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
——基于学科专业归类的计量分析

2018-05-17 01:49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门类工学总数

陈 强

一、引言

广东省教育厅历来重视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建设,意图通过充分发挥“质量工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巩固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其中,课程类项目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效。从2012到2016年,广东省课程类项目建设主要以“精品开放课程”的形式开展,本文尝试通过对广东省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外部特征(立项年份、申报单位和学科专业等等)的计量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现状,为广东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有益探索[1]。

二、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采集方式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文立项的本科“质量工程”2012-2016年 “精品开放课程”类项目。经查询汇总,2012-2016年广东省共立项建设“精品开放课程”类项目1197个, 其 中,2012年119个,2013年 387个,2014年255个,2015年300个,2016年136个(见表1)。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的学科专业分类标准,将所有建设课程归类于各个学科门类、学科和专业之下,汇总统计,并制成图表。

(二)研究方法

归类法。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的学科专业分类标准,根据各门课程的所属性质将其归类于各个学科门类、学科和专业之下,再进行计量分析。

表1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立项数量表

文献计量分析法。文献计量分析法是一种“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文献情报研究方法中,文献计量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著名的定量分析方法,它以各种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以输出量必定是量化的信息内容为主要特点,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分支学科。”2文献名称、作者、年份、地点等等都可以作为文献计量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文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为文献基础,以其立项年份、申报单位和学科专业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归类法和文献计量法分析广东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外部特征,以期为广东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三、数据分析

本文主要从广东省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外部特征(立项年份、申报单位和学科专业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年度分布

从2012年到2016年,广东省“精品开放课程”立项数量每年都在100-400个之间,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而是表现为隔年上下浮动且不均衡的状态(图1)。形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2014年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全面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鼓励各本科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建设项目类别,因此,“精品开放课程”的立项数量可能会由于各个学校每年报送的名额不同而变化较大。

图1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数量曲线图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单位分布

从2012到2016年,广东省共有66所高校立项建设了省级本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其中立项30个以上的有10所高校,这10所高校占66所高校的15.15%,而这10所高校的立项数量550个则占据了所有立项数量的45.95%。中山大学以87个高居榜首,其次为暨南大学77个、广东工业大学68个和华南理工大学68个(表2)。立项最少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广东警官学院,都只有1个。

表2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各申报单位立项数量表

(三)“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学科专业分布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的学科专业分类标准,将所有建设课程归类于各个学科门类、学科和专业之下。(见表3)(一门课程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学科专业,尤其是一门课程涉及不同专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不过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将一门课程只归口于一个最接近的专业下,不重复计算)。

表3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学科门类分布表

1.学科门类分布

(1)学科门类分布总体情况

经统计,在12个学科门类中,立项数量超过100个的有四个门类,分别为工学门类291个、医学门类206个、理学门类127个和管理学门类119个,立项数量最少的三个是农学门类44个、哲学门类10个和历史学门类8个(图2)。

图2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各学科门类立项数量条形图

从立项数量超过100个的四个学科门类来看,工学、医学和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的变化主导着总体数量的变化。首先,这三个学科门类立项数量之和为624个,占总数1197个的52.13%(图3),占据了总体数量的一半;其次,它们的变化情况与总体学科门类数量变化情况是一致的,也就是表现为隔年上下波动,而且2013年和2015年较多,2012年和2016年较少(图4)。这说明这三个学科门类课程数量的增减直接影响了总体学科门类数量的增减。

理学学科门类的变化与前面三个有所不同,除了2013年和前三个一样是上升之外,接下来的几年就呈下降趋势,不过2012年和2016年也是和总体趋势一样是较少的。

图3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各学科门类数量占比饼图

图4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数量超过100个的学科门类折形图

(2)工学门类分布情况

经统计,共有45所高校立项建设了工学门类“精品开放课程”项目,数量最多的是华南理工大学38个,其次是广东工业大学37个,第三到第十名与前两所高校差距较大,都只在10-20个之间(图5)。排名前10的高校共立项184个,占了工学门类总数291个的63.23%;而剩余的35所高校立项数量都在10个以下,共有107个,占了工学门类总数的36.77%。

图5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工学门类前10名柱状图

(3)医学门类分布情况

在医学门类中,只有19所高校有“精品开放课程”项目。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山大学41个、南方医科大学36个和广州中医药大学32个,这三所高校立项数量都在30个以上,共109个,占据了医学门类总数206个的52.91%;第四名是广州医科大学26个;第五到第七在10-20个之间;第八到第十分别只有8个、4个和3个,与前四名差距较大(图6)。排名前10的高校共立项了193个,占总数的93.69%。

(4)管理学门类分布情况

立项建设了管理学门类“精品开放课程”的高校有41所。管理学门类各高校数量比较均衡,最多的高校为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都是10个;其余的都只在10个以下(图7)。排名前10的高校共立项了64个,占管理学门类总数119个的53.78%。

