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朴不雕 和而不同

2018-05-17 09:27傅德锋
中国篆刻 2018年5期
关键词:笔意孙过庭书谱

文︱傅德锋

从岽智兄的作品来看,他显然对大篆经典如《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石鼓文》等和汉隶经典如《张迁碑》《石门颂》《开通褒斜道刻石》等都有过非常深入的认真学习。同时对秦简、汉简、楚简以及章草和孙过庭《书谱》等下过较大的功夫。这种篆隶行草互相结合、齐头并进的学习方法,非常有助于互相生发,共同提高。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的篆隶书作品都能够做到质朴自然,巧拙相生,浓浓的古意之中夹带着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但又尽可能与当下的其他书家和而不同。

我能够感觉到,他在临摹的过程中是带着自己的分析和思辨色彩的,即每学习一种碑帖,就要考虑自己从这一种碑帖当中获取什么,然后在创作当中充分利用自己的通变能力对多种碑帖加以融合,写出新意。故而,他的篆书作品中具有较多的信息含量,有隶书的、简书的,也有行草书笔意。可贵的是他的这种融合能够做到自然而然,浑融无迹,找不到拼凑的痕迹。

他的篆书和隶书作品都写得气势开张,拙朴灵动,重在体现高格调、大器局,深入挖掘三代、秦汉的深层文化内质,让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思想意识自然而然地融汇于其中。事实上,这是一种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知识阶层的文化寻根心理的具体表现。我们这个时代,道德下滑,价值观念发生严重错位,急功近利甚嚣尘上,浮躁、焦虑、彷徨、痛苦和短暂的物质满足感交织在一起,而内心之中所真正缺乏的就是文化精神的观照和思想的支撑。而在秦汉书法里边,这种文化精神是无所不在的。在这些字里行间,弥漫着古典人文气息。我们在面对这些经典作品时,心灵为之震撼,精神为之鼓舞。

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 真学问者终生无所谓满足时

他的行草书以孙过庭《书谱》为基调,参以二王笔意,写得气息古雅,生动自然。其小楷师法魏晋,笔短意长,风度翩翩。特别是他经营章法的能力非常之好,灵活多变,和谐自然,反映出他良好的综合素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诗二首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诸葛亮《诫子书》

猜你喜欢
笔意孙过庭书谱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七)
艺术档案
——书法家郑和新墨海游龙笔意键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五)
欧来荣——“拟宋人笔意”作品四例
摘《书谱》孙过庭句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孙过庭《书谱》
分析孙过庭《书谱》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