多人不愿当工匠,一线技术工人转行或离岗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而是因为技术工人相对于工程师工资偏低。一个产品的生产,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图纸绘制,技工负责产品加工、装配,两者各司其职,协同作用,但同级别的技工和工程师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要改善工匠工资水平不高的现状,改进薪资和职称评定体系,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融通,缩短技工和工程师的收入差距。此外,还要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与时俱进地进行产品和服务标准的修订,提高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等违法行为。要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创新创造,给工匠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需要媒体、社会广泛宣扬国家重视工匠的方针政策,报道大国工匠的事迹,如央视推出的教育片《大国工匠》,介绍了胡双钱、高凤林、管延安等技术工人的用勤劳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价值。要保持理性,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不过分追逐热门专业和热门职业,从培养技能型人才出发,在专业建设中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与特色。学生对一门专业,对从事的行业的热爱很大程度源于对其的了解,高职院校要深挖专业内涵,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开设相应职业课程,将专业知识与完整的产业链知识结合起来,让专业建设成体系。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高职院校许多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的许多课程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实训,如机电专业需要进行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实训、机械制图测绘等,开展这些实验实训是让学生将所学书本知识内化为职业技能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完善实验实训硬件设施,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和精度不高的實训设备。工匠精神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如果连精度都不能保证,就无法让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工匠精神就变成一句空话。此外,由于这些实训通常要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学校要协调好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的时间安排,不能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课时而盲目压缩实训时间,重理论轻实践,本末倒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以老带新,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也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或者将教师送去企业锻炼,将职业技能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切实提高教师的工匠精神。

(三)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旨在通过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实现共赢。一方面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所需要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应用人才,为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更多实践和接触产业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兴起较早,关于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校企合作在合作渠道、合作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尚未完善[7]。很多职业院校通常让学生大一大二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剩下的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价全由学校主导,因学校课程多滞后于产业业发展,课程评价又以试卷考试为主,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去到企业,发现所学知识用不上,必备的操作技能未掌握。而企业主要关心学生在实习阶段能为自己创造多少效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参与度较低。这样会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让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因此,可以由企业等产业部门协助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结合企业和行业发展现状,有的放矢,定向培养。聘请企业工程师兼任学院教师,讲授基础课程和进行实训指导,让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企业工程师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工匠精神。在学生的毕业考核方面,可以实行理论考试和职业资格证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纳入考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当然,要实现产教融合除了学校和企业双向发力,还需要主管部门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在政策法规、经费投入、评估监督等方面予以支持。

(四)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由外在环境持续影响并内化为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的过程,要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熏陶。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让课堂教学质量和实验实训效果获得提升。利用官网、广播、校报、电子屏等校园媒体平台呈现工匠精神的内涵,让工匠精神入耳入心。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等介绍当代工匠的纪录片,宣传国家重视技能型人才的方针,让学生了解工匠、学习工匠,感受到成为工匠前途光明,将成为优秀工匠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对评出的优胜者予以表彰,对优秀作品予以展示,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的认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参与度和荣誉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获得一定的产业知识。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举行讲座,在丰富学生就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回校宣传,师兄师姐的身份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他们的就业经验能让学生了解到工匠精神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并具备这一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2730.

[2]王晓漪.“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J].职教论坛,2016(32):1417.

[3]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2016(3):5356.

[4]梅洪.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25):7981.

[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26.

[6]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133138.

作者简介:李薇(1989),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马路公仆赞
谈爱岗敬业的不同层次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