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幼儿德育,共筑中国梦

2018-05-14 12:39田小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中国梦德育教育幼儿

田小燕

【摘要】“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出自明末清初教育家朱之瑜的《朱舜水集》,“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来自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两者都直接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性,而在更实际的现实生活中,教育更是起到了维护社会有序前行的保证。这一些精神理念都与我们这一伟大时代的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梦想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追根溯源,看似最有经济效益产出的高等教育其背后支柱都是长期默默耕耘的学校义务教育,而重中之重的易于被忽视的是幼儿教育。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正确的行为指导、前瞻性的塑造是到达培育现代国际公民的目标,同时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重任。

【关键词】 中国梦 幼儿 德育教育

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里描述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要使国家富强、中华民族能屹立在21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竞争力与创造力引领潮流,就必须全面注重教育的发展,打好社会前进的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数的过往和先例早已表明一切从娃娃抓起,良好的教育能培育一代又一代拥有优良品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兼具现代创新的新时代接班人,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助力中华民族屹立不摇砥砺前行的保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其意在培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社会意识、民族大义、坚定信仰,志存高远。那么,怎样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德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早前,因替迟到的丈夫争取时间,一人独自蹬住高铁车门,企圖阻止高铁前行的罗女士就为我们生动阐释了什么是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不考虑他人,不考虑高铁全网运行以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这就是典型的缺乏社会公共道德的体现,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全网飞速运行的高铁。假如一辆列车人为晚点,会有大量游客因此延误,其背后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教育意义都远超罗女士的想象。当我们反思为什么这位女士会做出如此行为时,我们应当思考她小时候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导致她有现在的价值观和行为。

倘若她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在一个人人遵纪守法的环境里面长大,自然是不会有这样的判断和行为发生。而这一良好的道德教育并非墙上的口号或者应试的作文题目,这是一种源于社会的自发意识并基于法律的严格执行。而我们所推崇的德育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社会的自发意识,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的具体实现。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为了实现这一社会的自发意识,我们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中外的先贤,继承与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寻找好的榜样去实践与效仿最终达成这一目标。

忆往昔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皆见风使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入狱,最终被车裂抛尸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朱棣五次三番地要求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期间与方孝孺以周成王为例反复例证,但都被方孝孺悲切凌志地驳回。面对无法想象的诱惑,面对信手拈来的“名垂青史”方孝孺始终没有违背内心的坚守,没有忘掉初心以及对于大明的忠诚。世人,有口皆碑。

当我们回顾历史,发现这些伟大的灵魂在面临重大的选择面前,在各种立场与诱惑甚至杀戮之前是如何坚持心中的信念,无所畏惧地去实现,最终名垂青史,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我们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借此教育我们的年轻一代在重大利益攸关的节点面前,这些先贤的选择可以给予我们坚守信念的勇气,义无反顾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发展前进的有机统一。

历史的洪流中,我们感受到大时代大背景下大人物对于其进程的重要影响,相较而言,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对象:如一位优秀的老师、一位优秀的家长、一位优秀的同伴,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幼儿个人成长的帮助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可以让幼儿跟随榜样的示范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把德育渗透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东方教育大家孔子曾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被后世誉为东方哲学以及人际交往的名句,其内核则是德育的真实体现,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利互信模式下简单幸福的日常生活的写实。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生活之中”。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幼儿大都是在游戏中,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的。

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就餐前要求排队洗手,除菌洗手液的推广应用使得排队洗手的过程中多了为下一位朋友清洗水龙头的环节,即每一位小朋友都要在排队洗手结束以后为下一位小朋友清洁水龙头,让每一个小朋友都为他人着想,也同时被别人所关爱。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小朋友更具有同理心,更明白在社会生活中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基于己所不欲的同理心,自然“拔高铁”事件出现的频率会大幅下降。这个教育理念的运用不仅仅是在洗手环节,而是自幼儿入园之时起,每一个行为动作都在老师有效地指导以及训练当中平稳有序地进行着。洗手之后的进餐时间,小朋友会被鼓励和安排指导自行准备饭菜和饭后收拾。这一份安排,都是基于一个人人被关爱的理念之上,让每一个幼儿都会被集体所充分的尊重,同时这种举动又推动集体前进。所有的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中所进行的德育教育,都是在一种平静和谐、友爱互助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孩子的公德心和同理心,这一份尊重更是一份坚守,是一段孩子的真实体会,不会轻易地被忘记,不可不谓是双赢局面的建立。

