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在血透患者采血中的应用

2018-05-17 11:30曾志力林美珍林璟华于红静温跃强陈秀梅肖雅倩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护套血透内瘘

曾志力 林美珍 林璟华 于红静 温跃强 陈秀梅 肖雅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肾内血液净化中心,4护理部(广州510260);2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长沙410208);3广东省中医院护理部(广州510120)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3%[1-2],在这一疾病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发展为尿毒症,需行透析治疗来延续生命。目前,缺乏专用于血透患者血标采集的工具,使得血透患者血标本采集的工作较繁杂,工作效率较低,以及在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常存在标本易受污染、血细胞受到损坏、护士易发生针刺伤等问题。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团队设计了“转接型防针刺静脉采血针(transfer type anti⁃acupuncture needle,TTAN,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5 2 0723805.9)”[3-4],并应用于血透患者血标本的采集,发现与传统的两种采血方法比较,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且还可减少医护人员在采血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风险和降低血标本受污染的风险。本文将TTAN在血透患者采血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归纳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7-12月在我院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80例,其中男99例,女8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7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32例,肾小球动脉硬化症患者7例,多囊肾患者10例,所有患者平均(58.41±18.32)岁,平均透析龄为(58.88±23.93)个月。应用抽签法随机分到对照一组(CG1组)、对照二组(CG2组)、试验组(EG组)中,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表1)及各临床指标(表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表1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Tab.1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in three groups ±s

组别CG1组CG2组EG组t/χ2值P值例数60 60 60性别(例)男38 31 30 2.34 0.099女22 29 30年龄(岁)57.91±19.89 58.31±19.48 59.09±19.92 1.69 0.163透析龄(月)58.09±22.33 58.96±23.41 59.59±24.63 1.38 0.392收缩压(mmHg)145.68±21.80 147.11±19.58 144.98±18.72 1.27 0.193舒张压(mmHg)72.82±13.98 71.11±14.26 69.82±12.37 1.68 0.072

表2 3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比较Tab.2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hree groups ±s

表2 3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比较Tab.2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hree groups ±s

注:内瘘功能不良指具备以下1种或以上情况;内瘘堵塞;内瘘穿刺点硬结直径>1 mL;瘀斑或肿胀

组别CG1组CG2组EG组t/χ2值P值例数60 60 60透析充分性(KT/V)1.36±0.29 1.49±0.22 1.43±0.31 1.69 0.163血尿素氮(mmol/L)27.09±8.35 24.93±6.53 26.32±7.66 0.38 0.711血肌酐(mmol/L)912.82±178.35 879.23±163.31 899.78±175.61 0.51 0.669 C反应蛋白(mg/L)6.36±6.63 7.58±8.11 6.93±7.25 0.35 0.766内瘘功能不良0.32±0.05 0.29±0.06 0.28±0.06 1.21 0.266

1.2 方法

1.2.1 转接型防针刺静脉采血针的设计 TTAN由螺旋卡口转换接头1(图1 A)、柔性软管2、普通转换接头7、防针刺护套5连接而成(图1 B);防针刺护套5可拆分为穿刺针座3、穿刺针4、弹性封套6(图1 C、D)。其结构特点:所述穿刺针座3与螺旋卡口转换接头1均呈中通结构;螺旋卡口转换接头1具有内螺纹,且连接柔性软管2一端,柔性软管2另一端接普通转换接头7;穿刺针座3另一端设置有凸出,并固定于防针刺护套5上;普通转换接头7接合于穿刺针座3一端,连接而成所谓的TTAN(图1 E)[3-4]。

1.2.2 实验方法 运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到CG1组、CG2组、EG组,具体操作方法:(1)根据医生开采血医嘱时间的先后顺序纳入符合条件的180例患者,满180例患者,停止纳入;(2)用电脑打印数字1、2、3数字各60个,分别制作成同样形状大小的抽签卡,并放入暗箱中搅拌均匀;(3)研究对象每次只能抽取1签,并按抽签数字1、2、3依次对应纳入CG1组、CG2组、EG组;(4)CG1组使用传统采血方法一采血,CG2组使用传统采血方法二采血,EG组使用TTAN改良方法采血;(5)采血人员统一培训,手法统一,且人员结构均衡。

图1 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实物图Fig.1 The physical drawing of transfer type anti⁃acupuncture needle

1.2.2.1 纳入标准 (1)年龄大于18周岁;(2)获得知情同意后,并自愿参加本研究项的患者;(3)可配合完成实验者;(4)透析前抽血检查项目包含急诊八项、血常规五项、铁三项、iPTH、肝功五项、尿酸、血清磷共7支试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1.2.2.2 剔除标准 (1)内瘘穿刺过程中失败的患者;(2)不符合生化检查的患者;(3)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病情突变而造成采血中断的患者;(4)因各种原因造成不符合进行采血检查的患者。

