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2018-05-14 08:39徐惠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高校学生心理学

徐惠

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预防以及治疗,通过提升高校学生的积极品质及人格来对其心理压力与心理疾病加以缓解。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積极心理学可以起到指导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引导高校学生对积极品质加以追求,对生活加以体验。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并且变成高校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但现阶段,高校公共心理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第一,心理课程的内容设置存在不合理性。首先,教学还局限在对心理问题加以预防的阶段。尽管当前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心理教育具有的必要性,并且把心理教育划归到公共课程这一体系之中,然而课程依然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心理教育局限在预防方面,而非积极的“固本和强体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潜能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其次,课程设置和实际心理教育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心理课程主要侧重在对心理问题具体成因加以分析,而且,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方面,也以理论知识而非实际操作、方法为主。使这门课程应用功能大打折扣。

第二,健康教育把消极心理当作主要方向,这样的心理教育有着一定的片面性,对没有心理的绝大多数学生这门课程设置的意义不大。第三,健康教育具有的指导功能缺少明确定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没得到正确疏导,主要是学校以及大学生并未对心理教育加以重视,而且学生没有主动积极的寻求教师帮助,致使高校当中的心理辅导具体功能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

2 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对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加以关注,主要通过对普通人具有的德行、动机以及发展潜能这些方面加以培养,对人性积极的潜在的建设性具体作用加以挖掘,对人类健康积极心态加以培养,并且提升其幸福感。因此积极心理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实现

心理教育把积极心理学当作理论指导,就可以对心理健康具有的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定位,同时引导高校对教学目标加以重新确立。以往把消极心理当作主体的健康教育渐渐偏离心理教育具有的本质属性,很容易引导高校学生形成错误观念。但积极心理学是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并且将此当作理论指导,对学生的生存及发展加以关注,并且可以使得高校学生健康教育整体目标得以实现,使得心理教育具有的功能得以发挥。

2.2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现有水平,对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加以培养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就是开朗乐观、适应性强、积极向上的一种心理状态。实际上,人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其有着正面与负面两种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把培养正面积极的心理品质当作方向,引导高校学生构建健康心理品质,同时用积极心理来对消极心理进行对抗以及防治,促进高校学生心理方面健康水平的大幅提高。积极心理学把探索积极人格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高校的心理教育把积极心理学当作导向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促使其进行全面发展。

2.3 营造良好心理氛围,为问题学生提供宽松阳光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 不但通过对问题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让其现有消极心理得以改善,逐渐养成乐观以及理性的态度,进而用积极心理去进行人际交往以及对待生活。而且,让所有学生的心理正能量进行培育与挖掘,因此,积极心理学能够给问题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其内心当中充满“阳光”,进而给其提供一个宽松阳光的环境。

3 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对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把积极心理学当作教学核心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方面教育体系

当前,心理教师需把积极心理学当作核心内容逐渐渗透到心理教育当中,同时以此为依据构建心理教育的体系。高校的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课堂、师资团队及教育管理这个部门。第一,为对高校学生完善的心理素质加以培养,高校需重视以及支持心理教育,构建专业化的心理教师团队,提升高校之中心理教育现有教学水平。第二,高校在设置心理课程之时,需要设置心理教育方面的必修课程和有关选修课程,逐渐对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具体需求加以满足,同时可通过对课时量进行增加,让心理教育真正得到落实,从而构建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体系。

3.2 实施多元化讲课形式,拓展心理健康现有活动课程

现阶段,高校的心理教育遵照积极心理学具体特征,以学生心理体验为依据,开展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的多样化的心理课程,进而对高校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加以培养。高校除了开设理论课程之外,还需要开展一些专题报告,通过设置主题进行讨论,实施团队训练,进而对高校学生的团队精神加以培养。同时,高校还需举办一些积极心理方面健康教育有关课外拓展活动,进而让高校学生在生活体验以及课堂之上不断提升自身调节能力及适应能力。

4 结论

综上可知,积极心理学能够对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指导,促使心理健康方面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提升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现有水平,对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加以培养。因此,教学期间,心理教师需要把积极心理学当作理论指导对教学内容、目标加以整合,把积极心理学当作教学核心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方面教育体系,同时实施多元化讲课形式,拓展心理健康现有活动课程,进而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之中实现对心理体验的内化,形成心理品质,逐渐对高校之中心理教育整体效能加以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高校学生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跟踪导练(二)5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