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活出自我”导写

2018-05-23 11:51姜有荣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宅老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小猪在稀泥里打滚\不为讨人欢心\而改变自己的模样

鱼儿不羡慕兔子在岸上蹦跳\它只是喜欢水

大象也不想学鸟儿飞到树上\它有长长的鼻子\够得到天堂的树叶

——节选自海桑《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节选自海桑《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它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说的是小猪不为取悦别人而改变自己;第二句说的是鱼儿不因羡慕别人的优点而改变自己的喜好;第三句说的是大象不效仿别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

其实,万物都因着自然的规律,如此生长,如此存在。如果说万物是因自然法则如此,这“方式”是自然使然,无可更改,便安然地享受这自然而有序的“方式”。

而“自由自在”却是人类自我内心的外化,这里的方式指“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有的方式”,这“方式”,各有不同,各有其用,无论贫富,无论贵贱,独特而有价值,只要在这世间占着一份位置,接受自己,清楚地定位自我的价值,认清并发挥自己的本能和天赋,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绽放自己的价值和光彩,实现自我的价值,便都是一份自我独特的呈现。

这种方式不功利,不虚华,不因袭,不模仿,这种方式不受外物羁绊,不苛求,不艳羡,在自我的领域里,欣赏自我的价值,自得其乐,无所束缚地释放天性,世界因而丰富精彩。

[记叙文]

鐵匠老刘

文/薛启轩

老刘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到老宅了,老宅里那一套祖传的打铁工具已落了厚厚一层尘埃,尘埃下的锈迹在慢慢发酵,准备将这浸透了人汗水的坚硬之物腐化成为历史。

但镇上没有人会忘了这一套工具,老刘家当年打制的铁器是远近闻名的。看起来简洁,但用起来顺手,而且老也不会坏。相传老刘家的先祖是敕制宝剑的,制剑的秘笈仍然掌握在老刘手里,只是时光荏苒,宝剑早已无人问津。

改革开放以后,蕴藏优质铁矿的小镇,许多人家办起了私人冶铁厂。随着大流,老刘也关掉了家里的打铁作坊,凑钱买了设备,开了铁厂。但老刘本就木讷少言,更谈不上商场博弈,不几年,铁厂吃紧,只能苦苦支撑,几位大户出于对老刘的尊重,出高价买下了他的铁厂,才使他没有血本无归。但没了铁厂,生活又如何维持呢?老刘好像断了脊梁骨一般。

为什么不回老宅走一遭?

用抹布抹去那尘埃,老刘感到这工具似乎仍有温度,仿佛刚刚锤炼过一把绝世宝剑一般。

生起炉火,老刘的心也随跳跃的火苗躁动起来,一股莫名的力量仿佛在召唤他拿起铁锤,虽然已没有了当年健硕的肌肉,但心未老便可以。

老刘回老宅几日未归,镇上的人便纷纷议论起来,几位闲人决定去刘家老宅探个究竟。走出烟雾蒙蒙的小镇,几位闲人先是惊讶于空气的清新,不久便远远听到老宅里传出铮铮的打铁声,几人悬揣:“莫非老刘要打出一把绝世好剑来?”

推门而入,但见老刘光着上身,汗水与蒸汽交织成一件隐形的外衣,映衬出他依旧挺拔的身姿,火星飞溅之间,几人一齐惊讶道:“镰刀?”老刘头也不抬地说:“怎么?”几人忙问:“这几日就为这一把镰刀?”老刘笑道:“你们看看东墙根都是些什么?”几人转头一看,好家伙,凡是干农活用得到的铁器,老刘都打制了一件,件件透着寒光。老刘自豪地说道:“我这把镰刀,是用祖传宝剑的工艺打制而成,硬而不脆,刚刚试过,极其顺手。”几人忙问道:“那铁厂之事就全忘了?”老刘放下铁锤,缓缓说道:“我本不是办厂那块料,又何必强求?打好我的铁,把祖传工艺传下去,就够了。再说,机械化年代,虽然农具需求量小,生意难做,但好在各种家用铁器还是必不可少的,我不奢望发财致富,钱够用就行。”几人听后若有所思。

从那以后,老刘每日打铁,耕作,拿着自己的工具,好似得胜的将军,一副老当益壮的样子。在打铁店铺纷纷停业转行以后,他这难得重操旧业的一家,生意倒挺红火,再加上有祖传秘笈一说,老刘受到人们的绝对尊重。镇上的人又纷纷议论开了:“干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本来的样子,人就有了精气神,那老刘呀现在跟成仙了似的。”

[评析]

本文的匠心在于一个“转”字。首先,从“打铁”转向“办厂”。老刘受的是苦,本非此料,苦苦支撑。然后,从“办厂”转回“打铁”。老刘享的是乐,得心应手,乐似神仙。文章经此两“转”,举重若轻地将“顺其性,方能展其能,得其乐”的主旨演绎了出来。

[议论文]

因为自我,所以欢愉

文/杨玥

正如电影中所说:“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的确,世界何其纷扰,一句“做自己”便成了最有力的呼号。

当今社会,总是有人刻意追逐着时代的潮流,妄图融身其中,继而成为他人仰视的对象。于是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外貌、喜好乃至性格,只为获得他人的一句点赞与追棒。

他们曲意逢迎,只为他人的认可;他们矫揉造作,只求他人的羡慕。他们或许能够拥有丰富的物质,可他们丢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回令人见之忘俗的眼神。而究其本质,不过是内心的极度自卑,进而催生出对所谓成功的扭曲的渴望。而一旦处理不当,便会成为失去灵魂的木偶,只能在他人的声音中活动自己僵硬的躯体。