1.2.3 采血方法

1.2.3.1 传统采血方法一 (1)动静脉内瘘穿刺;(2)将20 mL注射连接动静脉穿刺针,并进行抽血;(3)将采血试管的橡胶塞打开;(4)再将20 mL注射器的血注入采血试管;(5)再塞上橡胶塞,依次完成7支采血试管。

1.2.3.2 传统采血方法二 (1)动静脉内瘘穿刺;(2)将20 mL注射连接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抽血;(3)将20 mL注射器套上5 mL注射器的针头;(4)再将20 mL注射器的血,依次注入7支采血试管。

1.2.3.3 改良后的采血方法 (1)动静脉内瘘穿刺;(2)将TTAN的螺旋卡口转换接头与内瘘穿针连接;(3)依次将7支采血试管插入防针刺护套内,完成血标本的采集。

1.2.4 观察指标 (1)记录每种采血方法对应的采血时间;(2)每种采血方法过程中存在针刺伤风险操作次数(当钢针头对着人体<5 cm时记1次针刺伤风险操作);(3)每种采血方法过程中血标本污染操作次数(当标本中的血或采血试管橡胶塞密封面接触非无菌物体时记1次血标本污染操作);(4)标本量不准确的标本数量(当采血试管采集血标量小于或者大于该试管标准血标容量1.0 mL以上时,记1支血标本量不准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水准α=0.05,若不符合方差分析,则采用Wilcoxcon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的采血时间、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存在血标本污染的操作次数、血标量不准确的数量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G1组的采血时间最长(12.55 min),EG组的采血时间最短(5.09 min),且血标本量不准确的数量也最多;CG2组的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最高,EG组最低;CG1组的血标本污染操作次数最高,EG组最低。见表3。

表3 3种血标本采集方法的各观察指标的对比情况(n=60)Tab.3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ation indexes of three blood sample collection methods ±s

表3 3种血标本采集方法的各观察指标的对比情况(n=60)Tab.3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ation indexes of three blood sample collection methods ±s

注:**P <0.01,*P<0.05

观察指标血标本采集时间(min)存在针刺伤风险操作(次)存在血标本污染操作(次)标本量不准确的标本(支)组别P值CG1组12.55±0.59 1.03±0.65 3.56±1.48 1.25±1.29 CG2组11.90±0.98 5.82±1.59 1.88±0.89 0.22±0.18 EG组5.09±0.35 0.09±0.00 0.86±0.16 0.18±0.13 3组间0.000**0.018*0.049*0.042*CG1组与CG2组0.069 0.022*0.046*0.042*CG1组与EG组0.004**0.039*0.016*0.029*CG2组与EG组0.009**0.012*0.051 0.063

3 讨论

3.1 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可提高血透患者血标本采集的工作效率 由表3可知,应用TTAN对血透患者进行血标本采集,可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工作效率。采血效率的提高与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首先,TTAN有螺旋卡口转换接头的设计,能直接与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或深静脉导管接合,实现了密闭式采血,保持采血试管的真空负压,自动负压吸引采血[4]。TTAN与传统采血方法一、传统采血方法二比较,简化了繁杂的采血步骤流程,直接节省了采血时间,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工作效率[5],这是提高血透患者血标采集的根本原因。其次,TTAN的防刺护套设计,其大小刚好与采血试管的管径大小相吻合,每次将采血试管插入至防刺护套底部,即可自动负压吸引采血,且当一支采血试管采集完成时,可快速转接另一采血试管进行采集,提高采血效率。同时,防刺护套的设计可消除采血人员的害怕针刺伤心理恐惧因素,可使采血人员更加集中精力进行采血,提高采血速度。

