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语篇分析教学的调查报告

2018-05-18 11:22黄冬凡
关键词:语篇分析语篇

黄冬凡

【摘要】 传统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重点都落在词汇解析和语法讲解上。该教学模式不但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破坏了篇章的整体性。为了探讨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研究者借鉴语篇分析理论,提出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的观点,并以广东省汕头市某中学为例进行实验研究。

【关键词】 语篇 语篇分析 语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4-194-01

0

一、语篇与语篇分析

1.1 语篇的定义

McCarthy和Carter 认为语言和有效交流的基本单位是语篇。黄国文指出无论语篇具备怎样的形式,都必须在形式上有衔接有序、逻辑清晰,在意义上前后连贯,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虽然以上解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共同指出语篇是在真实语境下由真实的人所使用的真实的语言,在形式上它都是衔接的,意义上是连贯的。

1.2. 语篇分析概述

语篇分析,不少学者曾做过不同的定义和描述。如王宗言(1988)把语篇分析描述为关于口语和书面语句子如何组成更大意义单位(如段落,对话,会谈等)的研究。黄国文认为语篇分析是指对比句子/语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

综合以上内容对语篇分析的定义,本文从篇章的整体出发,采用语篇分析法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语篇教学方法的教学实验

2.1实验目的

检测语篇分析法在普通高中英语篇章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以及这一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效。

2.2实验对象

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是汕头市某中学高二(5)班和(6)班,其中高二(6)班为实验班,是研究者授课的班级,对照班为高二(5)班,由另一位老师授课。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实验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研究者采用自然实验法和对比法,历时一年。在每周教学活动中,研究者使用人教版新课标选修七、选修八中每一单元的阅读课文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以语篇分析为基础的阅读教学。对照班采用傳统的阅读教学,使用的教材,教学时间与实验班一样,但教学过程不同。在对照班中,仍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即词、句、语法分析。

2.3.2实验步骤

实验班:

(1)每单元在授课前,不要求学生进行知识性预习。

(2)授课时,授课老师可根据每篇文章突出的语篇特点,设计出适当的教案。

① 利用物品、图片、影音资料的展示,让学生热身。

② 根据文章的标题,预测课文的内容。

③ 快速浏览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同时划分段落并总结段落大意。

④ 分析语篇衔接手段,了解段落间的关系。

⑤ 讲解部分重要难懂词汇和用法,操练句型。

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个人复述、课堂辩论等课堂交际活动,加深对文章主题的认识。

⑦ 教师与学生以共同探讨的方式,讨论文章的布局、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文体风格等,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⑧ 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各种练习,口笔头练习相结合。

(3)除在学校期间的正常教学时段外,教师每周布置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阅读文章供学生回家进行阅读训练。每周4篇文章,词汇总量控制在1500个词左右,生词量不超过5%;题目设置则覆盖词义猜测,评价鉴赏,逻辑推理,主旨大意和细节读取等类型。要求学生限时完成;

(4)教师在授课中,向学生输出一定的语篇知识,猜词技巧,和写作技巧。

对照班:

(1)授课前,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课前知识性预习。

(2)授课教师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其教学方法和步骤一般为:

① 授课前,先讲对生词进行讲解和传统操练。

② 授课时,精读原文,并对文章所进行详细讲解和操练,同时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3)除在学校期间的正常上课时段外,学生需每周完成与实验班相同阅读理解文章的练习,但不需限时。

(4)授课过程中,侧重语言点的讲解和语法的使用。

2.3.3 检验教学效果的指标

事实上,学生阅读目的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文章并同时获取有用信息。若要检验语篇教学后的效果,则可看学生能否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检测的指标则为:猜词能力、段落理解能力、理解准确率和阅读速度。

2.4 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对学生进行了后测,测试题涉及词义猜测,评价鉴赏,逻辑推理,主旨大意和细节读取等方面。

在不同类型题的得分上,比如主旨大意题,实验班的学生答题正确率在后测中增加了28%,而对照班只有5%。评价鉴赏题,实验班的学生答题正确率由前测的24.6%提高到65.6%,增加40%,对照班只增加了28%。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学生在接受为期一年的语篇阅读教学后,无论在阅读理解水平,还是阅读速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高。本实验证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采用语篇教学,有助于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篇分析教学已经被许多中学英语教师用于课堂教学并初见成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有较大的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McCarthy. M.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McCarthy, Carter.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3]Nunan, David. Introducing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 Penguin, 1999.

[4]程晓棠,王琦. 从小句关系看学生英语作文的连贯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5]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尚新平,乔风杰.高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实验成果报告[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6).

[7]朱晓燕.外语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实际操作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考英语语篇及作文专项训练(四)
基于语篇分析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