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与精准扶贫几大举措

2018-05-14 13:45祝小雯姜嘉琦谢辉林余莎
科技风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举措精准扶贫

祝小雯 姜嘉琦 谢辉林 余莎

摘 要:积极探索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尤其是精准扶贫育人的新模式、新举措。坚持做到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人文关怀为重点、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维精准扶贫育人模式,深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内涵,确保高校在资助工作中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大数据扶贫;精准扶贫;举措

近年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日益完善, 但在精准扶贫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家建立精准扶贫入手,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精准扶贫问题, 提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增强高校资助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特点,创新资助工作模式。在确保经济资助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的加强青年大学生励志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引导家庭贫困学生立志在困境中成长,确保贫困学生在经济与精神上的得到双重资助。

1 大数据扶贫确保资助精准到位

高校应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高校可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寒暑假贫困学生家庭走访慰问,实地查看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发现那些困难未受助,甚至是家庭是建档立卡户的学生。据工作调研,利用大数据省文件通知下来该生是家庭建档立卡的,可是学生本人却不知。学生本人碍于面子问题,对家庭的实际经济困难,隐瞒不报,不提出申请助学金。而作为辅导员或班主任,应及时关注到这一类学生。鼓励他们积极申请助学金,并且为他们精准建档。

2 精准帮扶的具体举措

2.1 资金援助

引导学生积极受助。要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通过讲解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的目的,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的学生明白,国家资助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制度安排和重要举措。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正确面对眼前存在的困难,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困难生,进而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积极主动的利用国家资助完成学业。

2.2 勤工助学岗位援助

由于学校能提供的岗位有限,某些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较高,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高校,贫困生占比更高,但是学校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相对较少,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申请要求。所以更要进一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尤其是家庭建档贫困生。提供相应合适的岗位,不仅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同时也提供了贫困生锻炼的机会。坚持育人与资助相结合,在勤工助学岗位上的学生,要加强教育与管理。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多一些耐心指导,少一些严厉批评,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多一些宽容,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

2.3 思想帮扶

(1)教师“一对一”思想帮扶。帮扶内容:教育引导,正确评价自我;挫折教育和压力疏导;目前高校在对经济困难学生建档后,大部分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做学生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根据当前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例1:200(有些学院的比例甚至超过1:200)来看,辅导员每天的各种学生琐碎事情已经占据非常多,所以要真正关心到每一个贫困生,非常不容易。所以应该让我们高校全体的教师加入进来。从一年级开始,让教师与贫困生结成 “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坚持个性化辅导和人性化扶助,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在入学教育阶段,对学生所学专业、大学中会遇到的学习、生活等常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指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制订大学生活的规划书。

(2)鼓励贫困生不断自我完善。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优秀困难毕业生,虽然很有把握通过考研,来提升自身的学历。但是却出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原因,放弃了升学的愿望,只是想着提早进入社会,找到工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针对这些学生,一对一的帮扶老师,应该及时察觉,并积极鼓励这些学生进一步深造,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政策和升学与随便找一份工作的利弊。

(3)重视培养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贫困生家庭致贫的原因是多子女,父母亲无稳定工作,外出务工。由于父母的家庭压力较大,有些贫困生从小就和祖辈一起长大。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产生不自信、自卑、不敢主动与人交往的心理特点。

上饶师范学院针对全体大学新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开设了五个专题心理健康课程,分别为“关注心理健康”、“情绪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学习与心理健康”、“恋爱和心理健康”。通过这五个专题课程以及相应的团体训练,提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用集体的温暖与关爱,培养贫困生乐观、积极的心态。

(4)开展寒暑假贫困学生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学校学工处应牵头组织各个学院的学管组成员,包括学管组总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各年级辅导员组成慰问组,赴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慰问。

通过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加强家校合作。让受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并期望举全家之力,克服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不辜负国家和学校的期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回报社会。同时也让受访学生深切体会到学校对贫困生的深切关注与关爱,立志积极上进,勤奋学习,不辜负学校、社会和家人的期望,以良好表现、优异成绩来报答学校、社会和家人。

(5)正确运用榜样力量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恰当选择典型,正确引导学生。“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榜样教育的意义都是十分明显的。”多元化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对大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和冲击。在学校评完“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后,就要对获得国家资助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宣传。对于贫困的大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效仿心理,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因此选择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物作为榜样,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带动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大学教师应做好表率,用言行举止感染和引导贫困学生。高校应组织青年博士教师,给学生开展“奋斗青春最美丽”等主题讲座,使学生产生崇拜、敬佩的感觉,以此鼓励同学们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学历层次,拓宽就业道路,改变自身现状、家庭现状。

2.4 就业指导帮扶

2.4.1 进行个性化的激励指导

个性化指导是高校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特点,为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特征评价、择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测评体系建设,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不足,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精准扶贫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量身定制的就业指导,保证每一位家境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即就业。

2.4.2 发挥学校社会实践作用,增加大学生基层适应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职业实践,比如从二年级的寒暑假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实际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应该通过自身丰富的就业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申请与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关联的实习实训岗位。比如像2017年中共湖北省出台的“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引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学校应密切关注像这样一类文件的出台,并积极建立实习实习基地。向学生们尤其是贫困学生宣传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习实训。让同学们在参加社会实习实训时增强职业针对性和目的性,明确大学阶段甚至人生的奋斗目标。

2.4.3 增强受助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以学校创业园为载体,鼓励更多的贫困学生加入自主创业大军中。依托学校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帮助贫困生了解创业历程,激发创业激情,增强创业信心。对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或在竞赛中表现优秀和突出的贫困生提供一定数额的创业奖金,鼓励低成本创业。同时通过创业实践以及创业竞赛增加贫困生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指挥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就业创业提升竞争力。

2.4.4 大力宣传基层就业优惠政策

学校招生就业处积极提供信息服务,为大学生和基层单位发布供求信息,提供见面机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基层就业的成功率。比如上饶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在2018年12月份,召开新疆阿克陶县教育局招聘会。通过新疆阿克陶县教育局负责人对新疆引进教师的优惠政策宣传与解读,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热情。参加招聘的毕业生,当场就有十几名同学签订就业协议书和就业合同,其中就包括家庭贫困学生。

参考文献:

[1]张黎娜.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研究[J].2017(6).

[2]刘新芳.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现状与对策[J].北方文学,2017(5).

[3]陶俊清.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创新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2015,3(1).

[4]黄建美.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5]张磊.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高校讲坛,2010(9).

[6]张明超.论榜样的力量对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4).

[7]姜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0(5).

[8]杨晓英.理工科大学生贫困心理特点分析[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200711.

[9]高玖伟.基于就业指导的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研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5).

基金项目:上饶师范学院校级自选课题(201707)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举措精准扶贫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