三、把德育渗透五大领域教学中

德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句话充分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他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根本途径。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会默默地改变着幼儿的观念,潜移默化地约束着孩子们往更好的方向进步。其形式更是以丰富性和多样性取胜。例在艺术领域中,幼儿最容易的接受外在刺激并作出回应的活动有:视觉传达类各式画作,听觉感受类歌唱、乐器演奏类活动等。如:小班音乐活动《我的好妈妈》、大班音乐活动《小乌鸦爱妈妈》渗透爱妈妈的教育,以妈妈的爱为主题,不拘泥于形式地表达着这一份朴实伟大的爱,是一份感动也是一份鼓励;小班音乐活动《小鸭洗澡》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让孩子们明白个人的卫生整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卫生的形象体现,更是一种不让疾病拥有扩散的成熟的负责任的行为体现。换言之这份同理心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并不会被轻易忽视。又如中班绘画活动《幸福的生活》给予幼儿更多表现艺术形式的碰撞所造成的化学反应,让幼儿直接体会更多的真实画面,更能增强其头脑中用具象化的形式来描述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一针一线,一桌一盏,火光微微颤动,针脚密密缝制,一副慈母手中线的画面就形象的出现在幼儿的画作中,其意涵就是现实生活的提炼与概括。不限表现形式,不限材料使用,色彩搭配,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力和现实完美的结合传达出其对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想法,就是我们德育具象化的目标达成。

日常的体育锻炼,给幼儿安排更多的不限形式不限幼儿数量的团体项目活动。如经典游戏:两人三脚、小象过河、拔河等活动,都融入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以及更多形式的肯定,给幼儿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强调输赢反而要求更多参与的团队精神,强调在公共活动中个人要做到的行为规范,如何与公众和睦相处,这是德育入校园的具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繁荣中国梦的点滴基础。

四、把德育有效地融入节庆日中

节日,是一个社会中的集体回忆,它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几千年流传的故事或者人物情感,其背后的核心是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会被大人的行为不自觉地影響,从而形成思想上的路径依赖。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德育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幅员辽阔,各地习俗差异大,德育的融入也需要结合本地事宜更为巧妙地发挥,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清明节、中元节和除夕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烟花的视觉冲击搭配其高分贝超强穿透的听觉震撼自然会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假如不加以管控,不当的操作或者大人的疏忽甚至幼儿的好奇心都有可能造成事故发生。在此巧妙融合德育教育:如告诉幼儿其危害性,对于自身,对于他人,对于环境,各自的利弊关系都需要厘清。这一类节日的教育工作要求我们既要传递安全、环保意识又要表达节日的形成意义,其内容不容小觑。

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爱的体现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此类节日的德育融入更加直接也更加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更深的感情交融。不仅仅是安排幼儿亲手制造或者团队创意来完成一件事情,也要鼓励孩子去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到社会层面,甚至跨文化的交际,了解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情感传递,积极培育一代拥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交流规则又能扬弃中华文化的新时代接班人。

五、把德育巧妙地融入本土文化中

落叶归根,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个人穷尽一生追求的最终归宿,描述着家乡对一个人、一代人、一族人、世世代代的情感羁绊。故土情怀对人的深刻影响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给予,更有精气神的传承。譬如我的家乡——道州亦是如此。出生和成长于今湖南道县的宋代儒学大宗周敦颐,自幼饱读诗书,不仅习得中华先秦百家之所长,同时也研究天竺今印度传来的佛经,在学识的求索途中,博览众长有独树一帜。在故土悟出流传至今的名篇《太极说》和一代又一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之作《爱莲说》。而莲花本身就是东方古典哲学与南亚印伽文明共融的圣物,这也是周敦颐先生胸怀天下的体现。带领幼儿游览濂溪故里,了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生平,感受濂溪故里厚重的“廉”文化内涵,正谋和了我们国家当今教育的目标,培养爱国、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并拥有跨文化交际、广阔视野的现代新型社会主义接班人。

六、德育教育循序渐进,注重个体差异

《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在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认知与行为能力各不相同,每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都各具其特点,对事物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认知特征和行为表现等因素,组织、设计符合该幼儿年龄特点的德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同时,幼儿有自身的特点,在各方面又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在教育时就不能一概而论,而更要注重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地因人施教了。比如,对于能力一般或稍差一些的幼儿,我认为最可行的教育就是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采用榜样示范法,用故事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展开讨论、评价,让他们明辨是非;对于能力发展水平均衡的幼儿,可采用正面引导的方法,直接指出这件事的对与错,并让他明白道理,自行改正;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已基本具备较好行为习惯,在教育时,给予充分肯定,以其好的行为习惯为典范,进行讲评、鼓励,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之成为别人学习的楷模,激发幼儿荣誉感,促其更加进步。

因此,幼儿德育教育要尊重实际,教育者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注重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因人施教。

总之,教育托起中国梦,教育是百年梦想实现的基础。育儿先育德,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有很强的模拟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孩子的品格、是非观念都没有完全或者系统地建立起来之前,正确的行为指导、前瞻性的塑造是可以到达培育现代国际公民的目标,同时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重任。因此,重视幼儿德育,在幼儿期对幼儿实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英梅著.《中国梦学习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汪筱华著.《幼儿园德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德育系列故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01.7.

5.蔡振绅著.《写给儿童的德育课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8.

猜你喜欢
中国梦德育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