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有效策略

2018-05-18 11:39石克飞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壮族进校园民族

摘 要 目前,多数省市都在倡导和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这对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为例,探索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民族文化进校园;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218-01

马山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马山县许多具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和非遗文化面临着失传和消亡。因此,马山县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使民族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以此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发展和繁荣。

一、构建多方协作的联动管理机制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关怀,民族文化进校园也应该由政府、学校、社区三方合力、各司其责、共同构建多方协作的联动管理机制。

马山市政府作为文化进校园的发起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它应该充分发挥其领导、控制和协调功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与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而经济是该项目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的财政支出。其次,政府应强化对“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的有效监督,督促马山县所有学校将“民族文化进校园”落实到位,保证该活动在马山县全面顺利开展。此外,政府应加强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良性功能,宣传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作用,讓民众意识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自愿担任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而学校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传承社会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上级政府的任务,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比如开发壮族丝弦戏、壮族刺绣、马山扁担舞等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举办“壮族剪刀歌大赛”、“马山三声部音乐会”“壮族刺绣大赛”等一系列饶有特色的活动。

社区是社会与国家的接口,社区中的每个个体应该积极担当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弘扬贡献力量。社区学校也可以调动社区中的每一位成员,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可以结合节日、因地制宜举办社区壮族会鼓、踩花灯或壮族打扁担等活动。同时,可以在社区中选派精通壮族会鼓、踩花灯或壮族打扁担的社区成员去当地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把优秀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带进校园,传承给青少年。

二、建设民族文化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民族文化教学的行为主体,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关键力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教育教学的系统知识和娴熟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有效提升教师传承民族文化的专业性,必须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首先,学校应组织教师去高校学习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当地民族文化的精华,使其产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高校教师应走进学校,为中小学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教授,提升学校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此外,学校可以从地方选派专业民族文化传承者,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让教师能够真正掌握民族文化的精髓。综上,只有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专业素养,才能真正使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完善民族文化的评价机制

要想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真正得到重视,就必须把民族文化作为一项考核加入到学校的评价体系之中。诸如马山三声部歌、壮族丝弦戏、壮族剪刀歌和壮族会鼓可成为音乐课的考试项目,考试可以以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壮族扁担舞和踩灯舞可成为体育考试项目,考试主要以实操为主。并且学校应把这些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小升初和高考的重要参考,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自愿学习和传承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

此外,还需加强对课程评价的管理。在明确“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办学方针的基础下,制定课程评价标准和大纲,加强对教师培训,教学内容的筛选,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才能得以长效稳定地发展。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路径,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只有全民参与,民族文化之花才能绽放于祖国山河大地。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8年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C类课题《农村学校教育中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研究——以马山县民族文化进校园为例》(编号:2018C663)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邱开金.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2).

[2]王培.贵州省榕江县“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石克飞(1982-),男,壮族,广西马山县,大学本科,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壮族进校园民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我想
《Cat’s book》
MINORITY REPORT
经典彩调进校园
壮族迎客歌
舞龙舞狮进校园
壮族山歌
优秀剧目进校园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