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父母养不出优秀孩子

2018-05-14 17:50
新传奇 2018年30期
关键词:贴标签漠视自卑

喜欢比较 “这个孩子从小就听话懂事,哪像你整天气我”……“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是孩子们躲也躲不过的一个隱形“炸弹”,总是引爆孩子的情绪点。其实,你对孩子的要求,很多时候让孩子联想到的不是更加努力做到完美,而是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会不开心、会自卑、恐惧,很难成才。

爱给孩子贴标签 “我家的孩子胆子特别小,我怕他以后受欺负,怎么办”……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贴上容易,撕下来却很难。给孩子贴上的标签,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影响他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朝着“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

沉迷手机却忽略孩子的成长 如今手机绑架了很多家长的生活。因为长时间玩手机而忽略了孩子,孩子会感觉到爸爸妈妈与自己交流很是敷衍,时间长了也不愿与父母交流。亲子交流一旦被阻碍,孩子性格就容易变得孤僻、自闭。

言行不一 有的家长常常叮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而自己却在上班时间和同事、朋友闲聊;有的家长常常在放学后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而自己却窝在沙发上玩手机……

这种光说不做、纸上谈兵的家长,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内心冲突:“父母说我的时候义正言辞,自己却说一套做一套,那我到底要不要听?”父母的威严可能随时坍塌。

爱哭穷 很多家长都爱跟孩子哭穷。但跟孩子哭穷和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不易,对孩子而言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可能让孩子心生自卑,因为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如此,自己的生活怕是会更惨淡无光。而后者是孩子主动去感知的,人穷志不短,这种情况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向前奔跑的劲头,从而坚定“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的信念。

经常吵架 关系紧张的家庭,总有一对爱吵架的父母。在大人眼中看似正常的吵架拌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却不能被理解,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最爱自己的两个人要像仇人一般相互攻击。如果父母是为孩子的事争吵,孩子就会显得很难受,甚至觉得自己是坏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显得低人一等。

漠视规则 围着餐桌打闹,在车厢内追逐嬉戏,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样的“熊孩子”背后往往都站着一位理直气壮的“熊家长”。一般孩子扔东西、发脾气、打扰别人,他们只会认为可能是孩子想睡觉了,有点烦躁;可能是孩子心情不好,想发泄一下……殊不知,这种漠视规则的行为,只会助长孩子再次犯错,再次扔东西、发脾气、打扰别人。

(《工人日报》2018.5.29)

猜你喜欢
贴标签漠视自卑
还原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我给酸奶贴标签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贴标签
谈对青少年“贴标签”的现状及影响
临终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浅议“贴标签”效应在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