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研究

2018-05-18 05:38魏玉李华河张献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阿德福卡韦抗病毒

魏玉,李华河,张献波

恩替卡韦(ETV)属于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V)是腺嘌呤核苷酸类似物[1]。恩替卡韦对于病毒活跃复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能够快速促使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促进肝组织损伤修复,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阿德福韦酯也被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文分析了两种药物治疗8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CHB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0.45±3.72)岁。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血清HBeAg阳性,入组前12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或免疫调节剂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甲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2)失代偿期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3)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4)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将患者分成两组,给予一组患者ETV(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64)0.5 mg口服,1次/d;给予另一组患者ADV(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88)10 mg口服,1次/d。两组均观察72 w。

1.3 应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72 w末,ETV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ADV治疗组(P<0.05,表1)。

2.2 两组血清ALT水平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和治疗4 w两组血清AL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 w后ETV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ADV组(P<0.05,表2)。

2.3 不良反应情况 在ADV治疗组,3例(7.5%)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在ETV治疗患者中,2例(5.0%,P>0.05)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血清HBV DNA持续存在并不断复制是CHB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主要原因[3]。血清HBeAg水平在CHB、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呈逐渐降低的过程[4]。随着CHB病程延长及病情进展,病毒复制活性降低,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损害,免疫损伤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肝细胞死亡。血清HBsAg水平对HBeAg阳性患者严重纤维化及进展期纤维化具有预测作用[5],血清HBV DNA载量可预测HBeAg阴性患者肝脏明显炎症和纤维化。HBV DNA水平高低决定了HBV的复制和感染能力[6]。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T淋巴细胞关系密切[7]。因此,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CHB患者唯一有效的方法[8]。

表1 两组血清HBV DNA水平(lg copies/ml,±s)变化的比较

表1 两组血清HBV DNA水平(lg copies/ml,±s)变化的比较

例数 治疗前 治疗4 w 12 w 48 w 72 w ETV 40 7.4±0.9 5.0±0.6 4.1±0.4 3.2±0.3 1.4±0.3 ADV 40 7.4±0.9 5.9±0.7 5.0±0.5 4.0±0.4 2.7±0.4 t 0.000 6.174 8.890 10.119 16.444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LT水平比较(IU/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LT水平比较(IU/L,±s)

例数 治疗前 治疗4 w 1 2 w 4 8 w 7 2 w E T V 4 0 5 1 2.2±3 8.0 4 8 7.0±3 7.4 7 1.3±3 0.4 4 5.2±2 3.4 4 0.4±1 7.2 A D V 4 0 5 1 3.0±3 7.9 4 8 8.2±3 7.4 1 0 1.7±3 4.2 6 5.7±3 0.4 6 1.2±2 2.3 t 0.0 9 4 0.1 4 4 4.2 0 2 1 2.2 8 2 3.5 4 8 P>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ETV和ADV是治疗CHB常用的抗病毒药物。ETV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结合,对病毒多聚酶启动过程具有阻碍作用。ETV治疗CHB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肝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ETV初始单药治疗CHB患者能达到拉米夫定联合ADV治疗的效果。ADV属于核苷酸类抗HBV药物,其作用机制为抑制HBV DNA多聚酶或逆转录酶,可有效改善病毒学、生化学和组织学指标,病毒耐药变异率较低。常规给予ADV治疗CHB患者安全可靠。有人比较分析了ETV与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显示ETV更适用于HBV DNA明显升高者,对HBV复制所致的肝衰竭患者疗效显著。ETV治疗起效迅速、高效。有研究显示,ETV治疗CHB患者48周未发现耐药现象,但ADV治疗48周出现了耐药,其中2例血清HBV DNA再次升高。研究表明,ETV治疗HBeAg阳性的CHB患者比ADV更能有效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提高HBV DNA阴转率。多个指南也推荐将恩替卡韦作为一线抗病毒药应用于CHB患者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ETV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ADV组(P<0.05),治疗后期,ETV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ADV组(P<0.05)。祐红瑞等研究显示,ETV组在治疗72周时,未出现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停药事件,而ADV组在服药24周时出现1例肉眼血尿而终止治疗。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者。综上所述,ETV和ADV治疗CHB患者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ETV较ADV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提高HBV DNA阴转率,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Rehermann B,Bertoletti A.Immunological aspects of antiviral 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s.Hepatology,2015,61(2):712-721.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3):Ⅴ-ⅩⅩⅢ.

[3]柴艳云,李建国,张新龙,等.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3):307-308.

[4]Keating GM.Entecavir: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disease.Drugs,2011,71(18):2511-2529.

[5]陆伟,张占卿,沈芳,等.血清HBsAg和HBV DNA定量水平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价.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1):20-24,25.

[6]Liaw YF,Sheen IS,Lee CM,et al.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emtricitabine/TDF,and entecavir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disease.Hepatology,2011,53(1):62-72.

[7]Yuan Y,Iloeje UH,Hay J,Saab S.Evaluation of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entecavir versus lamivudine in hepatitis 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J Manag Care Pharm,2008,14(1):21-33.

[8]Papatheodoridis GV,Chan HL,Hansen BE,et al.Risk of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B:Assessmentand modification with current antiviral therapy.J Hepatol,2015,62(4):956-967.

猜你喜欢
阿德福卡韦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耐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