3.2 防针刺护套的设计降低采血过程中的针刺伤的风险 由表3可见,3种采血方法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CG2的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最高,CG1其次,EG最低。传统的采血方法二(见1.2.3采血方法)中,需要用抽取的血标本20 mL注射器换套上一个5 mL注射器的针头(原配的20 mL注射器的针头太粗,直接穿刺采血试管的橡胶塞会导致橡胶塞破损严重而影响标本的密封效果,故要换5 mL注射器针头),将血标本依次注入到采血试管中。每完成一个患者7支采血试管血标本的采集,需要重复7次这一套采血组合动作:(1)一只手握紧采血试管,另一只手握住套上5 mL注射器针头的20 mL注射器;(2)用力将5 mL注射器针头穿透采血试管的橡胶塞;(3)将20 mL注射器的血注入采血试管;(4)依次完成7支采血试管血标本的采集。这样就使得传统的采血方法二在采血过程中存在针刺伤风险操作次数较EG显著升高。锐器伤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话题,最新的一项研究[6]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28所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管理的现状调查发现:安全注射管理工作不容乐观,医务人员锐器伤值得关注。国外学者对法国61个医疗中心的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安全防御工具可有效预防职业暴露[7]。而与CG2相反的是EG,这是因为TTAN的防针刺护套的设计[3],将钢针都包含在防针刺护套内,在按照正常的采血操作流程,大大较少了采血人员与穿刺采血试管橡胶塞的钢针有接触的机会,操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极低,最大限度保证了采血人员的职业安全[8]。

3.3 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能有效防止血标本受污染,保证血标本量准确 据研究显示:CG1的血标本污染操作次数和血标本量不准确的数量也最多,CG1其次,EG最低(表3)。一项来自希腊的研究[9-10]也表明不当的穿刺手法与操作方法会污染血标本,不同人员的采血操作水平不一也在不同程度影响血标本的质量。CG1中采用传统采血方法一(见1.2.3采血方法),每次采集血标本时都要将采血试管的橡胶塞打开,导致采血试管中原有的真空负压状态被消除;再将20 mL注射器的血注入采血试管,再塞上采血试管橡胶塞,是一个完全的开放式采血,很易使血标本受污染。同时,用注射器向采血试管注入血标本,因视线与采血试管的血标本液面不能保持一致,会使得采血试管的标本量不准确,而影响标本合格率。RUPP等[11]的一项血标本采集污染的前瞻性对照试验发现,使用适当的采血工具与设备可显著降低血培养污染的发生。而本研究团队设计的TTAN应用在血透患者血标本采集中做到了:首先,实现了整个采血过程密闭式采血,保证采血过程中血标本不会受到污染[3-4]。其次,保持采血试管原有的真空负压,采血过程中利用采血试管本身的真空负压自行抽吸血标本,保证了采集血标本的量准确,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采血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减少检验假阳性结果,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12]。

综上所述,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作为一种专门为血透患者血标本采集而设计的采血针,结构新颖,使用螺旋靠口转换接头的设计,解决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这一人群血标本采集工具存在的难题,亦减少了护士采血过程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转接型采血针没有暴露的钢针头,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了针刺伤的发生,亦不会造成对血细胞的破坏。通过转换接头直接与内瘘穿刺针或血液透析专用深静脉导管连接,实现了密闭式采血,既应用了采血试管的负压,保证采血量准确,也有效做到不污染血标本。在提高血透患者血标本的采集效率和降低针刺伤发生风险都明显优于传统采血工具,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ZHANG L,WANG F,WANG L,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Lancet,2012,379(9818):815⁃822.

[2]陈崴,张望,余学清.中国肾脏病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3,13(1):7⁃9.

[3]曾志力,谭祯琦,陈秀梅,等.一种转接型防针刺静脉采血针[P].中国专利:201520723805.9,2016⁃02⁃03.

[4]曾志力,谭祯琦,林璟华,等.一次性转接型采血针组件的设计与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3):2480.

[5]孙红,兰丽梅,隋洪,等.流程管理在病区护士采集血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81⁃4182.

[6]张浩军,张肖红,张映华,等.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909⁃1912.

[7]TOSINI W,CIOTTI C,COYER F,et al.Needlestick injury rat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safety⁃engineered devices:results of a French multicenter study[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13,31(4):402⁃407.

[8]何柳颖.回缩自毁式注射器避免针刺伤的效果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6):844.

[9]PANTOPIKOU K,PAPASOTIRIOU I.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 blood samples from cancer pa⁃tients[J].Arch Clin Microbiol,2017,8:3.

[10] NAIR A,ELLIOTT S P,AL M M.Knowledge,attitude,and practice of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a multicenter study[J].Am J Infect Control,2017,45(5):547⁃548.

[11] RUPP M E,CAVALIERI R J,MAROLF C,et al.Reduction in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through use of initial specimen di⁃version device[J].Clin Infect Dis,2017,65(2):201⁃205.

[12] SUNDERMANN A,GOLDEN B,VENDEVILLE M,et al.Dirty lines and false alarms: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m J Infect Control,2017,45(6):S58.

猜你喜欢
护套血透内瘘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耐低温阻燃橡胶电缆护套材料
一种大型橡胶护套模具的设计与制作
一种PVC护套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