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我们来了

2018-05-26 07:58康荦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廖凡赵涛戛纳

康荦

贾樟柯曾在微博上发过一篇长文《戛纳,我们为什么要来》。在他看来,戛纳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去一个尊重电影的地方。“在卢米埃尔大厅结束放映后,打在主创身上的那束灯光,是对电影工作者的注目和尊敬。”

2018年5月,已经五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并担任过电影节评委的贾樟柯,带着自己的新片《江湖儿女》又一次来到戛纳,走红毯、首映、国际媒体群访、各种会面洽谈忙得不亦乐乎。另一位中国电影导演毕赣也正在戛纳,在距离自己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戛纳首映16个小时前,毕赣刚刚下飞机人肉送来这部自己导演的第二部电影长片的DCP(数字电影包),等待测试……

2018年5月8日至5月19日,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位于法国南部滨海小城戛纳举办,本届电影节比往年提前一天,有四位中国导演入围不同单元,被普遍看作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离戛纳最近的一次。“我们为什么要来戛纳呢?在这个电影为上的地方,借一位法国作家所言:我愿意在一个尊敬电影的地方失败,也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成功。”贾樟柯如是说。

毕赣的长镜头夜晚

毕赣的采访是他在戛纳刚刚测试完DCP(数字电影包)等待几小时后首映的间隙写的。事实上他在去戛纳的飞机上已经回答了五个问题,但下飞机后他决定重新回答一遍,结果还是寥寥几字,是毕赣一贯的风格。《地球最后的夜晚》故事并不复杂,黄觉饰演的男主人公和汤唯饰演的女主人公曾有过一段情,12年后,黄觉回到贵州凯里(毕赣的家乡)寻找她,现实、记忆、梦境交织。130分钟的电影,前70分钟是2D,节奏缓慢,后60分钟是一个3D夜景超长镜头(超过了前作《路边野餐》中那个40分钟的运动长镜头),这个长达—个小时的长镜头成为首映后被热议的重点,汤唯、黄觉、张艾嘉等明星演员反倒没人关注了,看完电影的人普遍表示,满脑子都是毕赣。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毕赣

Q得知《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围戛纳时你正在干什么?心里什么感受?

A在赶制作,担心赶不上影展的放映。

Q戛纳是绝大多数文艺片导海心中的圣殿,你是否如此?

A读大学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

Q为了此次戛纳之行,你都做了什么准备吗?会带什么私人物品去?

A来不及做准备,我带了DCP。

Q在戛纳你都会干些什么?

A来得比较晚,都是些采访工作。

Q之前你说你不适应北京这座城市,因为觉得它太雄性了。戛纳也雄性吗?

A还没有在戛纳过多感受。

Q将来你也会一直生活在老家凯里吗?如果将来生活在凯里会制约你的事业发展怎么办?

A生活制约不了事业上的发展。不过也不一定一直在凯里,凯里变化比较快。

Q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是延续《路边野餐》的新魔幻现实主义吗?

A看了就知道。

Q片名《地球最后的夜晚》是谁起的?什么意思?

A一个书名,波拉尼奥起的。

Q你之前说“下一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要实现的是类似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这样的意义,想去—切过去电影没有抵达的地方。”你觉得你做到了吗?

A这段话有歧义。我想去电影抵达不了的地方,这次我觉得做到了。

Q新电影依旧是关于“遗憾”吗?29岁,29年来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A太多了。

王兵的“死灵魂”

王兵的《死灵魂》入选本届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王兵的作品向来以长度著称——他的导演处女作是2003年的《铁西区》,记录了沈阳重工业区破败的旧工厂,一群无所事事的下岗工人和街角青年,片长9个多小时;2008年的《采油日记》片长14小时;今年的纪录片《死灵魂》长达8小时15分钟,这部纪录片“巨作”由2005年开始拍摄,到2017年期间多次补拍,酝酿了十多年,选择了22位在中国上世纪50年代末在劳改农场被批斗过的知识分子的幸存者。2007年,王兵的纪录片《和凤鸣》就曾入选戛纳特别展映单元。

章明的“冥王星”

导演章明执导、王学兵和刘丹等主演的《冥王星时刻》入选本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是入围该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片。《冥王星时刻》的灵感缘起于章明10年前在西南深山采风的经历。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的章明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前作《巫山云雨》在各大电影节获过不少奖项。和贾樟柯一样,章明也对县城情有独钟。从《巫山云雨》到《她们的名字叫红》,他的大部分电影讲的都是县城。《巫山云雨》是章明的处女作,讲述了长江三峡灯塔信号员与旅馆服务员的感情故事,《冥王星时刻》也是以巫山取景为主。

