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5-18 11:39何丽芳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气候思维能力分析

何丽芳

摘 要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也不在于区域记忆性的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基本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地理学科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综合性、区域性,由此而来的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笔者运用教学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 地理教学;綜合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29-01

一、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一)综合思维是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

全国课标专家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只有具备综合思维能力,才能充分掌握和理解地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地理学科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基础性、实用性等特点,在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具备一定优势。地理知识涵盖内容广阔,联系渠道广泛,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综合,在适应解决应用性和能力型的命题设计中,具有潜在功能;在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都离不开有关的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对生产、生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联系,这是当前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所以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利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综合的可能;通过综合,才能将分析的结果上升为事物的整体概念,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对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举例,要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综合,由因导果、由果溯因。如北美气候类型教学,根据课本文字和地图材料,提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分别通过北美洲什么地方?北美在五带中主要位于哪个带、以什么气候类型分布为主?热带雨林、萨瓦纳气候分布在何处?40°N—60°N地区属于什么风带、什么洋流流经大陆西岸、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该地区属何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没有西欧广阔?这样对地理综合体各方面进行剖析,认清各部门的特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对该地区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获得正确、完整的认识。

(二)帮助学生充分运用地图的学习能力

高中生能否有效的学习好地理这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于地图的熟悉程度。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环境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对于地图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要以地图为基础,通过对地图的有效讲解,从而把相关的地理知识延伸到地图当中。此外地理教师还要善于积极引导学生判读以及分析各种地理图表的信息的能力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取图表的能力以及绘制地图的能力。如以同一纬度不同地区作比较,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阅读各专题地图,进行以下思维活动:赤道、南回归线、南纬40°纬线通过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各处在什么气压带风带?沿海有哪些洋流?海陆位置、地形及洋流对气候有何影响?各大陆分别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哪些反映出地带性分布、哪些属于非地带性?最后得出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气候的主要特征。学生从这类具体事例中受到思想启迪,激发出思维的创造性。

(三)指导学生构建主干知识的学习体系

地理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完善地理教学的知识体系内容。坚持对当前的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及综合分析,坚持地理知识要源于教材,并且高于教材的核心理论。地理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研究从而理清整个地理知识的主线,并且将相关的基本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概括。教师要善于抓住地理知识的主干内容,在立足于主干的基础上,对相关的零散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坚持以地理学科内在的联系入手,以人地关系为教学主线,科学合理的分析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一套相对较为严密的地理知识框架。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可以从全球的十一种代表性气候类型出发,让学生对这些不同气候类型之间的相同点和异同点进行分析,然后归纳辨别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如学生可以从热带、温带、寒带出发,分析不同气候之间“型”的差别,此外还可以从降水变化规律出发,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了地理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学生可以从地理知识的表象中跳脱出来,更加深层次、全面地认识地理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5):29-34.

[2]周彬.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聊城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气候思维能力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