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战争电影海报的发展

2018-05-14 09:08金懿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战争图形设计

金懿

不同时期的电影海报,包括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人文特征、时代风貌和印刷技术。因此各个时期的战争电影海报的设计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说战争电影海报的设计,是在海报和电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视觉语言的变化体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1. 20世纪初战争电影海报

由于早期的海报以素描的形式为主,无法生动展现出电影的真实场景,所以电影海报的价值还没有被认识。从中可以看出,早期的电影海报,还没有认识到图形语言的价值,内容的空洞也是阻碍其设计发展的原因。

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在电影发展的初期阶段,战争电影不能全面地表现战争的细节和宏大的场景,画面多以简单的士兵排列为主。直到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原名《族人》)改变了单一的拍摄格局,这部电影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战争片,是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长达3小时的无声影片。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格里菲斯创造性地运用镜头切换,大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摇镜的交叉使用,已经开始尝试利用镜头讲故事,而不单单是记录故事,创造了《乱世佳人》放映之前最高的票房记录。为了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他曾动用两支军队来交替拍摄,展现了宏大、残酷的战争场面。《一个国家的诞生》背后诞生的是整个商业电影王国,使得好莱坞成为可能。

2. 20-40年代战争电影海报

20世纪20年代是电影默片时代,这个时期的战争电影海报设计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海报的颜色从使用一种颜色进化到三色(黄、红和蓝),当时非常有名的商业艺术家,纷纷被聘请设计海报,对战争电影海报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尤其是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出现,使战争电影海报有了别样的生机。

1927年由法国导演阿贝尔·冈斯导演的电影《拿破仑》,是一部时长六个小时的默片,后来几经剪辑,被逐渐压缩,几近遗失。直到1981年,电影历史学家凯文·布朗洛(Kevin Brownlow)经几十年的努力,才恢复成现在的样子。电影海报突出了拿破仑凝重的面部表情,画面里为了突出拿破仑睿智好战的性格,脸部轮廓刻画了如雕像一般棱角分明、坚毅的英雄形象,深邃的眼睛似乎能够穿透历史。拿破仑的头像充塞了整个画面,具有蒙太奇表现特色,左上角的奕奕光芒更增加了英雄的光辉,海报下方硕大的“NAPOLEON”字体,更进一步衬托了电影人物的气势。

30年代的电影有了更快的飞速发展,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十年拍摄成的。无论是在录音设备还是拍摄技法上,都有了巨大的改进。受“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厚重的背景被删去,使用更多的留白,几何形设计和大胆的颜色装饰风格被广泛地使用;字母的大小和字体风格更加具有创造力。由于战争喜剧电影的出现,对人物性格以及对待战争的态度,使海报设计有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另外一种诠释。

3. 40-60年代海报风格

二战后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好莱坞明星成为票房保证的灵丹妙药,此时的电影海报设计,最突出的就是明星效应的好莱坞式设计风格。以爱情故事结合战争题材受到观众的特别喜爱,在战事上虽然没有更深刻的涵义,但电影海报中明星俊美的脸庞,战争中刻骨铭心的爱情记忆,都得到观众的认可。

40年代的电影海报设计技法十分丰富,在创意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表现力;色彩大胆,极富现代气息,有着西方人的开放、活泼、热烈、爽朗的风格;男女主角必须同时出现,在画面上多表现为炮火连天的城市背景,俊男美女的搭配,无疑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电影海报,标志着当时好莱坞式海报风格的确立。

4. 60-80年代电影海报

二十世纪60-80年代,摄影在战争电影海报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摄影器材的不断完善和摄影技巧的日益丰富,极大地增强了电影海报的表现力度。结合越战,战争电影海报对战争的残酷作出深刻的反思,图形具有了更多的人性化色彩,不单停留在对电影进行视觉化的表述,而是努力挖掘电影更深层的内涵,揭示深刻的内涵的同时,体现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反映越战的电影《现代启示录》。

5. 80年代至今的战争电影海报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电影使用特技效果突飞猛进,成为获得巨大票房成功的关键性元素,电影《帝国反击战》、《夺宝奇兵》等电影都采用了特技效果,也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了新的观念,电脑设计大大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6. 总结

从20世纪初期到今天的电影海报,从最初的手绘到后来的数码合成技术,可以把战争电影海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战争电影海报在图形表现上更倾向于對故事的描绘,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海报设计。由于手绘的局限性,在战争电影海报中并没有发挥作为视觉语言的全部作用,战争双方主观意识形态化倾向,多少影响了战争电影海报的艺术性。

(2)20世纪中期,海报设计中的图形意识增强,开始更多考虑如何从视觉上打动观众,加强了视觉冲击力、易识别和记忆的设计原则。在形式上真实客观地传递战争电影的内容,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观众。

(3)20世纪后期是电影海报的多产时期,具象和抽象图形穿插运用,讽刺、幽默、暗喻、明喻等设计手法大量出现,使设计更加多元化,图形运用更加大胆,视觉上醒目而刺激,同时也提高了战争电影海报的艺术魅力。伴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战争电影海报在表现技巧上,融入了更多的特技效果,使得海报具有了“立体”的形象。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猜你喜欢
战争图形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象牙战争
分图形
找图形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图形变变变
战争催生的武器
图形配对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