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汉旺能否涅槃?

2018-05-22 04:09郑嘉璐
南风窗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园企业

郑嘉璐

傍晚五点钟,领着六七个八九岁的孩子,谢婷回来了。路上,一个男孩子不停揪她的辫子,她又气又急,却拿他没办法。

谢婷今年25岁,是四川绵竹县汉旺镇人。因为要照顾不满一岁的女儿,她不能离家打工,就在镇上找了份工作,辅导小学生写作业。

这一天是2018年5月10日,离大地震十周年还有两天。走在汉旺镇街頭,谢婷已经找不出一丝地震的痕迹:菜市场上,提着青菜的老人缓缓踱着步;茶馆里,搓麻将的爆发出一阵阵喧闹;孩子们从学校涌出来,在路上追逐着。在汉旺,人们的生活已经归于平静。

汉旺镇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距成都105公里,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屯兵复兴而得名。上世纪60年代,中国采取“三线建设”战略,军工企业东方汽轮机厂落户汉旺。企业带来了人气,人气拉动着经济,震前的汉旺商业繁荣,有“小成都”、“金三角”等名号。

不幸的是,汉旺老镇正处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十年前的那场灾难,汉旺有4857人遇难,经济损失近400亿元。单从经济损失来看,汉旺一个镇比北川、汶川整个县的损失还大。

十年过去了,曾经繁华的汉旺镇涅槃重生了么?

“小成都”

地震来临的那天中午,刘华蓉和朋友在山上吃午饭。地动山摇时,她们一行三人正走在下山的路上。刘华蓉1980年嫁来汉旺,在这里生活了快30年。这一天,她眼看着熟悉的汉旺镇消失了,消失在一片黄褐色的烟尘之中。

在这片烟尘里,老彭奋力从一片废墟中爬出来。前一秒,他还在二楼的家中喝茶,等他反应过来,一楼已经完全垮塌,他直直的下坠了一层,感觉就像“坐电梯”。整个镇子被尘土笼罩,人们如同一个个兵马俑,满身尘土,失魂落魄。站在废墟上,看着混乱的汉旺,老彭心想,完了,“小成都”再也没有了。

“小成都”、“不夜城”都是汉旺的别称。地震前,汉旺镇区有六万多常住人口,十几家歌厅、舞厅,几十家麻将馆,上百家饭店,一家三星级宾馆。回忆起往日的繁华,老汉旺人无不唏嘘:那时,做什么生意都赚钱,卖小菜、开三轮也能一天挣一两百;为了不排队,下午四点就得预定吃晚饭的地方;凌晨两三点,啤酒摊和歌厅依然火爆。

汉旺如此兴旺,东方汽轮机厂的作用最大。东汽厂是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也是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汉旺镇其实是它的后勤基地。仅东汽一家,就养活了近两万名员工,它的几十家配套企业,更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除了东汽,当时的汉旺还有清平磷矿、水泥厂、化工厂等十几家大企业,它们将五六万青壮年劳动力聚拢在汉旺镇上,庞大的消费需求催生出川北最繁华的小镇。

刘华蓉当时是镇保险公司的经理,工作之外,她和丈夫经营着一家歌厅、一家游戏机厅。每到东汽厂的下班时间,她的两家门市就会被年轻的工人占满。刘华蓉每个月能挣上万元,这在偏僻的川北小镇是很可观的数字。她盖起了一栋600多平米的四层小楼,一楼作为门市,三楼自己住,另外两层卖了出去。在她居住的汉旺老街上,店面一家接着一家,家家生意红火,几千人拥挤在一起,热闹不分昼夜。

地震打破了喧嚣。企业集聚考虑的是汉旺隐蔽的地理位置,它紧邻龙门山,不易被敌方侦查;但汉旺却也恰好处在地震断裂带上,一旦发生地震,这里将遭受难以想象的冲击。2008年汶川大地震,汉旺距离震中仅30公里。密集的人口带来了密集的伤亡,汉旺镇有4857人遇难,仅那条并不算长的老街上,死难者就超过一千人。计算经济损失的话,汉旺一个镇比北川、汶川整个县的损失还要大。

