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孩子都是一枚等待被发现的贝壳

2018-05-25 06:07方伟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诗性贝壳美感

方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德育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地开展德育工作,积极地探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使自己的教育对象成为一位“大写的人”的策略。在与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平等交谈中,在对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由衷赞赏中,在对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坚定信任中,作者一次又一次地触摸到了“手捧多彩略带温度的贝壳,驾驶着我的诺亚方舟”满载而归的幸福感。这样教育的诗性、教育的美感、教育的获得感,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呈现在教育者的面前。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

关键词:孩子;贝壳;多彩;教育;诗性;美感

从小我就向往蔚蓝的大海,喜欢在洒满阳光的沙滩追逐,喜欢寻找美丽的贝壳,这时快乐溢满我的心怀。如今太多的时间交给了案头的教案、作业及教室里的孩子,可是快乐依旧。因为我在另一片海洋里追逐、奋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枚枚稚嫩的贝壳。撷一枚扇贝,用平等的眼光才能感受平凡中的光彩,就像你发现海滩上的一枚熠熠生辉的扇贝那样;捡一枚蝶贝,用赞赏的眼光才能发现它隐藏的光彩,就像你捡拾海滩上一枚普普通通的蝶贝那样;捧一枚贝,用信任的眼光才能挖掘它潜在的光彩,就像你捡拾海滩上一枚静默无语的贝那样。而这枚贝壳、这件事、这学生,让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在对人的教育上,用平等的、赞赏的、信任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是教育的灵魂。这样,教育的诗性、教育的美感,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一、撷一枚扇贝——用平等的眼光才能感受平凡中的光彩

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是聪明好学,抑或是特长出众,还是乖巧懂事?原本我是这样认为的,但一个平凡的孩子闯入了我的视线,让我知道了“无数个普通的水滴才能汇成浩瀚的大海,无数枚平凡的贝壳才能成就了大海的绚烂”这样质朴的道理。

我清晰地记得:

他衣着不整洁,小手黑乎乎的,最惹人注目的是流着黄黄的鼻涕。你看他时,他还满不在乎,鼻涕抽得吧嗒吧嗒地响。他就是我们班有名的“拉面大王”李xx。

这个绰号让他越发沉默,有时会因为同学的一句话而与其发生摩擦。每当这时,我的心就会隐隐作痛。于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我主动找来了李xx,与他坐在校园的樱花树下聊天。这时,我眼中的李xx可爱了许多。他脸上勉强带着笑容,紧张地与我坐在一起。

我微笑着问他:“你喜欢盛开的樱花吗?”

“喜欢,因为它很美。”他看了看我。

“你为什么不喜欢小伙伴?”我好似不经意地问。

他疑惑地看着我,恨恨地说:“因为他们瞧不起我!”

昕出了他的恨意,我的心一紧,暗想:好在今天找他谈话,若错过时机,我会后悔的。

我掩饰着内心的不平静,郑重地对他说:“这次开展的‘春天来了诗歌朗诵会,我认为你适合参加。”

“我行吗?”他嘟囔了一句。

我冲着他使劲点点头:“行!老师相信你!”

他抬头看着我,嘴角上有了一丝笑容。我知道他肯定不会失约。

那天,这个曾经脏兮兮的男孩焕然一新。他每走一步都昂首挺胸的,每朗诵一句都充满激情,仿佛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那一刻,在我的带领下,骤然间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他微笑着走下讲台。

说也奇隆,从那以后李xx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看着他的变化,我好像看见了贝壳熠熠的光彩。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个儿童。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还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的优缺点。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温暖,从而受到真正的教育。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成为美的教育。

二、捡一枚蝶贝——用赞赏的眼光才能发现隐藏的光彩

一位成功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怕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也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赞赏无私地送给你的学生们,这样才能发现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光彩。

我清楚地记得:

二年级的时候,一位同行带来了一位转来的孩子,想将其安排在我班上,并对我说“他很差,只有你能镇住他。”我一听心里凉了一截,又不好意思拒绝,强装笑意地说:“行呀!”其实,我何尝不知道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什么。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个高个子的家伙,像个好斗的公鸡,老是惹是生非。我几乎天天找他谈话。他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三分钟的热度后就又原形毕露,学习成绩当然也惨不忍睹了。我对他几乎束手无策,有点后悔当时的决定……

后来,我们年级开展了好多次主题活动,音乐老师推荐他参加小组唱;十字绣作品展示中我发现了他的作品;语文展示课惊奇地发现他发言积极踊跃,很能活跃课堂气氛……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到办公室告他状的同学少了,他到办公室报到的次数也少了,我也变得轻松多了。我惊喜地发现,课间他跟小伙伴玩得很欢,考试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活动中他更活跃了。

办公室的同事说:“你真行!”听到同事的赞赏,我心里乐滋滋的,不禁想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乐于接受别人的赞美,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是呀,用赞赏的眼光才能发现隐藏的光彩,就像你捡拾海滩上一枚普普通通的蝶贝那样。

三、捧一枚贝——用信任的眼光才能挖掘潜在的光彩

信任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一种肯定、一种动力,一种让种子冲破泥土努力向上的毅力。在教育中,用一种信任换取一种力量,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我一直鼓励学生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希望每一位学生的快乐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知识在课堂内外得以拓展。

我班有一个成绩优秀、文静守纪但体弱多病的女生。她平时依赖性强,做事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被她拖得精疲力竭,只好求助于我。于是在四年級开学初,我与中队委商量,让她做个小组长,督促她学会自己管理时间,锻炼能力,克服缺点。开始时她很抵触,不愿接受,但迫于我的压力被动接受了。然而她的组长工作做得手忙脚乱,毫无章法。我就经常对她说:“老师相信你!”“做任何事都得自己想办法,不要死做。”“老师来教你做。”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第一句话一“老师相信你!”没想到,她竟然坚持到学期结束,也没有叫苦叫累,组长工作也做得有条不紊,自己的学习也没有耽误,反而成绩稳定了、上升了。第二学期开学,她妈妈试探地对她说:“我去和方老师说这学期你就不要做组长了,太累了。”她脱口而出:“不行!我不能辜负老师的信任,而且我做得还蛮好的。”

四、结语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是幸运的——许多次平等的交谈,许多次由衷的赞赏,许多次坚定的信任,拉近了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又是幸福的——经历了无数次风雨,搏击了无数次巨浪,手捧多彩略带温度的贝壳,驾驶着我的“诺亚方舟”满载而归。这不由使我想起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读着这句诗,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孩子们,忍不住用双手轻轻擦亮手心那一枚枚稚嫩的贝壳……

猜你喜欢
诗性贝壳美感
银贝壳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贝壳里的海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