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杭州电商设计跨界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8-05-22 03:50陆丽芳
计算机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分跨界设计师

陆丽芳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消费在我国消费品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明显,浙江省“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要大力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传统电商行业和跨境电商都处于高速增长期。电商行业在大数据、O2O、移动化与社交化、个性化与定制化、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发展特征,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电商行业具有显著的跨界融合特征[1]。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设计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创新特质的要求日益加强,电商设计岗位的性质和职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商行业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

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的电商设计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电商企业对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如何改革现有电商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016年设计师大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培养的服务于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比例非常高,占43.22%。但高校现有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缺乏互联网时代特征,跨界复合型设计人才严重短缺。

从国内情况看,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共识,并正处于不断推进和尝试之中。国家多次大规模对学科专业调整,以“宽窄结合、以宽为主”和“宽专业、窄方向”为原则,为促进专业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高校可自行设置非国家控制的专业方向,这为高职院校根据办学需要,合理、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了基本保障[2]。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备了跨学科合作的基础,但专业之间仍有壁垒,大部分专业还仅限于本学科范围内的拓宽,在跨学科合作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跨学科设计人才培养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之一。

1 电商行业对设计师岗位能力的调研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的电商设计企业受访企业力求少而精,均选择杭州市电商行业相对具有影响力和普遍性的企业作为调研样本,其中有大型的电商企业、中型的电商设计外包企业,以及小型的电商设计公司等。实地调研时面谈对象主要是决策高层领导、人事部门领导、设计总监、设计主管和一线岗位设计师。通过调研,了解现阶段电商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用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企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同时了解他们对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建议。

1.1 电商设计师跨界职业能力模型分析

电商设计师一般服务于店铺、电商平台、企业的电商设计部门、电商品牌策划公司或外包设计公司等。一个电商平台包含上十万家店铺,所以服务于店铺的电商设计师是最多的。电商平台中的店铺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都表示希望电商设计师能独自承担更多的工作。

据统计,跨界电商设计师的专业背景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主要包括设计、艺术类、计算机、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等[3]。所以跨界电商设计人才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培养。电商设计师设计的结果面向的是消费者,注重用户体验,以卖为最终目的,通过设计提升购物体验,有意识地引导用户点击。所以电商设计师除了会设计软件(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等)以外,最好还要懂运营、策划、文案创意、市场营销、用户心理和交互等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师会用到很多产品图,所以最好有一些摄影基础,了解和掌握摄影中的光圈,曝光,焦距等方面的知识,这样能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对电商产品素材进行光影方面的修图处理。电商设计师跨界职业能力模型分析如图1所示。

1.2 电商设计师跨界素养能力模型分析

对于跨界电商来说,设计师还需要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电商行业创新发展,更要能适应多语言的交易平台。跨境电商面对的是来自全球的顾客,语言、教育、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消费环境、消费心理等等都不相同。这就要求跨境电商从业者具备更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图1 电商设计师跨界职业能力模型图

为了保证设计师工作的核心竞争力,跨界电商设计师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之外,还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方面的能力。

调研中发现,企业对跨界电商设计师的沟通能力要求普遍最高,占63.4%,需求理解能力的要求占第二,占60.1%,团队合作能力42.5%,逻辑分析能力37.7%,用户体验研究能力34.9%等。大部分电商企业还看重创造力、设计表达、数据分析、行业分析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外国文化、外语和抗压能力等等。电商设计师跨界素养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电商设计师跨界素养能力模型图

2 电商设计跨界人才培养策略

2.1 打破专业壁垒,形成跨界人才培养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的多变性,电商领域已经融入一些跨界新技术和新动态,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需求,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应打破自身专业壁垒,整合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软件技术、应用英语、等多个电商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在主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专业的课程模块,允许不同专业之间学分互认,实现不同专业之间合中存异、异中求合的开放式教学[4]。提倡“兴趣为大、专业为重、鼓励适度跨界、视野重于专长。”通过联合教学培养出宽口径、精专业的学生。

2.2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交叉学科的课程

培养应用复合型跨界电商设计人才,需要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根据前面分析的电商设计师跨界职业能力和素养能力模型,对于电商设计这一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整合课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整合交叉学科的课程,研究新课程,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可行之路。为了解决课程的系统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可以考虑以课程模块为基本选择单位。通常课程有多种组合形式,小到以一门课为单位,大到以一个专业课程体系或者一个专业方向课程群为单位。由各专业设计提供一批附有类别属性、级别难度系数与选学要求的课程模块。跨界职业人才的培养在于学校教育需设置跨专业的教育形式,侧重于综合素养适应社会需求,淡化专业限制,允许一部分学生交叉选择不同专业的课程模块来完成学业。不同类别和级别的课程模块学分完成情况将作为学生毕业的基准。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选择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让允许不同专业之间学分互认,实现不同专业之间合中存异、异中求合的开放式教学。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电商设计师方向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等几大部分,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表

电商设计方向学生需获得124.5个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74学分(公共基础课程22.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8.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3学分)、选修课50.5学分,同时,职业素质得分达10分以上,体育测试达标在50分以上。

2.3 整合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

互联网背景下电商行业发展变化快速,跨界学科师资队伍短缺,现有的师资队伍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但缺乏学科的跨界融合,缺少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新技术和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手段,只适合传统人才的培养,专业教师需要不停的学习才能保证与时俱进,但高职院校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和党务工作等等,师资力量紧缺,真正能做到全脱产去企业挂职实践的时间有限,教师充电学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市场上,教师很难找到与电商设计真实项目相关或匹配的教学资料,现有的大部分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充分利用各个学院相关专业的师资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有效的互认互聘,可以缓解师资队伍短缺和跨界融合不够的问题。

2.4 制定相应的管理配套措施

跨界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企业、学校和专业四方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完成。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配套措施,形成一个有利于跨学科合作的教育管理机制[5]。跨学科合作涉及多个院系,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数以院系为实体单位,因此要对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学生管理等很多方面都要有配套的改革措施,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例如,教师跨院系教学问题就需要制度上的推动。

3 结束语

通过跨界复合型模式培养的电商设计人才,更具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在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前提下,还能满足电商平台的个性化需求,能综合运用运营、策划心理学和交互知识,设计出更符合用户心理的页面效果,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进而达到活动宣传和产品推广的目的,对品牌的建设和产品销售都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商企业表示,电商企业正在呈快速增长趋势,未来几年里,跨界电商设计师将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叶桂芹,李红宇,张良平.借鉴国外跨学科合作经验促进我国高校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31-33

[2]许永,魏葳.数字媒体艺术“跨界”人才培养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9:25-26

[3]邹金利.媒介融合背景下跨界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6.4:88-89

[4]许海.跨界设计视域下高职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6.11:339-340

[5]弗朗斯·约翰松著,刘尔铎,杨小庄译.关第奇效应[M].商务印书馆,2010:20-25

猜你喜欢
学分跨界设计师
跨界
跨界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推荐一个设计师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