图7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管理学门类前10名柱状图

2.学科分布

(1)学科分布总体情况

以归类好的学科门类为基础,经过再进一步的归类统计,所立项的“精品开放课程”共涉及79个学科(即二级学科或专业大类),另外还有13个学科尚未有相关课程立项。排名前10的学科数量都在30个以上,其中最多的是计算机类学科100个,遥遥领先于其他学科;第二到第五分别是工商管理类学科73个、基础医学类学科58个、临床医学类学科51个和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50个;第六到第十都在30-40个之间(图8)。排名前10的学科共有522个项目,占了总数1197个的43.61%。

图8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学科前10名条形图

(2)计算机类学科分布情况

共有37所高校立项有计算机类“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其中只有广东工业大学13个和华南理工大学11个超过了10个的数量,其余高校都未超过10个(图9)。排名前8的高校共立项建设了56个项目,占了计算机类学科总数100个的56%。

图9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计算机类学科前13名柱状图

(3)工商管理类学科分布情况

共有32所高校立项有工商管理类学科“精品开放课程”项目,而且数量均较少,最多的只有6个,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图10);广东金融学院和广东商学院都为5个,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都为4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3个;剩余的24所高校都是只有2个或1个。排名前8的高校共立项39个,占工商管理类学科总数73个的53.42%

图10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计算机类学科前8名条形图

3.专业分布

(1)专业分布总体情况

以归类好的学科门类和学科为基础,将课程进一步归类到最主要的专业下进行统计,所立项的“精品开放课程”共涉及176个本科专业,尚有330个本科专业没有相关立项。按照统计结果,排名前8的专业其立项数量都在30-70个之间,其中数量最多的专业是临床医学66个,其次是软件工程47个,第三名是基础医学43个,第四到第八名都在30-40个之间(图11)。排名前8的专业,其课程数量共326个,占所有课程数量1197个的27.23%。

图11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专业前12名柱状图

(2)临床医学专业分布情况

在临床医学专业66个中,只有12所高校有立项,其中中山大学15个,占总数的22.73%;南方医科大学14个,占21.21%;广州医科大学11个,占16.67%;其余9所高校都少于10个(图12)。

图12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临床医学专业各高校占比饼图

(3)软件工程专业分布情况

在软件工程专业47个中,有28所高校有立项,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东工业大学8个、华南理工大学4个和广东财经大学3个;第四到第十名都是2个;剩余的18所高校都只有1个(图13)。排名前10的高校共有29个项目,占总数47个的61.7%。

图13 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软件工程专业前10名

4.小结

经过以上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广东省2012-2016年立项的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学科专业分布上,呈现出以下现象:

(1)学科门类分布:工学、医学和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的变化主导着总体数量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与总体数量变化情况一致。另外,从具体门类的申报单位分布情况来看,工学门类立项数量排名前10的高校,其立项数量占了工学门类总数的63.23%;医学门类立项数量排名前10的高校其立项数量占医学门类总数的93.69%;管理学门类排名前10的高校则占管理学门类总数的53.78%。

(2)学科分布:所立项的“精品开放课程”共涉及79个学科,另外还有13个学科尚未有相关课程立项。排名前10的学科其立项数量共522个,占了总数的43.61%;其中最多的是计算机类学科100个,遥遥领先于其他学科。

(3)专业分布:所立项的“精品开放课程”共涉及176个本科专业,尚有330个本科专业没有相关立项。排名前8的专业其立项数量都在30-70个之间,共326个,占所有课程数量的27.23%。其中数量最多的专业是临床医学66个,临床医学专业只有12所高校有立项。

四、结语

本文以归类法和文献计量分析法为研究方法,试图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广东省2012-2016年本科“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外部特征:

第一,从年度变化趋势来看,从2012-2016年,广东省“精品开放课程”立项数量每年都在100-400个之间,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而是表现为隔年上下浮动且不均衡的状态。形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2014年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全面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鼓励各本科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建设项目类别,因此,“精品开放课程”的立项数量可能会由于各个学校每年报送的名额不同而变化较大。

第二,从申报单位来看,共有66所高校建设了省级“精品开放课程”项目。立项30个以上的有10所高校,这10所高校立项数量占据了立项总数的45.95%。中山大学以87个高居榜首,其次为暨南大学77个、广东工业大学68个和华南理工大学68个。

第三,在学科专业分布上,从学科门类分布来看,工学、医学和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的变化主导着总体数量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与总体数量变化情况一致。就学科分布而言,所立项的“精品开放课程”共涉及79个学科,另外还有13个学科尚未有相关课程立项。排名前10的学科其立项数量共522个,占了总数的43.61%;其中最多的是计算机类学科100个,遥遥领先于其他学科。在专业分布上,所立项的“精品开放课程”共涉及176个本科专业,尚有330个本科专业没有相关立项。排名前8的专业其立项数量占总数的27.23%,其中数量最多的专业是临床医学66个,临床医学专业只有12所高校有立项。

参考文献:

[1] 于怡鑫,申峥峥.我国当前城市治理问题研究主题及其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Research Topic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Urban Management in China)[J].时空探微,2014(6):53-59.

[2] 邱均平,王曰芬.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门类工学总数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千奇百怪的动物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