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路径

2018-05-16 10:21张喆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信用新时代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虽然建立的信用担保体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建立时间较短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该如何发展是急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总结国外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目前我国的时代特色和相关政策,以期找寻出新时代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信用;担保体系

一、 引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在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提到當前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数量的99%,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这些企业中的佼佼者,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成为“各领风骚的独角兽企业”。可见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

在新时代下,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方向。2017年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会议提出,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直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实践中很多国家选择的破解之路是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例如日本、美国和韩国,虽然各国采用的担保模式、资金来源都不尽相同,但对本国的中小企业顺利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开始尝试建立担保体系,到现在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一阶段中我国的担保体系大致经历了初创阶段(1992年~1997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自发性成立,以企业之间的互助资金为主要模式;扩张阶段(1998年~2004年),这一阶段中《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有关担保体系的法律法规颁布,政策性为主导的担保体系初步建立;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2011年),在这一阶段中《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专业化规章制度相继提出,使得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环境更加完善,同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数量迅猛增长;规范整顿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阶段属于扩张后的调整过程,由于上一阶段的迅猛增长,出现了大量问题和风险,因此这一过程是逐步实现担保体系规范化、合理化的过程。

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在新时代下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该如何发展是急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在这一大背景,通过总结国外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目前我国的时代特色和相关政策,以期找寻出新时代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路径。

二、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从信息不对称出发,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担保体系理论,同时日本、美国和韩国等根据本国情况,逐渐建立起适合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担保体系,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国外研究成果。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麦克米伦爵士在提交给政府的《麦克米伦报告》中最早涉及到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的问题。

乔治·阿克洛夫(1970)发表了题为《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题目中的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是残次品的含义,文中提出在信息不对称下会引发逆向选择问题并指出信用担保是消除不对称信息的有效方案。他的成果为今后融资担保理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巴罗(1976)将研究信用担保的视角引入到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提出了交易成本担保理论,在其建立的模型中将担保和利率联系起来,将担保对市场利率的决定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斯蒂格利茨和韦易斯(1981)完善了信用担保理论,从贷款利率和贷款人对担保价值要求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信贷市场在非对称信息下的运作模式,提出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担保理论。

詹和卡纳塔斯(1985)从资金需求者评价和信号传递角度入手分析市场运作机制,提出了资信评价和信号传递担保理论。

迈耶(1996)提出当中小企业能够按时偿还借款时,资金出借人会根据原有的中小企业状况不再需要他们提供担保,可见担保行为可以改变资金出借人对中小企业的惜贷行为。

国内学者应当学习并借鉴这些理论和观点,这样不仅开阔国内有关信用担保的研究领域,还能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下面梳理和总结一下国内对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2. 国内研究成果。张俊生和方兆本(2004)主要分析了银行的惜贷问题,他们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从信息成本与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证明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可行的方案。

沈凯(2006)认为由于担保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担保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此时需要政策性担保作为引导,因此政策性担保处于主导地位。但当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中后,政策性担保作用会逐渐减小,政策性担保会逐渐退出市场,代替它的将会是商业性担保。

刘伟(2007)结合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来解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风险的原因,还提出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建立起反担保机制和信用评级制度以及良好的信息网络和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系统来解决。

梁泠曦(2010)主要从我国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面制定的一些相关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如今的发展状况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他认为应继续加强法律上的建设,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风险的控制机制。

武安华(2011)认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突破口,他针对如今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别从市场体系、政府作用、风险机制、法律法规、监管制度以及信用评级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总结前面的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信用担保体系有关的研究还在构建形式表面上,缺乏理论和深层次的探讨,因此融会理解国外成熟的信用担保理论对构建我国适合的信用担保体系有关键的作用。

3. 国外实践经验。从担保体系的成熟度和有效性来看,日本、美国和韩国都是设立较早,而且都比较成功的为本国经济发展尤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的國家。本文就以日本、美国和韩国的实践经验为例,进行梳理总结担保体系的模式及运作流程。

(1)日本。日本较早发现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因此其担保体系的模式和配套立法都比较成熟,成为很多国家学习和参考的典型案例。日本担保体系由专业的担保机构来管理和运营,政府不直接参与只是提供资金。其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信用保证协会和信用保险公库。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的借款提供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公库的作用是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日本中小企业的所需资金来源广泛,可覆盖较多类型的中小企业,同时配套法律机制健全使得其风险控制能力较强。

(2)美国。美国担保体系最初建立于1953年,在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特点就是美国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直接出资并且政府直接管理,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是一个专门负责处理和实施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业务的机构,它是美国扶持中小企业政策体系的运行核心,可见美国的信用担保体系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

