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双发现的慧眼

2018-05-23 12:58曹明雄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土灶堂妹回老家

曹明雄

文题亮相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挤进了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个角落……只要细心观察,你便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范例作文

老家的新变化

◎王雨晴

假期的第一天中午,我极不情愿地坐上了车,跟着爸爸妈妈回乡下老家。

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村里只有一条土路。晴天,车子行驶在这条路上,那可真是走上了一条“光灰”大道——即使坐在车里关紧门窗,漫天飞扬的灰尘也直往你脸上扑。下了一场雨,这条路便成了“水泥”荡,到处都是泥泞的污水坑,车子驶过像跳摇摆舞。每次回老家,我们都狼狈极了,所以,我是极不情愿回老家的。

“这路跑起来超爽!”爸爸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摇下车窗,才发现已经到村口了。我揉揉眼睛,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原来,那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平坦笔直的柏油大道,路两旁还种满了花草树木。

爸爸把车停在叔叔的新家前:哇!新盖的三层楼房,格外漂亮;雕刻着精美图案的不锈钢大门,看上去是那样气派;小院里种着几株茶梅,开得正艳哩……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我跳下车,冲院子里喊了一声。奶奶和堂妹飞奔出来迎接我们。“累了吧。”奶奶笑盈盈地说,“快进屋歇歇。”堂妹则亲热地拉着我的手。

叔叔家中的摆设一点儿都不比城里人的差:客厅北面是一面电视墙,墙上挂着42寸的液晶电视;沙发是真皮的,坐在上面可舒服啦;地板锃亮锃亮的,可以映出人影……

我在四周转了转,这才发现爷爷不在家,便好奇地问:“爷爷呢?”

“爷爷到村里的超市拿快递去了。”堂妹嘴快地说。

“爷爷居然会从网上购物了?真了不起!”我惊讶道。

“你爷爷那个‘老古董哪儿会呀。是你叔叔提前把东西从他们打工的地方快递回来,到时候,他们回家就不用带很多行李了,省事又方便。”奶奶笑容满面道,“不过,现在村子里许多人都喜欢从网上买东西,送快递的天天都能送来一大堆包裹。”

“姐,跟我走,给你看一样好东西。”堂妹狡黠地对我眨眨眼睛。“什么呀,搞得这么神秘。”来到堂妹的房间,桌子上居然摆着一台平板电脑。堂妹自豪地说:“上次,我考了全班第一,这是我爸奖励我的。我现在在平板电脑上浏览网页、下载资料、听音乐,可方便了。” “这东西能上网吗?可别是个摆设。”“还别说,网线已经连到各家各户了,上网速度贼快!”堂妹笑嘻嘻地说。

吃晚饭时,爷爷已经回来了。记得叔叔家以前做饭用的是那种烧柴火的大土灶。一个人做饭的话,一边忙着加柴,一边忙着锅里,搞得手忙脚乱的,炒出来的菜还有一股子烟熏气,难吃死了。可来到厨房,我并没有看到传统的大土灶,而是一排大理石砌成的橱柜,橱柜下面放着液化气罐,橱柜上吊着抽油烟机。再尝尝刚炒的菜,真好吃,再也没有那种烟熏味儿了。

爷爷拿出一瓶酒,对爸爸说:“今天高兴,咱们喝一杯。”爸爸抿了一口酒,说:“现在村里的变化挺大的。”妈妈接着说:“路修了,房子盖了,购物也方便,空气新鲜,比在城里住的还舒服呢。”“那是当然。”爷爷喝了口酒,兴奋地说,“‘新农村建设给咱农民带来了福音,咱们的日子美着哩!”

远处传来了广场舞的音乐,仔细询问奶奶,才知道之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麻将的村民们已经“改过前非”,跳广场舞啦!

这次回老家的感觉真好:路顺畅,环境美,人精神。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老家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湖北钟祥市石牌初中七·4班 )

各抒己见

王孟瑶:习作中,家乡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物质上的,如土路变成了柏油马路,瓦房变成了三层楼房,客厅里有液晶电视,摆放着真皮沙发;有些是生活方式上的,如上网购物,不再用大土灶做饭炒菜;有些是精神上的,如抛弃麻将,改跳广场舞等。

曹老师:你说得很对。小作者写“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我”看到的,有“我”听到的,也有“我”想到的。这样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显得很真实。

张海波:我觉得这篇作文的叙述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

曹老师:快说说你的发现吧。

张海波:写家乡的“变化”,小作者两次用到插叙法。第一次,小作者在回老家的路上,插入介绍以前进村的那条“水泥路”。第二次插叙是在吃饭时,插入介绍叔叔家以前用大土灶做饭。这两次插叙,巧妙地把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凸显出了家乡的变化。

曹老师:你说得很好。插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式,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帮助作文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形象,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通常情况下,插叙主要有这些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的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5)突出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突出中心思想。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插叙,可以让作文有“峰”有“谷”,内容更丰富。

肖永逸:我想对张海波同学提到的对比法进行一下补充。这篇作文不仅有家乡的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还有情感的对比。“我”以前是不愿意回老家的,现在却觉得“回老家的感觉真好”,而且结尾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相信老家的未来会更好。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学以致用

曹老师:阅读了王雨晴同学的习作后,大家打算如何来写“变化”呢?

张雨瞳:我打算用“先抑后扬法”写一个调皮同学的变化。先用两件具体的事例表现这个同学是如何调皮的,我如何讨厌他;再写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个同学变得懂事了,我也不再讨厌他了。

万艺蕾:这个周末回到家中,我发现妈妈又瘦了。看到妈妈单薄的身影,我想到她平日里操劳的情景。我想通过写妈妈容颜的改变来表现变化,但不变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在叙述方式上,我觉得可以用插叙,再用点倒叙,相信作文内容也会丰富不少。

经验总结

看到同学们都能从范文中汲取优点,我很欣慰。关于写作文,我还想再多說一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慧眼,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的源泉。

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心灵去读懂生活这本无字大书。

猜你喜欢
土灶堂妹回老家
土灶的光阴书
我要回老家
土灶的光阴书
回老家的路上
1亿粒米
土灶
再回老家
撕毁的字条
争宠未遂记
土 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