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研究

2018-05-14 07:39梁键新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负荷密度

梁键新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认识体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育训练密度与运动负荷对于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并把握好度的大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体育训练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积极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 全面认识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及影响因素

1.1 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们练习的总时间与某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例,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与掌握运动技能情况重要指标。体育教师只有积极合理地利用时间进行上述活动,并进行科学的合理安排,保证运动时间,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老师所授予的体育技能。

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与运动强度,其又称为生理负荷,是指人体受身体训练的刺激而引发的生理反应。由此而知,在体育训练之中,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自我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安排合理有效的运动负荷才能收到积极有效的成果,将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教学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2 影响因素

(1)对练习密度的影响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体育课运动密度的因素有许多,因情况与背景的变化而也将会产生相应不同的结果。在影响训练密度中最主要的两方面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积极配合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只有通过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学习,配合老师积极掌握体育技能,同时体育教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与管理体制,才能增加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密度,实现时间的有效合理利用。除了这两方面之外,同时,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天气情况、训练场所、环节、器材等方面也将会影响体育运动的密度,只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全面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合理有效安排训练时间。

(2)对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强度与训练量,因此,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包括运动强度与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另一方面,训练时的速度与负重量又影响着训练的强度,彼此之间相互影响,运动时间是指在某一次体育教学中的训练总时间或者是某一各训练的间歇时间,其持续的长短与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大小成正比。同时,在初中体育课中,学生们的个别差异即不同学生的自我身体机能的差异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组织措施及内容也影响着学生们的运动负荷,这些因素都与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负荷成正比。结合运动负荷的概念而言,训练中的练习密度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大小,它反映其时间与数量关系,与其成正比关系。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在体育训练中对运动负荷的影响,才能更好的把握负荷大小,实现正确安排,发挥体育训练积极意义,促进中学生的体育技能训练。

2 合理安排训练的措施

结合上述对于体育训练中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的认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学训练过程中的合理有效安排:

2.1 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

(1)了解学生个体体能情况,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有效的训练安排。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前期的体能测试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身体机能差异,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政策,对不同身体机能的学生进行分段,安排符合学生身体发展与运动水平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实行有效训练。

(2)在教学中应结合不同课的类型与要求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安排不同的运动密度与负荷。课程类型的不同将会对训练中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类型而进行相对应的训练,合理地安排训练的密度与运动负荷。一般情况下,新授课的运动负荷要比复习课的小。

(3)体育教师应努力研究教学教材,可根据教学大纲与进度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明确其教材及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分析其特点,制定合理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方案的制定到全面的实施阶段中,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法进行全面的实践,通过实践充分证明其可行性,并进行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实现最佳方案的制定。

2.2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针对体育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还应从教学资源上进行优化安排,以达到保證学生运动负荷量。不同院校中体育教学资源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院校实际情况安排场地,并根据课时需要分配体育器材。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所在任职的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学生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达标。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以实际季节情况及提起状况为依据,采取不同的、合理的教学案方案。总之,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必须使其运动负荷量与身体机能成正比,实现最优化。

2.3 创新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传统的部分教学措施已经不适应与当前的训练,因此,应当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及经验,不断创新措施,使其内容更有利于体育教学。在教学中可灵活的运用教法,体育课中应当讲练结合,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在此过程中可采取循环练习法、鱼贯练习法等。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课的训练应认识其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对于学生在训练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的正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训练的积极作用,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象达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负荷密度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生如夏花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