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培养探讨

2018-05-14 06:44何建芳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自闭症障碍特征

何建芳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由于其言语与语言障碍、沟通与社交障碍,导致其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文中结合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探究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为教育自闭儿童提供方向和目标,如果这些策略和方法得以真正实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的病变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一般表现为感知觉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言语和语言障碍,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方式,缺乏主动与他人交流的问题是自闭症儿童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些方面的表现导致其沟通交流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不高,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对自闭症儿童的成长与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一般自闭症儿童还伴随有兴趣狭隘、行为障碍和智力障碍等问题。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正常生活、学习和与他人交流已经成为了社会、学校及各个家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对自闭症儿童的积极引导,培养其适应周围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其一生的成长生活都将产生影响。

1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普遍来说,一般自闭症的孩子具有很大的言语与语言障碍、沟通能力障碍、基本生活无法自理、行为动作异常、兴趣爱好怪异等。学术界上,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归为三个方面,社交障碍、语言和非语言发展障碍,感知觉神经系统严重失调。欧美国家将自闭症儿童症状特征缩减成了两种,分别是局部行为重复与社交沟通能力障碍。

局部行为重复,表现为对行为动作刻意古板,生活程序仪式化,拒绝环境变化或者無法适应环境变化,对某一些特定的物品具有特殊的情感和兴趣,学习新事物时表现出鹦鹉学舌的语言,对一般事物的变化具有刺激反应,甚至做出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拥有一些奇怪奇特的想法,长期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自己奇特的想法。

社交与沟通能力障碍,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在不合时宜当地场所表现自己的情感,社会性情感互动能力低,非语言理解与沟通能力低,肢体语言的理解沟通毫无概念,社交过程中存在语言和非语言障碍,无法和身边的人正常接触,无法保持和身边人甚至是同龄人的关系。

毫无疑问,自闭症儿童的这些语言和行为特征将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而这些特征除了能够解释自闭症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还有助于学校、老师及家长们有针对性地区分孩子的自闭症特征,并且针对症状科学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克服语言和行为障碍,提高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明确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行为特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定义,也有利于学术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克服障碍的科学合理引导方法和建议。

2 自闭症儿童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学生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听力障碍学生、视力障碍学生和智力障碍学生,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一般归类为智力障碍,而未单独划分。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并且,受各种环境社会因素的干扰,自闭症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按照我国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自闭症儿童发病率高达100:1,自闭症儿童的生活成长成了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忧虑的问题。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的缺乏,导致自闭症儿童引导与教育发展过度缓慢。近几年来,自闭症儿童的民间教育康复机构逐渐兴起,国家承担自闭症教育与康复训练的机构逐渐兴起,已经成为了自闭症儿童接受引导和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和引导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培智学校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残障儿童的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最高,而且在众多残障儿童中,自闭症儿童的雨后最差,且康复难度大,我国特殊教育的学校招生主要以听力、视力和智力障碍为主,其课程内容设计、安排和核心主要适应的是听视力和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自闭症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对其引导教育的状况,令人堪忧。据社会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引导教育状况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2.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缺乏

严格来说,特殊教育学校对其执教教师应该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老师具有更为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更高的综合素质。其中执教自闭症的教师更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但是实际情况时,很多特殊教育学校都缺乏具有扎实专业背景的老师,老师专业技能欠缺,特殊教育专业老师在学校老师数量中占比较低,这对特殊教育中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无疑是一个噩耗。原因之一在于选择特殊教育这一职业的老师并不多,国家及政府对这一方向老师的培养力度不够,支持政策不足。

2.2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未以自闭症儿童特征为基础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为7门一般性课程和5门选择性课程,5门选择性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置。可以说这种课程兼顾了学生基本学习需要和弹性学习需要。但是这些课程是按照视听力、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征进行设置的,并非以自闭症儿童特征为基础设置。显而易见,这种课程是难以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学习需要的。

2.3教学形式多样,但是未真正落到实处

一般来说,特殊教育学校有三种教学方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训练。目前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以集体教学和个体训练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课堂互动不足,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沟通与互动对于社交能力严重缺乏的自闭症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2.4自闭症儿童引导教育方法应用不足

自闭儿童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如积极行为支持、关键性行为训练法、人际关系发展介入法、结构化教学和ABA行为干预技术等。但根据实际调查显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大多采用集体讲授的方法,很多教育方法也仅仅是流于形式,缺乏真正实际的应用。另外,对于克服自闭症儿童核心障碍的教育方法应用不足,存在应用也仅仅是个例,并未覆盖所有自闭症儿童。

3 培养自闭症儿童环境适应能力建议

由于自闭症儿童存在的言语与语言障碍,沟通与社交障碍,所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如何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是我们需要大力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3.1加强对自闭症儿童的需求了解,以便于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开展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之前,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充分了解自闭症的特性、特征和表现,并根据儿童实际情况真实确切了解其需求及身体情况,“对症下药”,制定相关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引导教育。并且引导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热情、关怀的态度,为自闭症儿童树立良好印象。

3.2为自闭症儿童单独开设“核心”特征课程

在原先特殊教育课程的基础上,以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规律和特征为基础,因材施教,单独开设或者增设克服语言和行为障碍课程,避免不以自闭症儿童特征为基础的盲目教学,或者直接以传统特殊教育课程代替自闭症儿童教学课程情况的发生,以此保证课程能够满足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要。

3.3科学合理运用特殊教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结合自闭症儿童实际学习规律和特点,综合和科学选用有别于一般特殊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并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覆盖所有学生,而并非个例,并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教学方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应用教学方法,争取在应用中创造出一套真正符合自闭症儿童教育需要、真正帮助儿童克服障碍的教学方法。

4 结束语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及表现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生活、甚至是一生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而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各种问题,如老师专业素质不高、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以及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未落实到实处等,让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问题显得更为棘手。相信通过文章提出改善自闭症儿童引导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如真实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与需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了解其真正需求的基础上,为其开设或增设因材施教的课程,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并將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实到实处等,为教育自闭儿童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如果这些策略和方法得以真正实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自闭症障碍特征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抓特征解方程组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选择障碍症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