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贾岛来

2018-05-17 16:00李晓斌
江河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山门贾岛诗歌

李晓斌

遍布松杉毛竹、灌木蕨草的山峦,圆浑,饱满,婉约,有着傲然的曲线之美,是充盈着哺乳欲望的乳房,还是孕育着生命的母腹?这里是赣湘之边,大地风情无限地隆起连绵起伏的群山。其中有五座山头巍峨矗立,如佛掌伸向天空,不与周围的小土丘为伍。人们称之为“五峰山”。山在赣西湘东的东桥镇。

东桥,一个以春三月遍野金黄的油菜花而名闻远近的小镇,因为坐拥五峰山,三分柔美平添了七分雄峻。我们登临五峰山的时候,正是万物蓬生的五月。山坡之上,点缀着一簇簇洁白的油桐花,宛如一幅南山积雪的图画。和煦湿润的春夏之交,利于植物生长,也放开了游人的心胸。一群蜗居萍乡的文化人,以“五峰杯征文颁奖和书法交流”的名义,郊游,采风,投入了五峰山的怀抱。

穿过古木参天的幽静山路,转个弯是一溜台阶。拾级而上,猛一抬头,只见一座寺庙的山门上赫然题写“有贾岛来”四个大字。

这一刻,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那个诗歌如水草般恣意生长的唐朝。我激动得浑身冒出了鸡皮疙瘩。刹那间,只觉得诗情画意,恍如漫无边际、莽莽苍苍的山林草木,翠盈盈、雾蒙蒙的,弥漫开来。这里远离人烟,有的是千万年亘古不变的蓝天、青山、森林、溪涧。这里的景色应该和唐朝时并无多大的改变。多少回梦回唐朝,却在此刻,只轻轻一抬足,就踏进了大唐的山水与诗境。

和我一路同行的,是仰慕已久的刘才源先生。他是一位文人气极浓的书画家,也爱写些诗歌。当我以相机的镜头剪取这座名为七丘田福寿庵山门的景致时,刘先生恰好登上了山门,就在“有贾岛来”的匾额下与先一步赶到的文友握手招呼。啊,这就是现代版的“有贾岛来”!没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空寂寒瘦,却同样令我有了如临诗歌意境的陶然。尽管山门原本是敞开着的,尽管我们是在大白天登临五峰山,但是,我固执地认为,当一个诗人气质的人踏进“有贾岛来”山门的那一刻,一定有一钩弯月洒下银灰微凉的清晖,一定有笃笃的敲门声打破山野的沉寂,清脆得如同天籁。假想中的敲门声,在告诉我们——那位在驴背上忘情推敲的苦吟诗人来了。

就在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诗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带走了一位中年男人混迹尘世几十年的烦恼、病痛和忧伤。我觉得,曾经照耀过李白、贾岛的月亮或是贴近灵魂、意味无穷的诗歌,走进了我的身体。接下来的五峰山之旅,应该是诗歌之旅,轻轻的,将一个个隽永奇逸、甚至有些郊寒岛瘦的诗句,悄然打开。

五峰山确实是一座诗意的山。这里流传着周朝的李氏仙娘送子护储和佑安一方百姓的故事,流传着观音菩萨插竹筷滋生片片方竹林的传说。诗人贾岛、黄庭坚、赵鸣铎、邓锡祺……骑着毛驴来了,乡贤刘凤诰也来了,他们留下了提升这片山林人文的诗话。福寿庵山门楹联肯定有来历,不知是哪位诗人的作品:“梵宇起平腰,万千峰峦齐俯地;后峰凌绝顶,九重碧落不知天。”动词的运用,颇显豪放,它将寺院的形胜与气势,一语道尽。

古道热肠的黄庭坚,陪同好友密老禅师从高安来到萍乡,风尘仆仆,一直将他送到了五峰山。五峰山是佛道圣地,处处是禅的踪迹。“水边林下两衲子,南北东西古道肠。五峰秀出云霄上,中育宝坊如侧掌。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密老是慧寂大师的高徒,与黄鲁直交谊十分深厚。一路上,两人水路挂帆,旱路骑驴,长路迢迢来到了这里。得得的驴蹄声,叩响了大山的静谧。随着他们的到来,五峰山成了文人与释子的神往之所。

循一条土路再往上攀,进入五峰寺。寺后是盘山的步行道,以木杆铺设为阶梯,蜿蜒向上。沿路可见迟开的紫杜鹃依然满树繁花。将近山顶时,有一段竹栈道,每隔一山坡,筑有竹架子的瞭望臺,游人呼为“竹长城”。走在上面吱嘎作响,人如舞蹈,别有意趣。还好两边有竹扶手,不必惧怕摔跤。及至山顶,是一座盘旋而上的瞭望塔。年过六旬的刘才源先生,很轻松地登上了塔顶。我们举目四望,群山俯伏,村庄点点。山下的寺庙如积木,水库只是小小的镜子。这是攸县,那是醴陵,极远处的一抹云烟,就是长沙城了。这真是“身在五峰居蓬岛,眼观三县种菩提。”

美景当前,最可惜的是我非贾岛。在下午的书法交流会上,大家挥毫赋诗,我也忍不住打油一首:“五峰山上好风光,引赣襟湘龙脉长。贾岛又来诗兴起,诸君且请洒潘江。”

猜你喜欢
山门贾岛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贾岛碰瓷
歌声嘹亮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可爱的
南北方道教建筑山门艺术形态比较刍议
贾岛推敲
诗歌过年
驴背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