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8-05-18 11:39韦靖斯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数学学习初中教学

韦靖斯

摘 要 在教學过程中,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优势,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从生活情感中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潜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适合个体的正确学习方法,为日后数学学科的教与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教学;数学学习;兴趣;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001-01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的课标从教育观念和内容、教育方法和学习模式、评价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只有学习、感受、思考、研究、探索、创新,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探究和教学后的反思,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以共商榷。

一、激发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益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虽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一旦遇到较为抽象的理性知识时,很快就失去学习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趣教,激发兴趣。趣味能使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优势的兴奋中心,使人的精神和思维进入佳境,考虑到学生所固有的好奇心,争胜心,正确剖析数学问题中的趣因子,来领悟数学知识的美妙,激发学生的情趣;如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未知数的设法,相等关系的确定会困扰学生的正确思维,使学生感到困难。此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选择贴近生活且学生较熟悉且有趣的事例,设置问题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注重问题的“新”、“活”之处,分析问题力求有新意,解决问题做到思路新颖,方法灵活,标新立异,使教学课堂充满趣味性,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启心窍。求知是辛苦的,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必须启发学生“好之”、“乐之”,促使学生萌发对数学的热爱感情,继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乐中求知。

二、创设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依据这一原则对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十一章中《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进行了如下设计:做一做

上课后让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三角形,在三个顶点标上字母A、B、C,然后请同学们思考怎样得到角A的平分线。

探索发现问题:各小组经过讨论后,得到了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和将角A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得到角的平分线的两种方法。推翻了我想让同学们得出用度量法平分一个角的单一想法,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感知兴趣。这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切身体验的结果,我们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激励他们敢于探索的精神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潜能。

三、情感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施情感激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有意识地控制教学环节的操作过程,是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学习、生活和认识数学科学知识,最后形成自己对学科独特的感情和理性情感,激励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出民主的教学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心态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学习,倡导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注重差异,满足学生的个体不同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与时俱进,现代教学手段走进传统教学课堂

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

六、结束语

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学习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还是要在情感上认同,大胆祛除传统模式化教学的束缚,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将其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地摸索、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海琴.合作探究——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举措研究[J].考试周刊,2018(11):94.

[2]王洪波.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标下整体性教学理念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98.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数学学习初中教学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