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018-05-14 03:09黄曾帆
知识文库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诚信体系大学生

黄曾帆

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不仅仅是中华名族的优秀品格,更是当今社会极其重要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梦的新鲜力量,自身素质和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因此,本文从当今社会学生思想多元化的角度出发,阐述在社会思潮多变的新形势下,部分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从而分析出这些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探讨在新形势下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对策。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为人忠厚,信守承诺。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诚信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是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大学生诚信问题关乎到我国未来。然而,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大学生不讲诚信日益显现,失信集中反映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而这些行为有部分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犯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生力量,他们的诚信教育对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诚信教育意义非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1 不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

不少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和就业上,仔细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是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李新仓,卢聪指等,2016年)。

1.1 学习上的诚信缺失

学习上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考试违纪以及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等。一是课堂诚信不佳。不少学生在课堂吃早饭、玩手机、睡觉或是随意进出教室,更有不少学生迟到、旷课,甚至支付酬劳让其他学生为其代课;二是考试违纪情况屡禁不止。不少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交头接耳,携带纸条、手机等设备作弊,还存在学生替考现象;虽然学校对考试违纪采取零容忍态度,进行考前诚信考试宣传,老师们也一再强调考试违纪处罚力度之大,但总有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学风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三是学术不断频频出现。有一些大学生为省时省力,不愿调查研究,不愿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在城乡调查、学年论文甚至毕业论文中,直接将他人的研究数据黏贴到自己的论文中,有些学生甚至不愿意调整文章字体和内容,直接他人的学术成果占为己有,试图蒙混过关。

1.2 生活上的诚信缺失

生活上的诚信缺失是指学生编造各种理由欺骗父母和老师以及同学朋友,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拖欠学费、骗取贫困生补助,进行校园贷等方面。有些学生由于自身日常开销太大,总是会陷入“财政危机”,父母在学期初给予的学费早就挥霍完后,到学校以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来欺骗老师,以达到拖欠学费的目的;个别大学生为了取得贫困生补助,欺瞒家庭的财务状况,出具虚假的贫困生证明,以博取老师的同情,但事后发现其吃穿用度大手大脚,丝毫没有家庭经济困难的模样;少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缺乏基本的还贷意识,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还款甚至产生逃贷现象的出现(王平,2017);还有极个别大学生恶意透支信用卡,各种校园贷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与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极不相符。

1.3 就业上的诚信缺失

就业上的诚信缺失上,主要是指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资料中大幅度的“掺水”情况。王晓芳(2017年)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不断增大地就业压力,在向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材料时存心强调和谎报自己的水平,故意提交不真实的应聘简历,比如说成绩做假、荣誉伪造、到处是班长和团支书,并在就职后不肯踏实工作,任性跳槽,导致用人单位用人成本增加,同时也损害了母校的形象。

2 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

经济转型、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其集中体现在高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2.1 学校因素

高校在学生诚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不仅承担着大学生文化课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塑造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然而,在现阶段,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由专职辅导员来抓,诚信教育的方式手段较为单一,而专业教师没有很好地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师生间的互动较少,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造成诚信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孙岩,2018)。

2.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制约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邓琳等,2016)。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孩子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子女的身心健康,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没有过多的重视,从而加剧了失信行为的养成。此外,有些家长自身存在失信行为,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久而久之,孩子的诚信观念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2.3 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发展的转型时期,诚信社会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但高度诚信的社会还需要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目前,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企业偷税漏税、拖欠赖账等不诚信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表现(李旖婷,2018)。近年来,某些网络平台对在校大學生开放了贷款业务,称之为”校园贷“,其在各地高校出现了不用程度的蔓延趋势,它具有高利贷的性质,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倘若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放贷人会采取各类手段向学生索债,导致不少心理素质不高的学生走上了绝路。

2.4 个人因素

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与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诚信意识淡薄、自我评价过高也有很大的关系。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一些学生只想拿到文凭,对于知识渴望不大,课外放在学习的时间较少,导致学习基础不扎实、知识掌握不深入,但又想取得奖学金、三好学生、推优入党等,从而引起部分学生抄袭作业、考试违纪;二是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自我评价过高,对专业兴趣不大,又对工作期望过高,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不讲究诚信,虚假简历等现象时有发生。

3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实施对策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出现诚信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寻找可行的解决对策需要学校、社会、社会和个人这四方面形成合力,促使诚信教育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建立诚信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繁琐的、多方面的持久工程,笔者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建立提出四点对策。

3.1 学校层面——加快体系建设,加强师德教育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高校要成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是诚信教育的具体实施方,要高度关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的新形势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不断改善教育环境和充实诚信教育内容。众所周知,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但要有效地构建诚信的环境,湛泳等(2016年)认为建立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建立诚信管理机制和透明的信息制度。首先要建立起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旨在通过奖惩条款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进行评定来确定诚信等级,以此达到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目的;其次要完善学生信息透明制度,其意义在于学校对学生的在校成绩、实习经历和奖惩情况等进行汇总,使得用人单位能够通过学校官方的渠道准确地查询到待考察学生的基本信息,方便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诚信教育制度,是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狠抓学风建设,让学生不再抱有侥幸心理,从思想源头上摒除学生诚信缺失的可能性。同时,高校要加强师风师德教育,正如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讲到的“吐辞为经、举足为法”,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意义,使学生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2 社会层面——强化舆论引导,完善法律法规

人都身处在社会当中,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树立需要在诚信文明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因此,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在社会层面的诚信建设上,社会应积极宣传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营造出诚信教育的氛围。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生活的诚信建设当中来,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诚信社会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把主流的诚信价值观从“要我做”引导到“我要做”,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做到诚实守信,真正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目的。二是要完善诚信立法。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依靠社会诚信,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为了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需要完善诚信立法。习总书记谈到道德和法律时,曾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行为规则,它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在人们的意识中自然形成的,而法律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调节方式,是国家强制保障执行的,任何人不得违背,如若违反,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仅需要诚信道德教育,更要依靠法律制度来保障实施。

3.3 家庭层面——树立正确三观,营造和谐氛围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庭成员的诚信引导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则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同时也是每个人最长时间接受到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确立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多年的培养逐步形成的,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引导和教育,作为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当子女呈现出失信行为时,父母应当及时制止,诚信言行会潜移默化地让大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二是要促进家校合作,营造和谐的氛围。家庭方面的诚信引导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和家长进行反馈,让学生的家长给予理解和支持,从而起到监督的作用,共同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诚信教育同步调,就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诚信教育效果。

3.4 个人层面——培养道德意识,提高辨别能力

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宣传还是家庭的引导,都是保证大学生诚信体系建立的外因,只有大学生从自身角度出發,增强道德意识以及提高明辨是非水平才是保障诚信体系的内因。首先,要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诚实品质,树立诚信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教育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使得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转化为行为。其次,要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水平,让学生自觉分辨出不诚信的行为。高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在学校范围内树立诚信的榜样,培养大学生树立诚信自律意识,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将诚信教育始终围绕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猜你喜欢
诚信体系大学生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