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山青钱柳居群分布现状、存在问题与保护对策

2018-05-25 01:32陈龙飞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居群青钱柳生境

陈龙飞

(黟县五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安徽 黄山 245500)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为胡桃科青钱柳属高大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 m以上,最大胸径可达120 cm。青钱柳为奇数羽状复叶,具7~9枚小叶,小叶纸质,果实着生在细长下垂的果序梗上,坚果扁球形,中部围有水平方向的圆盘状翅,像一串串铜钱,植株树姿优美,木材细致、轻软,可作家具用材,为优良的园林绿化和造林树种。在地质历史上,青钱柳曾经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属于第三纪残存下来的古老孑遗植物。青钱柳属现存1个种,为中国特有的单型活化石植物[1]。青钱柳在安徽省主要分布在皖南黄山、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宣城、绩溪、石台、青阳和大别山的金寨、霍山、岳西、潜山等地,多呈零星分布[2]。现存数量较少,1993年被安徽省列入省级珍稀树种名录[3]。

2014年,安徽省第二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笔者在五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双河口发现了一片野生青钱柳小居群。通过对该居群生境和植株实地测量调查,共有30株,其中大树19株、幼树11株。其后,于2015~2017年连续3年对该19株大树开花、结实情况进行了观测与补充调查,在初步掌握了其生境和居群内植株个体胸径、树高、树龄、冠幅及结实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五溪山青钱柳居群存在居群衰退、种子生理后熟等观点,指出了生境潜在变化、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力等不利因素,以期为五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在青钱柳物种资源调查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实际工作中提供借鉴参考。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本文所研究的野生青钱柳居群分布区位于安徽省黟县境内的五溪山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地处黄山山脉北坡,黄山西脉自东向西经兴岭——殷溪岭——五溪山——方家岭横贯县域中部,形成新安江和青弋江(北)在黟县境内的天然分水岭。保护区最高海拔1 227 m,最低海拔250 m。地形以中、低山地为主,沟谷间布其中。该青钱柳居群分布区经纬度坐标 117°53′20.3″~117°53′35″E,30°02′51.7″~30°02′57.1″N。

1.2 气候条件

该居群分布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常年多云雾等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1 783.6 mm,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最低温-12.2℃,大于 10℃年积温4 986℃。

1.3 土壤条件

该居群分布区土壤为黄壤,土壤平均厚度60 cm,pH值5.5~6.2,成土母岩为千枚岩。由于五溪山地形、地貌复杂,沟谷纵深,雨水丰沛,为青钱柳居群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1.4 植被条件

该居群分布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植被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还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林和毛竹林。居群所处的植物群落为苦槠、枫香混交林,主要树种有壳斗科青冈栎、苦槠、石栎,樟科紫楠、华东楠、豹皮樟,山茶科木荷,金缕梅科枫香等。同时林分中散生着一些珍稀植物如南方红豆杉、香榧、香果树等。

2 青钱柳分布数量与结实调查

2.1 调查方法

2014年10月,根据安徽省第二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利用1:50 000地形图区划出各类植物群落斑块,通过现场踏查和访问,确定五溪山保护区的野生青钱柳居群分布区界限范围。居群分布在五溪山保护区的双河口、返回坑沟谷两侧及山坡下部,处于保护区试验区范围。

鉴于该居群青钱柳植株个体数量较少的实际情况,采用实测法对居群的青钱柳大树进行测量,对胸径5 cm以下的幼树和高度50 cm以下幼苗分别登记株数;树龄调查利用生长锥法确定;同时调查记录居群生境因子。

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进行开花情况现场观察及种子收集调查。

2.2 青钱柳数量及年龄、胸径等因子调查

经实地调查,该居群共有青钱柳植株30株,其中:树龄11年以上大树19株,树龄4~10年的幼树11株,树高1.2~4.8 m。没有发现高度0.5 m以下的幼苗。19株青钱柳大树树高、胸径、冠幅、年龄等因子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青钱柳大树调查记录