(3)韩国。韩国信用担保体系成立于1976年,政府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立了信用保证基金,是一家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除了信用保证基金,韩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还有技术保证基金和韩国联合会,这三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共同构成了韩国的信用担保体系,都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4. 国外经验启示。以上介绍的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虽然在运作模式、结构和功能上都不相同,但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它们在解决本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都是很有成效的。同时可以看出,其具有一些共性的地方,首先都是以政策性的担保机制为核心,政府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这样资金数额有保证,运行效率更加高效;其次就是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样能够极大的降低风险,保障各方的利益;最后就是有完善的信用机制,从担保体系建立中可以看出,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各方开展工作的关键问题,因此准确、完善、及时的信息尤其重要,能够提升担保体系运作机能。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对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担保体系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由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三种类型担保机构组成。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是政府主导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为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服务的机构,处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核心地位。互助担保机构是以会员企业出资和地方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形式成立的一种机构,其主要由相互熟悉的民营企业自发成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商业信用担保机构就是依照合同法设立的自负盈亏的机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四层”的体系。李文文(2015)对该体系作了系统论述,“一体”是指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强调“多元化资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绩优者扶持”;“两翼”是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性担保为必要补充,还包括农业担保机构;“四层”是指中央、省(市、区)、地市、县(市)四级的担保机构。这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现象仍还存在,可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各种问题之间也都相互关联,其具体表现在:

1. 各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在我国担保体系中的政府、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银行四个参与主体关系着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健全,他们是利益矛盾体,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冲突。当各自利益无法实现,矛盾冲突不断时,显然会使得参与积极性大大下降,这也会更加恶化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2.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特性,比如说注册资本金较低、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等,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难度较大,使得目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当放贷人在出借资金时,面对着信用信息不健全的企业,其放贷意愿和金额会大大降低。

3. 担保相关人才数量不足。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成熟发展离不开担保人才的智力支撑,但现阶段我国还处于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的境地。担保人才是专业化的智囊队伍,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国际视野,这样才能较为顺利的处理相关事务。但目前我国缺少相关的培训认证机构,没有建立起来担保相关的协会,缺乏有关的奖惩制度和法律法规。

4. 担保相关法律还不完善。完善和专业的担保法律法规是我国担保体系顺利发展的保障,但与国外具有较为成熟的担保体系国家相比,我国的担保法律还不完善。我国除了《担保法》外,还没有建立和颁布专门针对保障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这样阻碍了我国担保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 新时代下的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对于担保体系也不例外,我们要唯物辩证的找出适合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在新时代下,多个有关信用担保体系的政策相继颁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融资担保行业对于发展普惠金融,促进资金融通,特别是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制定《条例》,有利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有效防范风险,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

2017年9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推进央企重组工作回报,同时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会议提出,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内容包括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定向降准给予再贷款支持等。

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新时代下既充满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其中挑战主要指发展中遇到很多問题,这与其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大关系,但更多来源于自身机制的不完善;迎来的机遇是指在新时代下,宏观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广泛,外部经济环境持续向好,同时在农业和高科技出现了新的增长极。因此通过对比日本、美国和韩国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现有体系进行优化,具体如下:

(1)由于我国担保体系相比于国外发展较晚,总结国外先进成熟的担保体系经验,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应确立我国政策性担保为主导模式,重点扶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尤其是全国性、大型的政策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

(2)优化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结构,尤其在农业和高科技产业要着重提出创新型的担保模式,同时需改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社会环境、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自身建设。

(3)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以看出,担保体系中的各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是最主要原因,因此应发挥政府、企业、担保机构和银行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各参与主体的行动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4)加大法律条例的制定力度。立法机关应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建立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这样不仅能杜绝不正当的担保行为产生,而且能够降低违约风险,为我国担保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5)强化普惠金融作用。利用普惠金融的影响,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企业创新力度,不断扩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如何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担保体系,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担保机构的努力,也需要政府、银行的引导与合作,而且在农业和高科技产业等重点领域给与扶持与关注。信用担保体系在成长成熟过程中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更前沿的理论来应对,使得信用担保体系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eorge Akerlof.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

[2] 郝瑞军,孙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6,(7):105-106.

[3] 李文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5.

[4] 梁军峰,赵亮.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J].改革与战略,2017,(5):164-167.

[5] 刘远亮.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借鉴[J].国际金融,2016,(7):77-80.

[6] 罗志华,黄亚光.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7,(2):163-170.

[7] 武安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1,(3):50-52.

作者简介:张喆(1984-),男,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工业化进程和资本效率。

收稿日期:2018-01-16。

猜你喜欢
信用新时代
神秘的植物工厂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湖北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