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对策探讨

2018-05-18 11:22郭爱冰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教育对策小学德育

郭爱冰

【摘要】 城乡结合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德育教育方面出现缺失,在以分数论英雄的今天,学校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所忽略。家长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从小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小学德育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4-102-01

0

现象分析: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的占地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增。一些本属于农村的地方慢慢地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可是,人的思想还是处于比较单纯的状态,城市的信息量一下子充斥着,让人一下子接受不了。对信息的筛查还没有形成辨别真假的能力。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从小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城乡结合部德育教育现状

1.作为学生掌握知识,学会道理的第一场所——学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在以分数论英雄的今天,学校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所忽略。对学生从进校园到离开校园的行为教育没做到常抓常管。学校专门开设德育教育的课程不多,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课上走形式主义。认为德育课不用考试,可以随便应付了事。学校的不重视导致教师的不重视,从而让学生觉得德育课不重要。正如巴特尔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只有教师重视每一节的德育课,让孩子们在课上有所收获,我们的德育教育才不缺失。

2.家庭对德育的教育不到位。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拥有各类技能特长就是赢在起跑线上,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家长间相互攀比的也是孩子的成绩。因而,家长进行教育时只关注孩子的智育。家长每天只是要孩子学习,练习各种特长,却忽视了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忽视造成错失教育的良机。

3.社会对德育教育没形成良好的评判氛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网络、微信等传播媒体对不良现象过多的宣传,让学生对金钱、对权力、对色情有了深入的了解。例如因怕碰磁,不敢扶起晕倒的老人等这些不良现象信息的发放,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当遇到真事情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救死扶伤,而是到底救不救,要救还得先拍好照,找好证人。

二、改变德育现状的措施

当年“学雷锋,做好事”的口号已经远离我们了。什么坐火车做了一火车好事的事,在现代的社会叫“傻”。这一切都在暗示着我们的道德正在日惭缺失。没了正常道德品质的人能担当得起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吗!要改变人道德现状,要的是大家都重视起来,让正能量在社会中传播,让好人得到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常态发展。伏尔泰说过:“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1.改变德育教育在学校的地位。首先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从进入学校的第一步起,从校园的大环境到班级的小环境建设都营造出德育教育的氛围。从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到班级的班风都要有德育方面的展示。并让风气得到形成,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能让学生从小得到德育方面的熏陶。软件建设是改变人的思想,让德育教育成为考查学生素质的重要条件。加大德育课的课时量,让老师在德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到课课有内容,内容要充实。班级内形成德育评价机制,对正能量进行宣扬。校内利用让红领巾广播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校内利用广播进行好人好事发布。利用校会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对当下热门话题进行正确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媒体发布的信息,不会盲目地跟从和传播。

2.建立德育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德育享受制度。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赞赏的欲望。因此,班级内制定德育享受的评价机制,让正确的行为和舆论在班级内得到师生的认可和正面的回应,可以使每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快乐、幸福和满足,在精神上获得的享受。学生的正确感受有利用德育观的正确养成,从而能影响家长的德育评判观。家长也会在道德方面能从孩子身上得到教育,这样也能达到“小手牵大手”的教育功能。班级内利用德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个人正确的理想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引。

3.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完成德育教育的包围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不少的家长由于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缺乏关注和正确的指引,让不少的学生心理抗挫折的能力差,是非判断能力弱。

4.纯净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德育舆论。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信息的传递速度是惊人的,某些媒体为了争得点击量,对信息的真相还没清楚的情况下就发布出来,更有些是断章取义,让人对信息的理解造成个人情感上的偏差。因此,纯净社会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政府对发布虚假信息的媒体要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制裁和约束。

由于城乡结合部是一块比较敏感和复杂的地带,使得小学德育教育面临许多的困难。例如学校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方面的指引与家长、社会的指引或是评判不一致。让小学德育教育陷入尴尬的局面。双如师资力量的欠缺,阻碍德育教育的发展。下一代的德育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内容,要的是全社会的人员共同协作,让正确的德育观无死角地存在。

[ 参 考 文 献 ]

[1]明刚.教师如何立德树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J].2015.

[2]何立信.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中国校外教育[J].2015.

[3]林芳.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推动学校德育实施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

[4]缪瑞丽.浅谈小学德育管理.科学导报[J]..2015.

[5]韓伟东.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教育[J].2013.

[6]秦文娟.浅谈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策略.中国校外教育[J].2014.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教育对策小学德育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