2.3 结实量调查

根据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连续观测与调查,该青钱柳居群花期在5月份,果熟期9月中旬。据调查统计,3年结实量分别为26 kg、20 kg和5 kg,平均每株大树年产种子0.89 kg。通过走访周边群众,得知青钱柳落下的种子中有75%左右是没有种仁的空壳种源,极少能自然发芽。

3 存在问题

3.1 居群呈衰退状态

从表1统计分析,五溪山青钱柳居群成过熟老龄树、中幼龄树植株之比为18∶12,即老龄植株个体占居群的60%,中幼龄植株个体占居群总数的40%,居群近4年没有自然更新生长的幼苗,显然植株个体分布成倒金字塔型,说明该青钱柳居群呈衰退型居群。

3.2 内源抑制物质和动物危害加速居群衰退

通过连续的播种实验,证明青钱柳种子种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自然状态下,种子的发芽期较长;加之野猪、鼠类等野生动物啃食种子,使得五溪山居群青钱柳种子很少能够自然发芽生长,加快了居群衰退。

3.3 生境变化威胁居群自然演替

生境变化主要是指该青钱柳居群所处的苦槠——枫香群落东、南、西三处方向均有被毛竹林侵入的趋势,最近处相距不足50 m。毛竹林属于人工纯林,自然扩鞭速度较快,已经成为该青钱柳居群和所处群落的潜在“有害生物”。

3.4 保护意识淡薄

尽管已经成立了自然保护区,但是,保护区内的群众对生物多样性意义认识不足,保护珍稀植物的意识单薄。由于缺乏认识,加之宣传不到位,作为珍稀树种的青钱柳被视为无用之材,近两年还存在随意采种的侵扰现象,野生青钱柳珍贵资源没有得到有力保护。

3.5 相关研究不深入

目前,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县林业部门缺乏科研力量,对五溪山青钱柳居群的研究尚不深入,仅停留在居群个体数量的调查、记载阶段,没有开展五溪山青钱柳居群生境变化、居群演化机制、趋势和迁地保护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4 对策与建议

4.1 强化就地保护

建立五溪山野生植物就地保护体系,将五溪山青钱柳居群全部个体及其分布区纳入就地保护体系之中。科学做好保护区总体规划和保护工程规划,将该青钱柳居群列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尽快实施。

开辟巡护线路,加强巡护工作。设立青钱柳居群分布区专门巡护线路,定期开展巡护、观测,并记录归档。设立青钱柳珍稀植物保护警示标志,避免青钱柳居群及其生境遭受人为干扰。加强保护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集种子、开垦林地和砍伐天然林等破坏野生珍稀植物资源及其生境的违法行为。

4.2 积极开展保护宣传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山区群众积极投身到保护珍稀植物行动中来,为珍稀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4.3 实施人工育苗造林

通过人工技术打破青钱柳种子的休眠,在试验区或保护区毗邻区域开展青钱柳人工育苗、造林,增加青钱柳这一珍稀植物物种的数量,有效保存遗传多样性,以达到自然状态下可生存繁衍种群的目标。同时,满足青钱柳人工培育利用的社会需求。

4.4 开展科学研究

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五溪山青钱柳居群生境变化、居群演化机制、与演化趋势科学研究,设立固定样地,加强监测,建立完整的青钱柳居群信息数据库,掌握其演变的自然规律,为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2卷)[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2]王文.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居群青钱柳生境
青钱柳花粉特性对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岷江柏野生居群和迁地保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rpl32-trnL片段在柳穿鱼不同地理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丽江乡级行政区域内总花扁核木表型多样性研究
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分子标记的金钗石斛遗传多样性研究
基于MSPA-InVEST模型的北京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生境网络优化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青钱柳的“前身”与“今生”
青钱柳饼干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