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足珍贵的《棉花重要害虫防治法图说》

2018-05-24 10:16李梦竹马惠林香青
中国棉花 2018年4期
关键词:棉株红蜘蛛图说

李梦竹,马惠,林香青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南250100)

笔者在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史资料整理中,发现了1本由原国民政府山东省建设厅棉作改良场于1935年编印发行的图册——《棉花重要害虫防治法图说》(浅说之七)。该书长25 cm,半栏宽17.0~17.5 cm,通栏宽 34~35 cm,共 13页,约2 500字,包括封面、彩色附图和正文3部分;右侧装订,繁体字印刷,文字从右至左竖排。该书(简称《图说》)前5页为单页彩色附图,图画精细,色彩艳丽,形象直观地描绘了蚜虫、赤实虫(红铃虫)、切根虫(地老虎)、卷叶虫、红蜘蛛5种昆虫的生长发育史及其对棉花的主要危害;正文文字部分,详细阐述了5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该书自出版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且历经战乱,但所述棉花虫害的防治方法因污染小、成本低、材料易得,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图说》的历史背景

自民国初期,为扶持和发展棉花产业,各地陆续引种美棉,并开展了系列研究,在棉花虫害防治方面也做了较多工作。但当时棉农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棉花虫害的认识,更不懂得如何防治,棉花虫害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障碍。1935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储备物资,其种植生产受到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原山东省建设厅棉作改良场编印了这本书。

2 《图说》的主要内容

该书介绍了当时棉花上的主要害虫蚜虫、赤实虫(红铃虫)、切根虫(地老虎)、卷叶虫、红蜘蛛5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而这些害虫目前仍然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

2.1 蚜虫

该书认为蚜虫就是农民经常说的“蜜虫子”。一年之间能发生数次,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发生特甚,东北风多的期间,发生也盛,久旱逢雨而有风,虫害可以大减。蚜虫为害最甚的时候,是在棉花结蕾的时期,此时如有蚜虫发生,轻者尚能伸枝结蕾,但成长必定迟缓;重者,棉株生长停顿,以后即使能成长,也必定晚熟。受害最重的棉株,会因此死掉。所以棉花地里如有蚜虫发生,却未能及时防治,则棉花产量减少,晚熟,影响很大。

防治蚜虫可以用烟草肥皂剂或草木灰。前者取清水17.5 kg,烟叶100 g,削成薄片的肥皂 100 g,放在锅中煮沸,冷却后的过滤液可用喷雾器喷施。后者是在清晨露水未干的时候,将草木灰洒在叶子的底面上,连撒数次,也能起到杀灭蚜虫的效果。

2.2 赤实虫(红铃虫)

该书认为该虫一年能发生2次,以幼虫过冬,至第2年六七月间,变蛹成蛾,在棉棵上产卵。卵产后七八天,出幼虫。幼虫从苞叶的基部侵入花蕾,导致花蕾脱落。第2次发生多在八九月间,幼虫咬破棉桃外皮,钻入棉桃,不仅会导致棉花减产,且损害棉花品质。

该书介绍的赤实虫(红铃虫)防治方法是,焚烧落苗落蕾或者让鸡啄食,棉花拔柴后即行冬耕,贮藏籽棉的仓库要密闭,春天沿壁清扫后集中杀死。除此之外,还应选种早熟棉种,或用温汤浸种法杀死种子里的幼虫。

2.3 切根虫(地老虎)

切根虫(地老虎)有大小2种,大的一年发生1次,小的一年发生4次,四五月间为害最厉害的时候,幼虫专咬棉花的幼根,啃食棉苗的嫩芽,干旱年份危害格外严重,往往造成绝苗。

该书介绍切根虫(地老虎)防治方法分播种前和播种时2个阶段。播种前:可在草堆诱杀;或用糖650 g,溶于500 mL水,再将红信石500 g、麸皮12.5 kg倒入搅拌,加水调匀,制成毒饵,在黄昏时,撒到地面(棉田)。播种时:凡预知有虫害发生的地块,可以用苦杏仁和小米煮汁,掺在棉种内,一同播下,约计每亩(1亩≈666.7 m2)用小米5盒(该书对“盒”的规格没有描述),苦杏仁2盒;或者在清晨趁虫子还没入土时,到棉地里,在咬倒棉苗的地方搜捕捉虫。

2.4 卷叶虫

该书认为卷叶虫一年发生四五次,初生小虫能一次吃净棉叶。虫害猖獗时,棉花会被虫子吃的只剩棉枝和棉桃。在开花结桃的时候发生该虫害,则棉花不能开花结桃,产量大受影响。

防治卷叶虫的方法有诱蛾灯诱杀法和手捕杀法。前者是在五六月间,充分利用蛾子的向光性,天黑以后,在棉地里放上1个盆,盆里盛上水,水中放1个玻璃灯,捉住杀死飞来的蛾子。后者是将棉株上的被害卷叶摘下来聚集焚烧。

2.5 红蜘蛛

该书最后介绍的是红蜘蛛,认为红蜘蛛在天旱燥热时最容易发生,且生殖非常迅速,棉叶一经受害,就现火红焦枯样,棉桃最易受害。受其危害后1~2 d时间,棉叶连柄脱落,花蕾幼桃凋落,只剩枝干,对棉花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该书认为防治红蜘蛛方法有:在红蜘蛛虫害初期可以焚烧染虫棉株,防止害虫扩散;用桑科植物做地界的地块,应挖出桑墩,大水灌穴后培泥堆。在害虫大面积暴发时,对被害棉株和其附近用水喷洒是最有效的办法。

3 《图说》的启示

3.1 防虫治虫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受当时条件限制,该书介绍的治虫方法全部取材于身边易得的生产、生活资料,如对于蚜虫的防治,采用的是烟草肥皂剂、草木灰,对于切根虫(地老虎)用糖、红信石、麸皮等。这些材料既可达到杀虫的目的,亦可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可真正达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趋势,严重威胁着粮食丰收与农产品质量。虽然农药的发明和使用使防虫治虫更加高效快捷,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药的过量施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增加成本、污染环境、严重威胁百姓菜篮子安全。面对病虫害防治任务艰巨、生态农业亟待发展两方面,要做到兼顾,无疑须改变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方式,树立起绿色防控理念,确保农药的科学适量施用。该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2 文字简练,表述精准,可读性、操作性强

全书共5页彩图,2 500字,就详细描述了5种害虫的表现、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且对部分害虫的防治方法达到5种,对种植前、后和棉花生长全过程的害虫防治方法,均有详尽的描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民获取各种知识更加快捷、渠道更加多样。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农业、农村、农民是我们创新的源泉,更是服务对象和主战场,如何能够写出农民读得懂、喜欢看的书,尽快将我们的新技术新品种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这仍是我们每个科研人员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棉株红蜘蛛图说
栗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临汾:加强小麦红蜘蛛监测工作
朔城区:植保技术人员指导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
图说
图说反腐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