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18-05-14 13:45何德万宋海青
科技风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

何德万 宋海青

摘 要:职业教育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是提高我国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条件,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农村;劳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农民是社会主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就要培养新型农民,积极地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最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在这些方面中,农村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1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积极地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农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必须先行。职业教育,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既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又为他们在农村以外创业提供了必需的技能。这样才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生产,规模经营,积极地创建科技型农业,才能够增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农民收入提高。所以,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就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的突破口。

2 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利用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掘、还可以有效开发,最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可以实现农村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还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低素质劳动力较多,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很丰富,但是低素质劳动力则相对过剩,在35岁以下的2亿多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不足9.1%,但是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人员不足5%,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只有积极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合理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够实现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才能够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远大目标。

3 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域、时间、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民需要具有农业生产技能。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其中就包含与时俱进,通过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教育,实现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农民也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劳动技能越高,也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水平也越高。农村产业也在不断升级,也会要求对农村人口分层次、有计划、有重点的职业教育。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的培养,不仅仅要使他们具备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规模经营的能力水平,还要能够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不断地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质农业与效益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与市场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4 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完成农业技术的革新,能够供应大量的食物等产品,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化的活劳动投入,减少物质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系统的协调,从根本上保证资源的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做出了重大部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摆在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必须要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就业创业的能力。希望到2020年,最终形成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还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快速发展面向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列入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强化各级政府积极发展广大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感,积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积极推进城乡合作,加强服务三农能力,不断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统筹协调。不断增强涉农专业的建设,不断加大培养适应农村和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力度。并支持各类学校积极地参与培养会经营、懂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积极地开展农村的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培训。

参考文献:

[1]刘小俊.凉山州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1:162165.

[2]李玫瑰,连序海.警惕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引发的中国式“荷兰病”[J].贵州农业科学,2012,3:180184.

[3]马平轩.优化农村人才开发环境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7,8:1314.

[4]阿孜古丽·艾麦提,瓦哈甫·哈力克,古丽巴努·巴克.新疆农民增收问题的定量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1,10:19411947.

[5]王春伟,李学军,郭晓荣.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现状与对策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5:532534.

[6]于慎兴,姜卫良,商学芳.山东省农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1:128131.

[7]赵志红,何云峰.教育超市:农民职业教育的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2:9395.

[8]胡孝忠,李影.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系统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3:8991.

作者简介:何德万(1979),男,汉族,山东省聊城人,本科,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助讲,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猜你喜欢
新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