“第二次地震”

地震造成的创伤,没有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

刘华蓉从废墟中找到丈夫的遗体时,已经是5月18号了。她家里的四层小楼完全垮塌,两家店面什么都没剩下。震后头几年,刘华蓉一直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与几个女青年合住。其实她可以住独立的板房,但她害怕一个人睡,因为地震时的情形总会一遍遍回放,让她失眠。保险公司要挨家挨户登记遇难学生的名册、发放保险金,刘华蓉每去一家就哭一家,那段时间她精疲力尽。

对他们来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是最重要的,本地人渴望的是就业机会,是人气,是像老汉旺那样,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老彭也说,地震后,人是一棵没有根的树,轻飘飘的,像灵魂出窍了。地震让汉旺失去了贫富的概念,几乎所有人都变得一无所有,但老彭不在乎:“失去的亲人、朋友太多了,生死都看开了,啥子都不怕,啥子都不想要了。”

亲朋的离世、财产的损失只是汉旺人最初的创伤,当时间慢慢流逝,他们发现,汉旺正在经历“第二次地震”—东汽厂搬走了。

东汽外迁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官方的解释是,汉旺位于地震断裂带上,地质运动多发,不适宜建设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民间流传着另一个版本,东汽厂在汉旺征地时,当地老百姓为了多拿征地款,百般阻挠,东汽的厂房总也盖不成。震后,东汽死伤惨重,便主动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东汽厂的外迁都是对汉旺经济的致命打击。它的整体搬离,带走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更带走了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原本人气十足的汉旺变得萧条、冷清。不仅如此,地震将龙门山中的矿产企业夷为平地,这些矿场受地质条件限制,震后迟迟不能复产,汉旺的经济雪上加霜。地震前的2007年,汉旺拥有企业154家,GDP高达37.9亿元,人均5.8万元;到2009年,汉旺镇的GDP缩减到11亿元,人均1.8万元,均不足震前的三分之一。

没有像样的产业,没有好的工作机会,就留不住人,这是汉旺人感受到的现实的落差感。汉旺的街头有两个特点:一是行人非常少,经常走几百米都遇不到一个人;二是遇到的人基本都是老人,几乎看不到年轻人。随着大量企业搬离、关闭,汉旺镇区的常住人口从震前的六万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两万人。给企业老板开车的朱兆军说,当地月收入很难超过两千,挣这点钱根本养不活自己,而外出打工能赚四五千甚至更多,所以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汉旺。

年轻人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都是消费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小孩,街边的生意自然不好做。张翠平是汉旺一家牛肉火锅店的店长,她的火锅店生意冷清,一天下来,只有三五桌客人,震前那种预定才有位置的盛况早已消失不见。这家火锅店开业一年多,还没有实现盈利,张翠平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在这条汉旺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一小半的店面大门紧锁,还有些贴出了“吉店转让”的告示。

对老彭来说,汉旺经济的变化体现在银行的数量上。地震前,汉旺有十几家银行,有的商业银行还要开两家支行才能满足汉旺人的需求。可现在,汉旺新镇只有四家小银行,来办业务的人还稀稀拉拉的。

汉旺老镇往南三公里,就是异址重建的新汉旺。这里有十几个小区,上百栋住宅楼。仅从外表看,汉旺新镇的发展并不差,笔直宽阔的马路,可供休闲的湿地公园,整齐有序的住宅楼,即便是东部沿海的一些乡镇,这些都很难实现。但本地人更愿意纵向比较,因为新老汉旺的反差太大了。对他们来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是最重要的,本地人渴望的是就业机会,是人气,是像老汉旺那样,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汉旺镇党委副书记王强告诉《南风窗》记者,镇政府不是没有努力为汉旺引进企业,但是汉旺的区位因素是招商引资的巨大阻碍。汉旺在地震带上,时常发生余震,为了保证建筑安全,企业在这里建厂房要多花很多钱,本来1千万的投资,在汉旺可能要花到1500万。不少企业来汉旺转一圈就走了,成本太高了。