其实,较之于他人的欢心,只有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海桑的那句“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

自我,是大千世界中普通却独特的个体。做自己,便是在繁华世界中的自我认知。就像不期待石头会开花一样,做自己便是不期待去达成力所不及的目标。泰戈尔曾言:“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做自己,便是明白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规避风险。从狭义上理解,便是自知之明。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时,他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风生水起,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与此同时,做自己更是在繁忙社会中的自我救赎。正如《奇葩说》中的辩手姜思达那样,他敢于穿戴标新立异的服饰,敢于公布自己的与众不同,更敢于临时发起百人夜跑,邀请艾滋病人共进晚餐。他的举动自然要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但他活得恣意洒脱,毫不顾忌他人的目光。他在别人的称赞抑或鄙夷之声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实现了生命的突围。

做自己,是敢于亮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更敢于暴露内心的自卑与阴影;而与此同时,心底的最后一丝阴暗也会消弥,人格也会与心灵一同升华。

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困守一隅,妄自尊大;更不是像慕容复那般为了遮掩自己的不堪,最终栽在自己可悲的伪自尊上。真正意义上的“做自己”实质上便是扬长避短,在自己的天空自由翱翔。

亨利·詹姆斯曾说:“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的确如此,无论光鲜与否,每个自我都是独特而迷人的存在,只因自我而欢愉。

愿你眼中总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做自己吧,我在心中暗暗发誓。

[评析]

这是一篇实力派议论文,其亮點有二:一是思路清晰。首先列举了当今社会一些人“丢失自我”的行径,从反面论述为什么要“做自己”;接着分“自我认知”和“自我救赎”两个层次,论述怎样“做自己”;最后发出“做自己”的呼吁。一一道来,逻辑性强。二是论据鲜活。不仅援引了多则名人名言来强化、深化自己的论述,而且将热门影视中的剧情和台词、武侠小说中人物的立身行事信手拈来,佐证、支撑自己的观点。料猛味重,嚼之生香。阅之深感:议论功力深厚者,说理自能妙手巧布阵,随意摘星辰。

[另类作文]

自得其乐

文/陈士钊

苏子曾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不羡鸳鸯不羡仙,而乐亦无穷,此曰“自得其乐”也。

且看诸家“不亦乐乎”,金圣叹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贾平凹有《笑口常开》,其所以乐者何?皆一己生活中寻常之事,若羡他人之乐,则为之所累,而亦无可乐也。故曰:“自得其乐”存乎一心,倘得自身生活之乐趣,即细若微尘,逊于他人,甚或有憾,亦足一乐。

吾静坐细思上述三则短章,作者皆体察入微,善掘其乐,枯枝败叶尚得其乐,况乎他者!吾深为所感,故为“自得其乐”数则。

入庠开蒙,发练习簿,独吾簿封面缺一角,暗叹运气不佳。至交作业,吾及诸人皆忘写其名,师披而置诸案,吾眼疾手快,取其缺一角者,启之,果为吾簿。余者皆被罚抄其名百遍,而吾独以之幸免,不亦乐乎!

吾素有收藏之癖,旧书杂志,陈列满架,积攒多年,弃之不舍,天长日久,或生蘑菇。一日,偶翻一卷,倏见十元纸币。遂取之下楼买枣,开卷食枣,不亦乐乎!

曾羡邻家女有一宠物兔,而吾家仅一中华田园犬,且鄙俗土气,愈看玉兔愈美,而土狗愈丑。暗中有相易之念,却忧其不允。一日,兔暴死,邻家送兔饲狗,方知自家宠物乃最后赢家,不亦乐乎!

家母唠叨,有领导开会滔滔不绝之才,吾常将家母比之于荧屏良母,而家母不以为意。一日,家母叮嘱挟伞,吾抬望眼,一碧万顷,然惧其“开会”而挟之。薄暮,果大雨,独吾挟伞,遂携二三伙伴吟啸徐行,而他人皆栉风沐雨,如落汤之鸡,不禁暗赞家母远见卓识,且有仰观星象之才,不亦乐乎!

一日戏问家父:“吾亲生否?”家父正襟危坐,曰:“然也。”吾问其故,答曰:“汝右臂之痣可证。”吾视之,黝黑且毛。向以为疵,羡他人玉臂,而双亲以此识吾,他人欲易亦不可得。他人玉臂何羡乎!汝安知汝不为王氏之子也!此痣固丑,而吾自得其乐也。

乐事无穷也,猪知圈之乐,鱼知水之乐,鸟知山林之乐,皆不羡他物之乐而自得其乐。若明此,枯枝败叶,衰花残柳,皆得其乐也。

[评析]

本文以古白话之青花瓷盘为读者端上了一道时代生活的风味小吃,亦庄亦谐。言其“庄”,是因其谈的是“得自身生活之乐趣”的正题;言其“谐”,是因其撷的是趣事,说的是段子,诙谐幽默,令人捧腹。作者何以知其味,得其趣?皆因其跳动着一颗笑对人生之慧心,闪动着一双读懂生活之慧眼。非真心拥抱生活之人,实难有此挥洒自如之风,妙趣横生之笔。

(作者:姜有荣,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老宅老刘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拼图
老宅 风中的藏品
老宅
亲切
老刘和老秦
这回累不着
这回累不着
老宅
一个老宅男的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