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瀚海 诸体皆善
——记80后青年书法家崔成岐

2018-05-17 09:27石祖轩
中国篆刻 2018年5期
关键词:书坛笔法书法家

文︱石祖轩

东北吉林,青山绿水,千百年来,魁星高悬,代不乏才。有这样一位书法家,其勤奋、好学,诸体皆善。他的作品在全国、省市书法赛事中不断获奖、入展。虽说他年龄不大,但在吉林省乃至全国书坛上极具有影响力。他——就是80后青年书法家崔成岐。

崔成岐先生书法博采众长,融古通今。他用笔精到,彰阳刚之气,显阴柔之美。其楷书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其行书洒脱俊逸,灵动传神。他的隶书将《曹全》《乙瑛》《史晨》等互融,方笔行意、中侧并用。其章草线条健挺,顾盼生姿,尤为独到。其书法精湛绝妙,儒雅大气,既是兢兢业业、孜孜矻矻的体现,更是芝兰人品、德艺双馨使然。

学习书法有何诀窍?从崔成岐身上可以看到了这几点。首先要读帖、临帖,习书伊始,他认真临摹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等楷书经典。十几年来,日课不辍。更为可贵的是,他学古而不泥古。尽管他遍临古人法帖,但他并不是对某家某帖照单全收,而是取其精华,创新吸收。魏晋小楷、隋碑、欧楷、褚楷,再到汉隶,崔成岐沉醉其中,不亦乐乎。

其次是转益多师, 成岐先生很早就接触书法艺术了,但是真正引导他走上书法道路的,是中国著名书法家,第四届兰亭奖佳作奖获得者倪俊冬先生。成岐先生不忘这位恩师的谆谆教诲,书法技艺一日千里。如今,书法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由衷热爱书法,热爱生活。

再次,观摩全国、全省专业展览,踊跃投稿,检验学书的阶段性成果。短短的时间,他就入选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大展、大爱妈祖一首届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等,还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集《中国当代名家书法品鉴系列——崔成岐书法作品选》,可谓硕果累累,成就喜人。

崔成岐书法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大小相宜。点画结字,自成一家。成岐的字相对来说,比较稳健、成熟,在笔法、结构、章法上相对的比较老成。只看作品,也许你根本不会相信这是一位年轻书家所作。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继承传统不易,创新更难。书法写到一定阶段,不再是拼技巧,而是拼涵养。好的艺术作品不需过多地玩弄笔墨技巧,不需充斥花哨的线条,它用至简之线,至纯之心,让你感受书法之美。近年来,书坛千人一面、陈旧老套。看到成岐的书法,着实让人欣慰,内心受到触动。他那种不落俗格、洒脱旷逸的书法风格,既从传统中走来,深深的根植传统,又自出机杼,突破了“师古不化”的藩篱,更未受“时风”影响,恰恰暗合了《书谱》中“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箴言,难能可贵。成岐曾说,爱好书法已经有许多年了,走了许多弯路,吃了许多辛苦。随着年头递增,对书法那份喜爱之情也愈发浓烈了。几乎每日都要写上一阵儿,独自享受着那份安静,那份淡泊。参赛、听讲座、联系书友……使我不亦乐乎。书法是我这辈子都享用不完的精神大餐。这些肺腑之言,恐怕就是成岐先生成功的秘诀吧!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曰:“书有六要:一气质、二天资、三得法、四临摹、五用功、六识鉴。”他已具“六要”,只要不断坚持、超越,他会在书法世界里挥洒辉煌壮观的艺术篇章。

王昌龄《送魏二》

毛泽东《沁园春·雪》

猜你喜欢
书坛笔法书法家
书法家周如璧
品读
书法家·谢 锐
小小书法家
几多笔法写思情
书法家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