交通也是汉旺的一大短板。汉旺位于四川盆地最北部,再往北就是绵延不绝的龙门山脉,汽车开到这里就到终点了。东汽厂在的时候,汉旺像个世外桃源,旱涝保收的军工企业养活了这个小镇,交通闭塞不影响汉旺的富足。但东汽一走,劣势马上显露出来,很少有企业愿意在死胡同里生存。

汉旺的涅槃

大地震中的死难者,大多埋葬在汉旺西面的一座小山上,当地人把它叫作“万人坑”。老吴就在离“万人坑”不远的山腰上居住,震后,他在“万人坑”卖香烛和鲜花过日子。老吴发现,过去十年里,扫墓的人群正发生着变化。最开始的几年,好多来祭奠的人瘫倒在“万人坑”上,哭得撕心裂肺,几个人都拉不走;这几年,更多的人选择带一束鲜花,默默在墓碑前站一会儿就离开。

随时间流逝,地震带来的创伤已经慢慢愈合,汉旺人的生活步入了正轨。老彭以前是个农民,重建汉旺时征用了他家的土地,他免费得了一套住房,又借钱买了辆面包车,在镇里搞运输。等他过了60岁,每个月能拿一千多元的社保。

随时间流逝,地震带来的创伤已经慢慢愈合,汉旺人的生活步入了正轨。

刘华蓉拿到了近四万元地震补偿,又从银行贷款三万多,从汉旺新镇买了套80平米的房子。三年前,59岁的刘华蓉离开了保险公司,在汉旺镇上盖了一家客栈。为了这栋三层小楼,她咬牙从银行贷了80多万,现在每个月要还6000多元的利息。

这家客栈有十五间客房,是汉旺镇仅有的两家宾馆之一。由于汉旺的房子大多只有80平米,外地的亲戚朋友来了,住宿是个大问题。刘华蓉看到了这个商机,所以决定开客栈。今年,她的生意还不错,每晚都能售出十多个房间。

最近,刘华蓉在联系镇上的小区,她想要长租几套房子,作为外地游客来汉旺度假用的民宿。镇上的很多人不理解她,汉旺不再是那个热闹的小镇了,谁还会来这里呢?刘华蓉不为所动,她要做更长远的打算:在绵竹所有的乡镇里,汉旺的道路、绿化都是最好的,这里风景好、空气清新,很适合度假和养老。公路通了以后,一定会有人到汉旺旅游。

她所说的公路是绵茂公路,这条路从汉旺出发,向北穿过龙门山,接通茂县。在2019年通车后,绵茂公路将结束德阳与阿坝相邻却不相通的历史。汉旺镇政府借此提出,要打造沿路经济带。王强说,绵茂公路通车以后,汉旺将摆脱“死胡同”的束缚,从德阳、绵阳去阿坝的人都要经过汉旺。他们希望依靠这条路,汉旺能成为游客和物流的集散地,成为藏区到汉区的枢纽。

除了交通的改进,汉旺镇还在继续尝试引进企业。九寨沟地震后,九寨沟地方政府有意专心发展旅游业,将辖区内的产业南迁至绵竹市的“九绵产业园”,这个园区就位于汉旺镇上。汉旺镇另一个产业园叫德阿产业园,由德阳与阿坝合办,阿坝是少数民族自治州,园内的企业能享受一些民族政策。

德阿产业园婉拒了《南风窗》记者的采访,他们的理由是,产业园还在试运行,还很不成熟,等有成果了再宣传。资料显示,德阿产业园2015年初就已落地汉旺,如果至今仍没有大的进展,也能看出汉旺吸引企业的难度之大。

在王强看来,绵茂公路和产业园区将在未来三五年里将汉旺的产业提升一个台阶。到时候,许多汉旺的年輕人就可以在家门口工作了。

规划总是美好的,但规划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谢婷还是想离开汉旺,出去打工。“现在孩子太小,我自己照看不了,等她大一点,我就带着她去绵竹。”谢婷说。

猜你喜欢
产业园企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企业
企业
企业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