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主问题”辅助学生有效阅读

2018-05-18 11:22梅玲
关键词:主问题有效阅读辅助

梅玲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炼的问题指引、激发学生思维,推进课堂教学内容,促使教学目标的完成,确保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师生围绕设计的“主问题”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在反复尝试体验中掌握阅读方法,增强分析能力,完成阅读练习任务,享受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对一篇文章的“主问题”的精心设计,可以起到提携全篇的作用,可以为语文课堂的有效阅读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主问题 辅助 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4-197-01

0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师生进行课堂信息传递交流、老师进行教学调控的主要方法。“主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精心设计“主问题”呢?我和一些教育名家交流的结果是,要辅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问题集中进行讨论探究。如胡明道老师执教的《最后一片叶子》教学片断:

师:最后一片叶子的独特魅力在哪里?说一说,我们大家为什么被感动了?

屏显:我们被他(她)感动了,

因为:

我们看见他(她)在——————

我们听见他(她)在——————

我们猜想他(她)在——————

师:感动我们的地方在哪里?

生:在文本。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代表自己的学习小组来谈谈,看看哪组发言最精彩!

生:我被感动了,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意的谎言。

生:我终于懂了谎言也有美丽的。

生:我被最后一片叶子感动了,它展示了人类这种高级动物独特的情感魅力!

生:是人与人之间的伟大的爱。

生:是一种人性的光辉。

此片断教学中,胡老师精心设计“感动我们在哪里”这一主问题,激活、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认知的冲突。教师因势利导,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增强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此我们发现,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就是把文章重点或深刻的内容以一个或几个主要问题的设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其成为贯穿语文教学的主线,使学生能够准确而又深刻地去理解课文内容。针对不同的文章,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应采用不同的策略,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去有效的解决。

一、紧扣文题,巧设问题

根据阅读文章的标题来设计主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领学生以问促思,以问促读,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如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可以从标题的内涵解读入手,从选读不同的重音来读入手,指引学生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对这一问题的解读,会使学生明白“问题”的指向——作者在夜晚去承天寺找张怀民赏月下美景。同时在探究中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和张怀民的不幸遭遇,学习他们这种豁达的胸襟,借机培养学生生活中的抗挫能力,最后使學生领略他们夜游的美丽和文本思想的魅力!

二、巧用重点句,妙设问题

阅读教材中的“重点句”、“关键句”都是阅读教学中的难得、宝贵的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适时的抛出这些句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思考,可以有效减少阅读教学中盲目、无效的质疑,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效果。如教学《故乡》即将结束时,我出示最后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要求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积累,他们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有结合当时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发言的,有结合作者颠沛流离生活背景来谈的,有结合文本内容寄予“我”生活期望而谈的,还有结合当今社会现实生活谈自己生活中如何坚守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课堂上,大家争相发言,兴趣盎然!

三、活用重点段,精设问题

阅读教学中,尤其是说明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先理清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阅读内容的能力。如教学《落日的幻觉》一课时,我设计了“主问题”,让学生通过完成课文后图表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教学中,我适时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是不可以颠倒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是不是孤立存在的?文章中的第三节是不是多余的?”学生们很快总结出:第三节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就理清了这一节在全文的重要意义。

四、纵观全局,简设问题

语文课堂在教学任务结束前,学生对“主问题”的思考,能再次加深学生对全篇文章的深刻理解,在文本的联系关节点有针对性的去设计问题,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在回顾文章脉络的同时,真正梳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如教学《海燕》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只海燕”的句式说一句话。设计此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很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在更高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理清“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所展现的伟大精神,结合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明确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总之,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意在用少而精的问题激活课堂学习情趣,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盲目性、无效性,“主问题”的科学设计会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使教学的目标指向性更明确,阅读教学效果更有效。

[ 参 考 文 献 ]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李德成.《阅读辞典》.

[3]钟启全,崔允郭,张华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主问题有效阅读辅助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