贾樟柯的“江湖”回眸

“20年了,最让我着迷的还是江湖。”2018年1月1日,导演贾樟柯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此时,距离他的首部电影长片《小武》,已足足20年。2018年5月8日,贾樟柯和《江湖儿女》主演赵涛、廖凡一齐来到这座法国南部的海边小城,对于这位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来说,这条长度60米的红毯已经再熟悉不过了——2002年,《任逍遥》第一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此后在2008至2018十年间,贾樟柯的5部作品全部入围戛纳电影节,除了2010年的《海上传奇》入圍一种关注单元以外,其他四部全部入围主竞赛单元,2015年戛纳电影节将金马车奖授予这位老朋友。金马车奖又被称为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贾樟柯是获此殊荣的首位华人导演。

这次的新片《江湖儿女》戛纳首映当日座无虚席,两千多名观众接踵而至,首映前甚至出现了未抢到票的外国观众在门口举牌求票的场面。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自发起立鼓掌长达5分钟之久。在热烈的掌声中,贾樟柯携主创们起身鞠躬,表示对观众的感谢。

所谓的“江湖”,更像是贾樟柯对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一次回眸一电影里几乎能看到贾樟柯之前所有经典影片中的元素,包括《小武》中的卡拉OK房、《站台》中的移动歌舞团,《三峡好人》中的船行三峡……影片中的造型延续《任逍遥》中斌哥和巧巧的造型,廖凡穿的衬衫和任逍遥里的一样,虽然是不同的人演,赵涛的衣服则完全是任逍遥里出现的衣服。为了让演员在容貌上回到那个年代,贾樟柯特地从法国请来造型师给赵涛化妆。

在电影圈里浸润20年,贾樟柯陷入这20年去过何方、身在何处的思考,对他来说,这个时间节点这样一部电影,是起点也是终点。今年年初,法国《电影手册》发布2018开年刊,贾樟柯应邀为其撰写专栏,文章名为《江湖儿女:我在等待另一个自我》。《江湖儿女》的许多拍摄细节及个人创作心得,在文中首次得到披露。該文是贾樟柯在影片拍摄间隙撰写的。

自述《江湖儿女》:我在等待另一个自我

此时此刻,我正在摄氏零下1 7度的山西大同拍摄《江湖儿女》。

这座靠近内蒙古的城市,是这部电影的起点,也是终点。

人物从这里出发,经过中国西南的三峡,西北的新疆,又回到了故乡。主人公穿越这段长达7700公里的旅途,用了17年的时间。

从2001年到201 8年,这对男女经历了街头暴力、入狱,也经历了相爱、背叛,他们分离又重逢,但始终没有走入家庭。

在社会秩序之外,他们用他们的办法生存,像风浪中行走的人,他们紧紧握着船舷,随时迎接风浪的击打,始终避免自己落水淹没。

这部电影来源于真实的人物,也与我的两部电影《任逍遥》(2002)、《三峡好人》(2006)有关。

那两部电影中隐约的背景、没有详细展开的情节,是《江湖儿女》的故事主体。

在现场,看女主角赵涛和男主角廖凡的表演,感觉有种雷电交加的能量。就算他们沉默,也能让人感到巨大的风暴。

赵涛与我合作过《站台》(2000)、《任逍遥》(2002)、《三峡好人》(2006)、《天注定》(2013)、《山河故人》(2015)等一系列影片,她用她的真挚与才华,在《江湖儿女》中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男主角廖凡主演过《白日焰火》(2014),我们是第一次合作,但彼此知心,配合默契,他的表演令人叹服。

这部电影也是我第一次与摄影指导Eric Gautier合作,他的作品包括《摩托日记》、《在路上》,我们用6种摄影器材呈现这个故事,从DV到胶片,从冬季干燥的大同到夏天多雨的三峡,我们始终站在一起,他站在摄影机后面,在我的旁边,给我强大的影像支持。

《江湖儿女》的中文片名,引自费穆导演筹拍的最后一部影片。

2010年,我在香港采访《小城之春》(1948)的女主角韦伟,她很遗憾费穆导演没有自己完成这部影片。

我忘了那部电影的故事,但记住了这个片名。

“儿女”好理解,“江湖”这个词可能很难翻译成外文,江湖意味着险恶的冒险旅程,复杂的情感经历,秩序之外的世界,规则之外的情义。

那拍电影呢?我想我们也是江湖儿女。

《江湖儿女》还在拍摄之中,每天都有很多即兴的想法。在现场,当大家停下来等我,看我一个人沉默,抽烟,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其实我正在等待另一个贾樟柯的到来。

原载法国《电影手册》2018年1月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贾樟柯

Q电影里用了叶倩文的两首歌,我想问一下导演为什么这么喜欢叶倩文,她的歌为什么反复出现?

