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8-05-23 12:58赵仕祥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噪音耳朵女士

赵仕祥

【就医作文】

耳朵逃亡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玉妍女士打开窗户,探出头,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住在对面的邻居,并不像往常那样跟她友好地打招呼,反而惊奇地盯着玉妍女士的脸,看了好长一会儿,然后哈哈大笑起来:“玉妍女士,你的耳朵呢?你那漂亮的耳朵去哪儿了?”玉妍女士听后,以为邻居在开玩笑,也没太在意道:“你胡说什么?我怎么会没有耳朵!这不,在这里啊!”当她用手摸自己耳朵所在的位置时,却惊出了一身冷汗——耳朵真的不见了!

这一整天,玉妍女士怕被别人嘲笑,门也没敢出,心情难过到了极点,生怕别人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大家还是很快知道了“玉妍没了耳朵”的事情。然而,几天过后,“没耳朵”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因为城里的人接二连三地发现自己的耳朵不见了。你看看我的脸,平平的;我瞅瞅你的脸,也是平平的;你看着我不顺眼,我看着你也不顺眼。从此,大家面面相觑,却再也没有了互相嘲笑的声音。时间一长,人们渐渐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

就这样,一场耳朵大搜捕行动在城里展开,然而,结果却让人们大失所望。他们搜来搜去,耳朵没搜到一只,却搜到了城里唯一有耳朵的人——ER博士。

ER博士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把寻找耳朵丢失的原因作为重中之重。还好,一段时间后,ER博士的研究有了些许进展。这天,ER博士独自一人,翻山越岭,来到了离城市很远的原始森林。他想:也许耳朵就在这里休息呢。果不其然,经过ER博士的努力,他发现许多耳朵正聚集在森林深处开会呢。ER博士急忙戴上助听器。原来,耳朵们开会的议题是城里声音太嘈杂,实在忍受不了了,正集体商议怎样治理这种声音污染的局面呢。大家畅所欲言,可就是没有找到治理的好办法。因为耳朵们知道:它们是斗不过人类的,只好继续采取这种消极怠工的办法。最后,还是ER博士一锤定音:“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城市噪音治理好,再去请耳朵们回来!”

耳朵们知道这些信息后,一夜之间都高高兴兴地回到了主人脸上,一切又恢复了常态。

就这样,耳朵们和主人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了一起。

病情分析

联想和想象是作文的两大翅膀。具体来说,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一概念而想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的一种写作方法。想象则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作文由当前的环境问题联想到将来的环境污染与治理,然后通过想象,借助童话,把这些严峻的问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读后令人深思。

但是,这篇作文依旧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玉妍女士知道自己的耳朵不见了,但对她的反应却描写得不够细致。

2.耳朵丢失后,给人们的生活究竟带来了怎样的不便?作文并没有交代清楚。

3.ER博士到底是什么人,小作者并没有对他进行详细的介绍。

4.全城人的耳朵丢失后,却听之任之,这不符合人们一般的思维规律。

5.怎样治理噪音,治理到什么程度,交代不详。

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作文才会达到一个高度。

【康复作文】

耳朵逃亡记

◎赵雪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玉妍女士打开窗户,探出头想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反常的是,住在对面的邻居并不像以往那样跟她友好地谈话,反而惊奇地盯着她的脸,看了好长一会儿,然后哈哈大笑起来:“玉妍女士,你的耳朵呢?”玉妍女士听罢,以为邻居在开玩笑,就没在意:“胡说什么?我怎么会没有耳朵!这不……在……在这里吗?”

玉妍女士一边说,一边用手摸摸自己的右耳,却摸到了平平的脸;再摸,只能摸到一个窟窿。“啊!我的耳朵呢?”她又急忙用左手摸摸左耳,同样没有摸到耳朵。她急急忙忙回到屋里,跑到穿衣镜前,一照:“天哪!我的耳朵到哪里去了?……”不照镜子便罢,照过后,玉妍女士惊慌失措地大叫起来,然后发疯似的在屋里拼命翻找起来。可是,屋子被她翻了个底朝天,还是不见耳朵的一丁点儿踪影。玉妍女士彻底绝望了:“没有耳朵,我可怎么见人呢?”

这一整天,玉妍女士的心情难过到了极点,她生怕被别人嘲笑,门也不敢出,但是,大家还是很快知道了“玉妍没了耳朵”的事情。然而,几天过后,“没耳朵”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因为城里的人接二连三地发现自己的耳朵不见了。你看看我的脸,平平的;我瞅瞅你的脸,也是平平的。没有丢耳朵的人,把耳朵严严地包起来,生怕耳朵丢失。可是第二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的耳朵还是不见了,找也找不到,喊也喊不回来。没有了耳朵,大家听起声音来非常费劲,只能把手罩在耳眼上。从此,大家面面相觑,虽然不再相互嘲笑,却逐渐感到事态的严重性。

于是,一场耳朵大搜捕行动在城里展开。结果,耳朵没找到一只,却找到了城里唯一有耳朵的人——ER博士。ER博士是一位资深的科学家,曾留学国外多年,回国后,来到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可是,一次实验失误,发生了大爆炸,震聋了ER博士的双耳。从此,ER博士和人交流就只能靠高倍助听器。现在,ER博士成了全城唯一有耳朵的人,又是全城唯一一位科学家。ER博士成了大家的唯一希望。

ER博士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把寻找耳朵丢失的原因作为重中之重。这天,ER博士独自一人,翻山越岭,来到离城市很远的原始森林。凭着耳朵间的感应,ER博士发现许多耳朵正聚集在森林深处开会呢!ER博士急忙戴上助听器。原来,耳朵们开会的议题是城里声音太嘈杂,实在忍受不了了,这才集体商议怎样治理这种声音污染的局面。大家畅所欲言,可就是没有找到治理的好办法。因为耳朵们知道,它们是斗不过人类的。

ER博士赶紧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城里的人们,大家决定一起去森林里把自己的耳朵请回来。人们来到森林,纷纷向自己的耳朵求情,可是,耳朵們却说:“城里噪音太大,我们早就受不了了!”说完,耳朵们竟纷纷跑开了。大家无可奈何,只得回到城里,进一步商量怎样才能把耳朵请回来。大家想了很多办法,但都觉得不行。最后还是ER博士一锤定音:“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城市噪音治理好,再去请耳朵回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幡然醒悟。于是,一场治理噪音的行动在这座城市打响了。上至市长,下至普通百姓;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出力的出力,拿钱的拿钱,关闭的关闭,停产的停产。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大家都投入到这场行动中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后,城市里再没有了噪音:小鸟唱着动听的歌,小羊咩咩地叫唤,学校里书声琅琅,马路上再没有了喇叭声,池塘边只有汩汩的流水声,山泉边只有哗哗的瀑布声……人们还把噪音进一步利用:让噪声除草,让噪声治病,让噪音测量温度……于是,这座城市又恢复了原本美丽的面貌。

耳朵们知道这些消息后,都高高兴兴回到家,和主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山东汶上县次丘镇中学,指导老师:刘丽红)

案例总结

修改后的习作,内容充实,主题突出,联想和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小作者以细致描写和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人们环保理念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思维观念之变——由对环境破坏到自觉保护环境;人们的生活环境之变——原本环境优美,适于居住,现在却连耳朵都不愿在这里多待一会儿,最后,不得不全面治理。读后发人深省。

猜你喜欢
噪音耳朵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奇妙的大耳朵
噪音,总是有噪音!
闪亮亮的耳朵
无法逃避的噪音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耳朵在哪里?
全年目录
女士找茬
噪音的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