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中专办学体制改革途径探究

2018-05-24 10:21卢海英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途径

卢海英

【摘 要】本文分析县级中专办学存在的教育体制不顺、专业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师资力量不足、观念落后等问题,并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普融合、中高职衔接以及开放办学等方面探索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县级中专 办学现状 体制改革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07-02

一、县级中专办学现状概述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另一个春天,县级职业教育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但是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普融合、中高职衔接以及探索开放办学途径等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早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顺,行业办学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办学质量不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

2.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

3.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形式单一,人才综合素质较低,校企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产教融合度低,无法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教师人数不足,“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技术能力不强。

5.群众观念落后,职普连通不顺,中高职衔接不畅,人才成长“立交桥”受阻。

二、县级中专办学体制改革举措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中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仅靠学校是难以办好教育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正所谓“教育不与职业相结合,百业之不进步”。只有产与教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最大限度地利用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的资源和环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育人,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多赢”。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构建“职教集团、产教合作、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合作主导育人的体制,以资源共享为原则,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专业建设与当地产业发展。一是科教兴县。在县政府统筹下,坚持实施“科教兴花、科教兴茶”等兴农战略,大力发展横县特色茉莉花、茉莉花茶、种桑养蚕、食用菌等涉农专业。二是引企入校。构建产教融合桥头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成长;学校与区内外 86 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成职教集团,签订人才培训基地合作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所,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入企业参加为期 1 至 3 个月的见习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由企業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实际工作,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的同时,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解决了专业师资短缺的难题,推进了专业文化建设。三是企业冠名。学校与维珍妮国际有限公司、广西横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设置“维珍妮班”“顺来班”“金花班”“奥马班”等冠名班,签订“定单式”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制订学生素质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学生学习结束后定向到企业上岗就业。四是举办校园双选会。学校举行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校园双选会,吸引了县内外上百家企业到校招聘,在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据统计,2017 年毕业生就业率达 99.61%、对口就业率达 79.46%,就业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满意度继续走高。

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了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促进了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职普融合、中高职衔接,架起人才培养“立交桥”

职业教育得不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中职教育的不了解。为了鼓励更多的九年级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必须让他们认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学校每年五月份组织全县初中校长、初三毕业班师生及家长开展职业教育渗透活动。一是学校组织全县初中校长到多所高职院校参观学习,让所有校长认识到读职业中学更容易升入大学继续深造;二是学校邀请全县各初中学校初三毕业班师生及家长到校开展职业教育渗透活动,每年到校参加活动人数皆达 5000 多人次,活动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教学成果、技能展示等,看到在校学生娴熟的技艺,初三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教师指导下,他们纷纷动手操作,每个实训室都热闹非凡。

学校制订科学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构建“中职—普高”、“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乐意接收普高学生转入;鼓励和扶持学生进入“特色高考班”,学生前两年同样学习专业技能,第三年组成“特色高考班”,组织有意升学的学生在校学习参加高考,其他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样,构建既能培养参加企业工作、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又能培养通过技能学习升入高等院校深造的“高考生”的“双轨”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了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实现理想的途径,规避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终极教育的弊端,激发了人们接受中职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拉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三)通过创新用人机制,夯实师资建设

首先是搭建平台,强化师资培训。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员工教学及管理水平,学校每学期都引进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解决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此外,每学期选派各个专业的教师到全国各地进行岗位轮训。其次是借鉴经验,促进教学改革。坚持“教学立校”的原则,采取组织外聘、自身培养等形式,强化师资力量。每学期都聘请多名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到校授课,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再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精神,在教学布局、课程设置中突出专业教育的主课地位,提升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如此,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采取调剂编制、实名制与非实名制相结合,建立教师实践培训制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在职称评聘、晋级和晋职等方面优先考虑有任教经历的教师。

(四)开放办学,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需要的教育。職业教育必须为实践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的和谐的发展。所以,中职学校必须树立现代化的大职教观,以开放的视野、科学的理念规划职业教育,探索出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办学运行机制,把职业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放大到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以求得职业教育高效、稳定地发展。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本着为经济社会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的办学宗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双重并举,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构建了开放性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1.全日制学历教育。学校早计划、早宣传,每年二月份就制订好招生计划,成立招生工作领导机构,全校师生参与,由精干教师组成招生宣传小组,深入各初中学校、各班级以及各圩镇开展职业教育渗透活动;印制多种宣传材料,利用横县公交车、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对社会实行常态化招生宣传;组织学生篮球队、文艺演出队、家电维修队、服装表演队等专业队伍到初中学校、村屯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利用学校多媒体和《横县时讯》播报学校新闻及办学发展成绩。总之,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招生宣传,让全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职业教育,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人数均超 1700 人,尤其是 2016 年、2017 年均达 2100 人以上。

2.函授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价值的提高,学习成为促进人格完善、生命完美、个人发展的力量,终身学习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学校立足自身资源,立足地方经济,与政府职能部门及多所院校联合举办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函授大专或本科班学习,为在校生与社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

3.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国梦”的一部分。然而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落后严重阻碍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开展的农机驾驶员培训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

中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劳动大军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办学体制的改革,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合、中高职衔接培养人才、夯实师资建设、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等途径,使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薛 荣.中职学校创新办学机制策略探讨——以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王长文,宗 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体制改革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山东省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