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恋

2018-05-26 03:12林志明
师道(人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读书语文

林志明

1996年8月的一天,我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走进了一所名叫“达郭完小”的小学,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这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12个班级,14位老师。我去的时候,学校刚刚建成两层教学楼,整个校园杂物横陈,一片狼藉。

在我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校长笑盈盈地迎了上来,把我接到操场边的一间小平屋里。

校长姓毛,大块头,四十多岁,满脸的络腮胡,说话嗓门特大,底气很足。后来才知道,他在这儿已算是很年轻了。在我来这所学校前,这里的老师平均年龄52岁。

校长当时跟我谈了些什么,我已记不得了,但我忘不了的是,那一刻,我的心里一直在嘀咕:在这里,我会呆多久?三年、五年、十年、一辈子……

校园生活单调而缓慢。早上七点半到校,管理晨读,然后备课、上课、改作业。学校没有食堂,也没有厨师,中午只能自己买菜做饭。下午接着备课、上课、改作业,偶尔打个盹,或者辅导一下孩子,到四点钟,下班回家。

这里没什么文体活动。老师基本上是本村人,除了教书,还要照顾自家的田地,没那个闲心做“虚活”。

这里也没什么教研活动。都是一帮老爷爷老奶奶,谁也不想听谁的课,谁也不想让谁来听课,更别提专业化发展的自觉了。

这里很少开会,有什么事大家相互通个气;何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里也没多少福利待遇。教师节50元,春节100元,仅此而已。

日子就这么静静地流淌着,我像一只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不知道岸在哪里?不知道驶向何方?

在这里,我待了四年。在这四年中,我只外出听了一次课。然而,正是这一次听课,彻底改变了我整个教育人生的轨迹。

那是1999年10月的一天,在绍兴剧院举行了一场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多年从未出过门的我,这一次恰巧赶上了。

活动中,我听到了支玉恒老师的 《太阳》。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语文课竟然可以这么上!语文课竟然这么有味道!语文课竟然可以上得这么叛逆!

当然,时至今日,对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已无需赘言。事实上,支老师的 《太阳》,就像于永正老师的 《草》,靳家彦老师的《跳水》,贾志敏老师的 《两个名字》一样,早已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而我的幸运在于,这样的经典,让一个教了四年语文、只外出听了一次课的教坛新手赶上了。

在这样的经典面前,我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想法、教学个性全都轰然倒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除了顶礼膜拜,没有其他。

在后来的好几天里,这堂课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暗想:课,不能再这样上了;日子,不能再这样混了;生命,不能再这样耗了。从此,我开始了教书、读书、思考、写作的耕读生涯。

我喜欢读书。每天除了工作,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书房里,煮一壶清茶,读几页闲书,与三五好友畅叙书话。

我一直以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若是一日不读,便觉 “面目可憎”。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不爱读书,不善读书,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我读书很杂,文学的、史学的、美学的、哲学的,都有涉猎,如宗白华的 《美学散步》、司马迁的 《史记》、钱钟书的 《围城》、高尔泰的 《寻找家园》等,都是我常读之书。此外,我还将 《红楼梦》《静悄悄的革命》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列为精读之书,放在案头,常读常悟,常读常新。阅读,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语文看语文。

读书久了,我的心渐渐变得柔软、平和、有情味,我的课也渐渐变得有趣、有味、有内涵。有学生曾这样感念: “已经很久没听您上课了,多想回到过去,听听您那厚重的嗓音,看看您那平和的笑容……可是,这一切,只能埋藏在记忆深处了。”

除了读书,我还喜欢写作。我常跟人说,语文老师要爱写、会写、能写,只有这样,才知道将学生带往何处;也只有这样,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这些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在写,或言教学心得,或语生活琐事,或谈人生感悟。我用文字记录思考,也用文字记录成长。如今,我已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文稿,其中有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在公开刊物发表,还出版了学术专著《因学设教——基于学情分析的单篇阅读教学设计重构》。

可以这么说,正是写作,架起了我成长的阶梯,构筑了我精神的家园,唤醒了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有人问我: “你这么勤勉地读,这么辛苦地写,究竟为了什么?”我笑答: “读书让我抛却浮华,写作让我心灵安顿,在且读且写中,我遇见了更好的生活,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而今,我已在教坛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当年的雄心早就不在,曾经的激情已然褪去,过往的豪言留作笑谈。四十个匆匆而过的短暂春秋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一个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吧!而我要做、我能做的,那就是教好书、育好人。

二十年来,我始终坚守在语文园里,勤耕细作,静待花开。我思考语文教学 “高耗”与 “高效”的问题;思考语文课堂 “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问题;思考语文教师“真性成长”与 “假性发展”的问题……

我感悟到:语文老师,应当是一名儒者。

课堂上,他 (她)会不激不厉、循循善诱地讲课,如一位中正平和的长者,领着一帮天真无邪的孩子,一同去追寻他们心中的梦想,一同去朝圣他们心中的语文。

课堂外,他 (她)又当甘于寂寞,甘于清贫,一豆烛光,一杯淡茶,一卷青书,远离世俗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争;然而他 (她)又胸藏万壑,心怀天下。

我体会到:语文老师,还当是一名行者。

做一名语文老师是幸运的,因为语文诗意、浪漫、审美;然而,做一名语文老师又是孤寂的,因为语文承载着太多的思想、太深的情感、太重的使命。这就需要教师有行脚僧一般的勇气、信仰与毅力,虽身处寒境,却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孜孜探求语文教学之规律,默默耕耘语文教学之田园。人誉之,欣然;人诋之,欣欣然。

我领悟到:语文老师,更当是一名智者。

智慧的语文老师视教育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牺牲;视教育为一种创造,而不是重复;视教育为一种事业,而不是职业。他 (她)的一生或许永远也不会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 (她)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合拢是一枚果;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

智慧的语文老师爱读、爱写、爱思考,也尽其所能让学生爱读、爱写、爱思考。他 (她)既关注学生的发展,又不忘自身的发展。他(她)不是在夜以继日地 “掏空”自己,而是在日积月累地增补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禅说: “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尽管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喧嚣的时代,这是一种多么遥远而美丽的奢望,但我愿以此为信条,守一颗平常之心,做一些平常之事,静心享受工作的幸福,尽情感受生命的精彩!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读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可怕的语文课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