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2018-05-21 04:34郑谢臣
经营者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传统文化管理

郑谢臣

摘 要 传统文化之中很多精华都和中小企业管理需求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我国人民对传统文化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企业管理之中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小企业 管理

一、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文化理念系统

在企业价值观之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理念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原则能够促使中小企业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如何为员工创造最大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原则使中小企业形成战略眼光、全局眼光和长远眼光,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作为愿景。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坚持刚柔并济原则,一方面保障企业自身、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则要对其进行约束和限制,预防员工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当今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新月异,中小企业将自身培养成为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型组织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企业内部学习氛围,使企业能够紧跟竞争者和市场的变化,为企业的持久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型组织更多的是一种企业文化,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模式,代表的是中小企业与时俱进、开放进取的经营态度。

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小企业可以借鉴这种儒家思想,在企业内部树立修身、齐家、建功、立业的管理观念。这样的企业文化形成之后,企业员工将会自动自觉地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并加强道德理念,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激励员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中小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学习课堂,适时地宣传企业自身的文化、愿景、使命、制度和技术知识,将企业战略愿景和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在一起,并为员工建立一个相互交流、增进情感的沟通平台,在无形之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制定体现企业文化的规章制度

儒家思想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坚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以企业在用人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应聘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考察其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和应聘动机,选择那些在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契合的员工,让员工在入职的时候就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做人道理,从一开始就拒绝那些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人。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员工大多秉承这样的意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力资源管理者也仅以学历作为用人的唯一标准。中小企业要给员工自我展示的機会和职业晋升的空间,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在企业内部找到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形成坚持不懈的动力。企业可以从完善自身激励机制着手,从被动管理的局面中挣脱出来,进行积极主动的管理。传统中小企业的管理大多采取硬性管理,而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管理应当采取软硬兼施的管理模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获得发挥自身潜力和能力的机会,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小企业还要关注员工的心态,注重对员工责任感的培训,为员工提供管理和培训的机会,使员工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

三、构筑基于企业文化的激励约束体系

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中小企业内部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方式,即像制定菜单一样制定不同的激励方式和约束方式,这样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绩效激励约束方式,并和相应的奖惩结构融合在一起。针对性的绩效激励约束方式能够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自觉接受企业制度的约束。

中小企业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针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那些为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并让失职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处罚,做到考核公正、赏罚分明。如果一个团队能够超量或者及时地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那么企业就可以将超出部分的净利润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团队;而超额完成任务部分还可以进行阶梯等级激励机制,超出利润部分越多就能够得到越多的利润分成。没有完成既定任务的团队,企业则要给予其一定的处罚,通过扣除奖金和减少带薪休假机会的形式对其进行惩戒,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未及时完成任务的原因,为今后减少出现同样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基于企业文化的绩效评价

中小企业如果依然采取定岗定工资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价,那么将和时代发展需求相背离,也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团队合作、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定岗定工资的绩效评价方式很容易在员工内部激发推诿、懈怠问题,难以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和科学的评价。

首先,要采取量化绩效管理方式。对于岗位性质相同的员工,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规范、标准和统一,对于那些岗位性质不同的员工则要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使员工能够获得自身绩效的客观评价。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要尽最大可能地做到量化,要真实准确地记录每一个员工的实际工作量,将绩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个人对企业的贡献程度联系在一起。

其次,对中小企业员工的考核,一方面要从其业绩出发,另一方面则要从员工的德、勤、能、绩表现出发,使员工能够得到全面考核,突破传统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绩效考核方式,形成“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奖金”的考核方式。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资水平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品质、能力和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为中山市大亮彩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孙浩然.《老子》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83-86.

[2] 刘燕,方环非.《老子》管理思想探微[J].人才开发,2009(01):8-10.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传统文化管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