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5-18 11:22骆锐
关键词:好奇心想象力创新能力

骆锐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和掌握知识形成过程和方法,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其想象和对问题的举一反三中去捕捉学生在学习中突发出来的灵感,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好奇心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4-118-01

0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立足新课标教学思想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结合小学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进行的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在培养创新意识的具体方法上没有通用的固定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设计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效果的检验与方法的改良,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与提高,才能将小学数学教育理论推向更高的层次,让小学数学教育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而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探究未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趋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学习的成功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是使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低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情感波动大,对任何感兴趣的事和物,都愿意试一试,探个究竟,但同时也容易造成失败,丧失兴趣。

二、引导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想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想象力的源泉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小学生从小要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了解,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多看科普类的文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才能尽情的畅游在自己的想象空间中,还可以通过将自己一时的想象写下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这样相信你的想象力一定能增强。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背后,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不容忽视,且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動的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逐渐朝着集中性思维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心理定势及消极性的心理暗示。

三、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尽量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而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四、教学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彻底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权威”,学生必须围绕着教师这个中心和权威转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师生间平等、轻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要“蹲下来看孩子”,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积极地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者”、“朋友”式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最可信赖的。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赞许的目光和专注的神情,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非常重视的,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叶伟强.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程,2017年05期.

猜你喜欢
好奇心想象力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