A叶倩文的歌声比较江湖浓情,有情有义,我记得我写过一个微博啊,我说再听那些老的粤语歌啊,就是过去八九十年代那些歌声里面的情意,现在变化很大。现在我们听流行音乐好听的节奏,或者旋律。但是像叶倩文歌声里的这种情意,我觉得就越来越少了。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喜欢这个粤语的歌。

Q讲情义的片子,比如吴宇森的电影,大部分是以男性视角来讲,情义是存在于男性之间的。但你这部电影好像在黑所有男人,男人都自私自利、没情没义,反倒是女人有情有义。

A因为我是男性,所以是以男人的角度在理解女性,怎么理解电影中的巧巧和斌哥这两个人物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赵涛的感情生活最后没有接纳新的人,既没有接纳徐峥,同时也没有接纳斌哥,所以斌哥在跟她拉手时她拒绝了。在我的生活里有好几个朋友,人到四十多了还单身,在情感里她们最后选择了自己一个人生活。我慢慢理解赵涛的这样一个选择其实是非常独立自由的。理解斌哥这个人物的关键是他还是喜欢自由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不是单单在讲江湖情义,我们一直希望电影能做到从江湖入,从人出。一开始在江湖里面的人是有属性的,是兄弟的大哥,是兄弟的大嫂,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其实有时候像我个人,因为我工作比较多,写作又拍电影,做影展又开餐厅,什么都干,无数次告诉自己我不拍电影了,好好写我的东西,然后过两个月又开始写剧本。江湖的吸引力跟电影的吸引力一样,当你决定停下来后,其实过几天你又在路上了,这个电影确实比较重感情,江湖跟电影差不多,都是一种冒险,都是无休无止的活动。

Q演员中有几位其他导演,怎样评价他们的演技?

A我觉得非常优秀。在我写剧本的时候就在想,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人嘛。他们两位要经历不同的人,所谓闯江湖不是空间意义上的,而是人的意义上的,所以整个《江湖儿女》出场的人物非常多。在写剧本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同行的几位好朋友。我觉得他们演应该是合适的,比如说写到三峡的时候,赵涛去骗钱,我觉得张一白好合适。比如说火车上的徐峥,比如冯小刚饰演的冯大夫。基本上这些面孔因为都是同行、好朋友,他们的形象都在我脑子里面,很自然想成他们的样子。他们演的都很好,演的好到我自己想给自己安排个角色,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啊。

Q汾阳现在的人情世故和你当时起步时候一样吗?

A我好几年前已经搬回老家住了,所以现实中我离电影比较远,离家乡比较近。平常在老家同学朋友来来往往吃吃喝喝,我很享受这种人情。因为回老家也主要还是和当时朋友在一起交往,你要说年轻人都是我们侄子侄女辈的了,还是老朋友在一起,所以感觉还是和以前一样的。

Q廖凡饰演的斌哥寄托了你怎样的感受?

A我记得我写剧本写到廖凡走,然后我突然意识到,虽然赵涛拒绝了廖凡,廖凡好像是寄人篱下,但是他走的刹那,他不是在离开一个女人,不是离开借居的地方,而是离开他的家。那一刹那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第一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写到那里自己很受感染,很不平静。

Q从创作的角度,在你重新建构故事时,过去的素材给你带来更多的是激发还是限制?

A是一种启发,无论是过去拍的素材还是使用不同的媒介,实际上我们都必须重新组织创造它,然后把它糅合到一个新的人物、新的剧情身上。这是这部电影的起点,但整个电影完成后已经脱胎换骨了。

Q赵涛这么多年一直演你的戏,你有没有觉得欠她一个奖?

A有点不好意思,赵涛和我合作完《二十四城记》以后,就在意大利电影《我是丽》中得了意大利金像奖最佳女演员,作为导演我还是有点小嫉妒——为什么不是在我的电影里得奖?倒是《山河故人》让她在国外拿了很多奖,我觉得这是对她工作的鼓励。

《江湖儿女》的故事起始于2001年的山西大同,模特巧巧与出租车公司老板斌哥是一对恋人,斌哥每天在外面呼朋唤友,巧巧希望能够尽快进入婚姻。一次。斌哥在街头遭到竞争对手的袭击。巧巧为了保护斌哥街头开枪。被判刑五年。巧巧出狱以后。开始寻找斌哥以便重新开始。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猜你喜欢
廖凡赵涛戛纳
浅谈RTC技术在消防救援指挥中的应用
乐享蓝天
本届戛纳电影节向导演阿涅斯·瓦尔达致敬
廖凡 赵涛 江湖儿女,同道殊途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遇见
赵涛书法艺术
鼎足三分,再聚戛纳 第69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前瞻
廖凡的白日焰火
廖凡的“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