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科研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8-05-19 09:31姜茜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摘要】产教融合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在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作为高校职能的三驾马车之一,同样也应适应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结合校企合作发挥职业教育科研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科研工作,引进或建设先进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对高职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科研管理 横向课题 科研信息系统

【基金项目】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编号:Y20163636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01-02

1.引言

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动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产教融合集教育教学、素质养成、技能训练、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于一体[1],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从文件中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人才模式不能完全学习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而应该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其中就包括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特别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体现出企业特性,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的问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任,但实际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学院领导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导致科研能力水平与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科研经费的投入量、科研成果数量及科研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

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科研管理的对策

3.1高职科研要做,而且要做出特色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一样,同样完成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对高职科研工作不能不重视,不能以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为借口而不把科研工作放在主体位置,反之要能意识到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做好了可以让教学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高职的教学改革的科研工作一定要重视,一项好的教学改革的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水平。另一方面,高职的科研工作应该更加接地气,主要以解决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的具体问题[2],如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问题等。总结来说,高职科研工作定位要现实,以一些基础理论为基础来解决实际问题,与本科院校形成错位,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3.2高职科研工作全过程管理

高职科研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课题研究过程包括申报、立项评审、应用推广、结项等一系列工作。同样,高职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对科研课题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现在很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只注重申报、立项评审和结项评审,而忽视了应用推广管理。高职科研的应用推广主要指将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过程中来解决实际的生产管理中的問题。科研成果推广管理要从推广计划、推广、总结、修改等几个方面进行过程管理[3],高职院校主管科研工作的部门也要参与推广过程,将应用推广的效果作为评价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作为结项评审的重要依据。

3.3纵向与横向的选择问题

高职院校的科研课题包括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4],纵向课题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确立了一些研究项目或让研究者自主要某研究范围内确立研究主题,课题是否立项及结题都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决定,例如,浙江省教育厅会组织教学改革、课堂改革等课题就属于纵向研究课题。横向课题多指校企合作框架下,学校组织科研力量攻关企业的生产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作为受益方,企业通常会下拨科研经费来支持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高职院校由于受本科院校的影响,只注重纵向课题的研究,把高职的职业特性没有体现出来,这也就相当于用自己的短处与本科学校的长处去竞争,一般情况下,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多从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出发,与企业深度融合,多做横向科研课研究,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与本科院校在科研上形成错位发展。同时,作为高职科研管理部门要大力提倡和引发学院的科研力量往横向课题上靠拢,要出台管理办法,突出横向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加大横向课题的奖励程度,在教师职称评审上要让横向科研题与纵向科研课题等同认定等,最后科研管理部门还要与高职学院的产学合作部门一起完成横向课题的全过程管理,提高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水平。

3.4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还指出,要提高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1]。现在很多高校内部都建设有高速的校园网络,为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些有基础的高职院校还在校园网络上架设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完成科研的立项申报、结题评审等工作。这类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仿照本科院校的做法,注重纵向科研的管理,业务流程上很难将横向科研课题纳入到系统管理之中。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可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构建一套多用户多角色的科研管理业务平台,让学校老师学生、企业工程师及社会专家都能参与进来的信息系统。

横向科研课管理云平台采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建立或以高职学院科研管理部门来建立,信息平台采用当前比较先进的云计算技术[5],为高职院校、企业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在该平台上,企业用户可以发布横向课题需求,高校教师或学生承接用户发布的需求,并在平台上签立合同并对合同进行过程管理。承接课题的老师或学生与企业协商后在平台上进行课题申报,科研管理用户组织专家用户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同时解决是否立项为院级的横向科研课题。若课题被立项,则科研管理用户组织课题负责人及企业用户对课题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研究中期检查汇报、推广应用过程管理及课题结题管理。在经费使用管理中,要求企业将研究的经费一次性打入到学院财务账户中并建立电子经费卡,项目负责人在报销中,须企业、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签字确认,确保课题经费正常支出。横向科研课题管理云平台要与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或企业研究中心系统兼容,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

3.5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数量和水平

由于高职院校领导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視,导致对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岗位数配置及人员素质都偏低,具体表现在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只对纵向科研课题政策熟悉了解,不能很好的开拓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领域[6],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横向科研管理政策了解不多。第二方面表现为科研部门人员配置不够。很多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只有1-2人是专职的,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将科研部门与教务或产学合署,这样就导致科研管理部门不能发展壮大,不利于培养科研管理人员。第三方面,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不高,这些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眼光不够远,平时只简单处理科研课题通知公告的发布、课题材料的整理及报送等工作,对广大师生科研需求服务不到位。建议在校企融合的高职教育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增加科研管理人员的人数,多引进一些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要与企业多联系,建立融洽的校企合作关系,多引进企业的一些技术攻关项目,并及时向院校师生发布企业里技术研究课题需求。高职院校还应多组织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到校外学习,参加高水平的会议,以期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4.总结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水平也在飞速提升,我们新时代的高职教育的工作者,理应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理念上也要与时俱进。作为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要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优势,把科研工作主要方向从纵向科研转到横向科研中来,同时要对传统的科研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并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服务好广大师生对科研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

_8901.htm

[2]张庆堂,朱征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6年11月:45-48.

[3]仪淑丽.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78-80.

[4]蓝洁.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科研管理情境探微[J].职教论坛,2012年4月:33-35.

[5]骆正茂.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年3月:59-63.

[6]徐元俊.试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J].职教论坛,2004(12下):24-25.

作者简介:

姜茜(198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职科研管理。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