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家长对小学生作业监督指导现状调查

2018-05-14 07:11陈瑶康厚芳周泓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村寨侗族监督

陈瑶 康厚芳 周泓

在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农民的意识和认识观念普遍低于市民水平,而侗族村寨家長更是严重。本研究抽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朝利村小学50名小学生及家长为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侗族家长监督指导小学生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侗族村寨家长在监督指导作业总体是不理想的,其原因在于文化程度低、固守传统观念、责任意识差、缺乏教育能力,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1 前言

当前在侗族村寨中,父母外出打工的比较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孩子由年迈的祖父辈照顾,而祖父辈受到的文化教育更低,对于孩子的作业无法提供辅导。”“有调查显示,农村家长的学历,在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6.6%,”又整天忙于务农,监督和指导孩子写作业时间是少之又少,导致作业质量很差,教师失去耐心。所以提高侗族村寨家长的文化素质和作业指导能力容不得半点马虎。

虽然国内外就农村家长对孩子作业监督进行了不同程度与角度的研究,但专门研究侗族的很少。所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过丰富侗族家长监督孩子作业研究的理论成果,为更好的了解侗族家长监督作业现状提供一些实证资料,也能为当前侗族村寨家庭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侗族村寨家长监督指导孩子写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会给家长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让家长深刻、全面了解作业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积极的去提升自己文化素养,有意识指导孩子作业,帮孩子建立自信心。

2 研究方法

2.1 访谈法

在本研究中,为了深入了解家长对孩子关于作业监督指导的实际状况,笔者采用了访谈法。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谈者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2.2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参与性观察,在与家长和学生直接接触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

2.3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朝利村小学二到六年级50名小学生及他们家长作为访谈对象。二年级10人,三年级10人,四年级8人,五年级15人,六年级7人。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由于地处偏僻,获得信息渠道不多,家长个人文化水平程度低,家长们根本不知如何去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有意识指导孩子作业的少之又少。而侗族家长们,更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就行,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就从没有加入孩子作业监督工作;有的家长很想让自己孩子学好,却又无从下手,没有具体行动;有的家长只重视作业的结果却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懂了,是不是根据做题有自己的解题方法了,往往忽视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内心的真实需要,没意识去教育孩子;有的家长过于盲目攀比,只让自己孩子写作业比人家的多,重量忽质;有些家长对孩子作业监督有揠苗助长的倾向性,缺少耐心,过于急躁,教育方式过于粗暴;大部分农村父母由于太忙,根本没有时间去监督孩子;隔代教育,家长的溺爱,少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康,害怕陌生人,人际交往有严重的问题。

4 侗族村寨家长作业监督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4.1 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第一,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自己完成作业的孩子比有家长监督写作业的孩子更具有多动倾向。由于家长很少有时间监督孩子写作业,或只是提醒孩子写,而不是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可能心不在焉,摇椅子转身,到处走动,低年级学生自制力比高年级弱,更容易无法专注在某件事上。二、三年级20人中13人写作业时往往爱乱走乱窜,四五六年级30人有5人喜欢乱动。第二,家长监督辅导作业过程中,缺乏耐心,动不动就骂孩子笨,没意识的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即孩子容易具有焦虑感。38%的孩子在陌生环境时往往会诚惶诚恐,担心会被别人嘲笑,对日常一些不足一提的小事,也会显得过分的焦虑。第三,家长粗暴教育导致孩子具有攻击行为。访谈中发现,被粗暴教育的孩子处理事情也喜欢以粗暴方式解决,缺少冷静思考,对美好的物品丝毫不懂得去爱惜,更不会去赞美别人,从他们口中说出“谢谢”“对不起”更是屈指可数,五、六年级的孩子表现更为显著。另外,他们对很多日常的小事都拿不定主意,做什么都怕做错怕被骂,缺少儿童应有的创造性和突破思维的“野性”,阻滞儿童的智能发展。

4.2 对儿童学习的影响

孩子有厌学表现,对待学习马马虎虎,由于文化程度低,很多题目家长也不会做,辅导作业时对很多题目也是连蒙带猜,要求孩子隔天去问老师,让孩子养成了堆难题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孩子跟不上教师课堂教学速度。一般家长监督孩子,都是让孩子自己做,而家长自己在看电视、打麻将,记得了就来问孩子一句“做好了没有?”,孩子要是做好了,就说:可以嘛,现在你可以去玩了。根本不会查看作业内容是不是写对了。要是没写完,开口就骂“怎么那么笨,写几个题目都要几个小时!”无凭无故爱骂孩子,没能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写作业,容易让孩子以写完作业为目标,不在乎作业质量如何。通过访谈发现,孩子在父母有意识指导下写作业,他们成绩往往比较好,而那些父母不管孩子的,他们成绩一般不乐观,即使个人有时很努力,但学习方法不当,没人指导也没能及时得以改正。

