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到二维,发现榫卯结构内部的美

2018-05-16 06:44毛思颖
西部皮革 2018年7期
关键词:结构图榫卯家具

毛思颖,吴 晶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610065)

榫卯结构是在构件上使用凹凸咬合的一种结构连接方式,是根据木材特性创造的一种工艺,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同时也是古代木匠们的必备技能,手艺高低,全看制作的榫卯结构的实用与精细程度。仔细研究过去能工巧匠的发明创造,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传承发展,并从中汲取灵感与养分,做出好设计。

1 国内外榫卯结构发展现状

1.1 国内榫卯结构发展现状

据《中国古代家具鉴定实例》考证,榫卯结构的起源可能比中国汉字还要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浙江余姚地区的原始居民己经开始使用榫卯结构。在出土的战国时期木椁中也发现了榫卯结构的踪影,精巧的工艺、严谨的结构,就当时的生活水平而言己属精品,也反映了当时匠人的工艺水平。

而明代家具对于榫卯结构的使用已经到了全胜时期。明代嘉庆、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家具制品都非常精致,明清家具到现代仍有很高的艺术和使用价值。70多个世纪的变迁,榫卯结构经过不断地发展,技术和工艺都已经达到了巅峰。但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它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以便更好地服务大众。

1.2 国外榫卯结构发展现状

由日本木匠一代代传承改进,被称为“河合继手”的榫卯结构,其实最早是出自中国的。河合继手是日本特有的榫卯结构之一,具有改变角度可以三种连接方式任意切换的特点。这种凭借木材特性和巧妙结构达到的精湛工艺,至今也在日本木工结构中很受欢迎。

瑞士苏黎世媒体大厦,就是由对“河合继手”了熟于心的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房屋的所有主体结构都采用了木材架构。在见惯了钢筋水泥的西方人眼里,这座大厦感觉被施了魔法。在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使用了大概2000m?循环再生的云杉木,提前制作好每一个部件和榫卯结构。然后像组装积木玩具一样,各部件使用凹凸咬合的榫卯结构连接起来。而梁、柱还做了特别设计处理,以使建筑更加坚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诸如火灾、地震等灾害对大厦的威胁。不得不说这是榫卯结构运用的一次不小的尝试。

2015年开幕的东京新宿木組み博物館,负责人是一名经验超过40年的木匠,而博物馆附近的穴八幡宮就是他负责修复的。博物馆内的两间展览室,分別介绍了榫卯的历史和各种技巧。最有趣的是,参观者还可以体验一下当木工的乐趣,亲自触摸、感受、挑选到亲自组装榫卯木结构,相等于是上完课又进行实操训练,让人印象深刻。

看到榫卯结构被应用于亚洲甚至欧美洲的建筑和家具设计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重视是件让人很高兴的事情,这么美的工艺技术的确应该被注意到,重新散发生机和活力,而不是遗弃在角落。

2 榫卯横截面结构

榫卯结构丰富多样,王世襄先生也曾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提到:“鲁班馆的老匠师如石惠、李建元、祖连朋等都曾谈到,即使从事家具修理已几十年,仍偶然会发现某一榫卯或它的某一局部造法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拜读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书中绘制了很多榫卯的平面结构图直观解释内部结构如何咬合连接。猛然发觉榫卯结构的内部剖面图像是另一个世界一般,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丰富而意趣盎然的世界。大小不一的平面几何图形相互交叉重叠,简单有序的排列组合,造就了一个一个的故事和画面。

2.1 榫卯结构分类

(1)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北方也称“走马销”)等。

(2)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

(3)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相互连接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2.2 榫卯横截面结构图

收集整理榫卯横截面结构图(如图1),从三维到二维,展示榫卯结构中不同于其冷静克制外表下的想象力十足的内部结构。而从三维到二维,其实也创造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就像家居设计师需要在建筑平面图里去发挥想象一样,增增减减,赋予空间以灵魂。从二维的角度看榫卯,仿佛在与其对话,它在告诉你当初工匠们的意图,在告诉你时间给予的礼遇。

3 榫卯结构传承发展的新思路

设计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传递思想的过程。现今设计方式越来越多样,各专业界限不断模糊和交叉的情况下,跨界合作成为设计发展强有力的实现方式。通过调查分析找到传统工艺的传承新思路、新方案。

3.1 由坛城得到启发

坛城是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塑绘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通俗来说,坛城就是佛居住之地。

坛城的平面造型与榫卯内部结构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方圆之中自有一片天地,通过闭合的图形相互连接围绕,以达到稳定祥和的心理诉求。由藏传佛教中的坛城得到灵感,通过放大缩小、旋转复制榫卯内部结构图,可以得到很多的平面图案。同时运用色彩搭配,产生更多的设计碰撞(如图2)。

3.2 由拼布得到启发

就像14年俄罗斯索契奥运会的视觉形象设计那样,利用拼布将国家的传统民间工艺创意的拼凑起来,完美传承的同时,又迎来新视角。利用几何拼接的方法来重新创作榫卯横截面结构图,既是榫卯结构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是拼接工艺的突破。

总之,从三维到二维的研究探索,是希望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打破传统思维与结构的使用局限,让榫卯结构这一传统智慧更好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更好的传承发展。

图1

图2

参考文献: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8.08.

[2]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02.

[3]陈耀东.《鲁班经匠家镜》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4.

猜你喜欢
结构图榫卯家具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组织结构图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概率知识结构图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榫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