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教学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研究

2018-05-18 11:39郭洪恩徐卫锋伊全胜苏越范娟娟刘银平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教学法

郭洪恩 徐卫锋 伊全胜 苏越 范娟娟 刘银平

摘 要 当今社会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元素质人才,我们运用“361”教学法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做到;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围绕目标,大胆实践;深入研究,专业发展。这样,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得到较好转变。

关键词 “361”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52-0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深重,穿新鞋走老路。学生说;“老师讲课时,把需要背的给学生们几分钟时间会背,然后再往下讲”这暴露出学生只阅读不思考“单打一”,研究性学习能力差。学生学习状况与新课改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教师用新课改理念,统领课堂,满足学生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教师运用“361”教学法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生成新的问题,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从自身生活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发现、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对一线教师共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情况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实施新课改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361”教学法进行深入实践研究,这里的“3”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三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6”即每一步进行六个环节,“1”即学生通过以上步骤、环节的研究性学习,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背后的情景、隐藏的画面,能想象出来,这样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

三、研究过程

(一)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运用文献、调查等研究法,以党的教育方针、新课改理论,为研究理论依据。用新课改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找到新课改的实质性东西。就像朱幕鞠《走进新课程》中解释: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为此,我们总结出“361”教学法,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解答不了,老师就要讲深,讲透,凸显学生个性。

(二)围绕目标,大胆实践。我们用新课改理论指导教学研究实践,围绕研究目标,内容,课堂上运用“361”教学法进行实践。其中的3即:第一,教师指导学生从阅读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中,發现问题、提出问题,搜集资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反思六个环节。就是把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结论。第二,教师指导学生从自身周围学习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反思六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上下功夫,如“班内垃圾”问题,形成小课题,进行研究。看到“餐厅内丢弃的食品问题”“班内学困生问题”等小课题,此阶段教师指导学生由“问题”到“小课题”研究意思。第三,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中选择课题研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如“中东地区冲突原因的探究,研究课题,指导学生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收集资料;中东地区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奇缺的水资源,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激烈宗教冲突等原因有关。此阶段教师指导学生类似科学研究那样。

通过实践,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深入研究,专业发展。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课题组采用合作交流,校内与外校教师利用网络等资源,构建课题研究平台,实现研究内容,结果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提高,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发展,使“361”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研究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开始转向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知识。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发展。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同时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

(三)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健康稳步的发展。新课改成就了我们学校,我们学校人人积极研究课堂教学,精心打造课改名校,吸引我县多处学校来参观、交流。促进了学校健康稳步的发展。

五、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对研究性学习的深度还不够。我们的课堂变教学,还大量存在机械灌输知识现象。

(二)对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认识往往更多地关注表面的形式,尚需进一步提高。

(三)评价考核机制对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影响。目前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方式单一,家长对课程改革不认可。

(四)教师的研究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对学生的好奇心、求职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尚有薄弱环节。

(六)教师建立教育教学的大数据库,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