4.3 对儿童人际交往的影响

从访谈中发现,侗族村寨家长个人文化水平高的很少,隔代教育,祖辈们的溺爱,重孩子物质和生活上的满足,缺乏精神道德的管束和引导,导致孩子自私等不健康心理,孩子普遍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与人产生了交流障碍。就50名孩子,有24%孩子不能与人合作,对他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特别是,村里来了“城里人”,他们都远远看着,而不敢靠近。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5家长监督作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打破傳统观念

侗族村寨家长公开对子女宣扬“金钱有用,读书无用”的思想,所以在作业监督上爱理不理,觉得孩子写不写作业都无所谓。一定要让家长认清形势,摒弃读书无用论思想,打破传统侗族家长的专制作风,与孩子交朋友,倾心交谈,而不仅仅认为在孩子面前要权威。平时要以多媒体形式,时不时给家长们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其逐渐知道,现代社会,没有知识是样样不通,让家长自己先重视教育。

5.2 定期召开家长会

每学期开两次班级家长会,时间安排在农闲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平时的表现,才能及时更好的监督辅导孩子写作业,对有些全年级或全校共同性问题,可以召开年级或全校家长会,专题学习。家长会针对学生在校表现和成绩进行奖励和批评,指出不足,用对比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老师与完成作业不理想的学生家长一起分析原因,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研究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

5.3 开设家长培训班

侗族村寨家长自身知识有限,甚至有文盲和半文盲的家长,很多家长在监督作业时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家长忙于耕种,能空闲时间看点书都不错了。所以,可以抽农闲开家长培训班,别看家长参加家长会积极,听家庭教育报告积极,要让他们坐下来学习家庭教育课程,就没有那么热心了。他们给自己定位是个“教育者”而不是个“学习者”,所以他们“监督作业”的热情远远高于“自我学习,自我体会”的热情。学校也可以时不时给学生家长印发函授学习资料。如“今天我们怎样爱孩子”;“也可以利用校通信、校长信箱、‘给家长的一封信来指导家长怎样监督孩子写作业,”让更多侗族家长能有意识的辅导孩子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6对策及建议

6.1 打破传统观念

侗族村寨家长公开对子女宣扬“金钱有用,读书无用”的思想,所以在作业监督上爱理不理,觉得孩子写不写作业都无所谓。一定要让家长认清形势,摒弃读书无用论思想,打破传统侗族家长的专制作风,与孩子交朋友,倾心交谈,而不仅仅认为在孩子面前要权威。平时要以多媒体形式,时不时给家长们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其逐渐知道,现代社会,没有知识是样样不通,让家长自己重视教育。

6.2 定期召开家长会

每学期开两次班级家长会,时间安排在农闲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平时的表现,才能及时更好的监督辅导孩子写作业,对有些全年级或全校共同性问题,可以召开年级或全校家长会,专题学习。家长会针对学生在校表现和成绩进行奖励和批评,指出不足,用对比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老师与完成作业不理想的学生家长一起分析原因,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研究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

6.3 开设家长培训班

侗族村寨家长自身知识有限,很多家长在监督指导作业时显得力不从心。别看家长参加家长会积极,听家庭教育报告积极,要让他们坐下来学习家庭教育课程,就没有那么热心了。他们给自己定位是个“家长”而不是个“学习者”,所以他们“监督作业”的热情远远高于“自我学习”的热情。学校也可以时不时给学生家长印发函授学习资料。如“今天我们怎样爱孩子”;“也可以利用校通信、校长信箱、‘给家长的一封信来指导家长怎样监督孩子写作业,”让更多侗族家长能有意识的辅导孩子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6.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在侗族村寨部落,人们平时都没有什么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只有过节有一些活动,如侗族大歌比赛。有研究发现,在农村空闲时间,有近80%是在打麻将、看电视,闲聊,对孩子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建议村里可以多多培养大家积极向上的爱好,如:举行篮球比赛、下棋比赛、环村长跑、拔河等。另外家长也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

7 结语

综上所述,侗族村寨家长在监督指导作业总体是不理想的,其原因在于文化程度低、传统观念、责任意识差、缺乏教育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家长要积极参加培训班,慢慢积累自己知识,提高认识,打破传统观念,多关心孩子的内心需要,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孩子主动写作业的意愿,让孩子从心底喜欢上学习。

通讯作者:周泓

(作者单位:1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村寨侗族监督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什么是四个监督?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锅巴粥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