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出版创新对建设出版强国的支撑作用

2018-05-26 10:17刘浩刁海
出版广角 2018年8期
关键词:出版业出版物强国

刘浩 刁海

【摘 要】 大学出版代表着国家科学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建设出版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期大学出版必须通过创新实现内容自信,打破同质化出版僵局,融合时代元素,顺应国际出版的潮流趋势,从而推动出版强国的建设。为此,大学出版社应当重视精品出版物的创造,积极建立学术出版品牌,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努力提升出版服务品质,在国际竞争中展现优势,并在相关保障措施的支持下,切实为出版强国建设提供动力。

【关 键 词】大学出版;创新;出版强国;建设

【作者单位】刘浩,天津大学出版社;刁海,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8.005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文化的阵地,代表着中国整体学术研究水平和发展水平,是建设出版强国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当今社会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积极推动大学出版创新,塑造文化自信,对展示中国精神、塑造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出版社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充分发挥学术研究的优势,汇集智慧结晶,打造出版界的文化软实力,让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熠熠生辉。

一、新时期建设出版强国的迫切需求

出版强国意味着出版业具备强劲的竞争优势,能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出版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文化传播、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的作用。当下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之际,国际经济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尤为明显,积极建设出版强国是大势所趋。

1. 传播先进文化

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新时期全党和各族人民要团结一致,为时代的进步汇聚精神动能。出版业要围绕这一重心,出版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出版物,充分发挥先进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社会凝聚力。尤其是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根植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而出版业要用富有内涵的精神文化产品,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传播到社会各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世界,给予人更多的精神启迪,建设出版强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这一战略大局。

2. 增强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关系文化软实力。出版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華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堪称最为深厚的文化。出版业对文化的记载和传播,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创造优秀出版物,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富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贯穿其中,可以向世界各国诠释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释放文化影响力。建设出版强国无疑将对增强文化软实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促进出版业“走出去”

在出版业“走出去”的今天,以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著作引领国际学术潮流,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同样是建设出版强国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出版领域的国际贸易和市场占有率是竞争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实物输出还是版权输出,都是一种国际较量,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才能有效推进中国出版业“走出去”。中国出版业与发达国家出版业存在一定差距,塑造文化资源大国形象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出版业的国际地位。因此,建设出版强国更是一项战略部署,持续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才能让中华文化实现更广泛、更深远的传播。

二、大学出版创新对建设出版强国的支撑作用

大学出版的学术著作和期刊在国家学术出版领域占据的比重约为30%,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学术出版的主力军,其学术出版物代表着国家科学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彰显大学的理念和学术风气,是建设出版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

1. 建设出版强国需要内容自信

出版业是内容产业,优质与创新的内容才能具备竞争优势,为建设出版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前媒体技术的升级更多表现为对用户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影响,如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转变、碎片化阅读的普及等。用户追求的始终是内容本身,内容自信才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内在支撑力量。大学出版创新所构筑的内容自信不仅来自严格的选题、规范的流程,还与其多年的文化积淀、持续的学术创新密不可分。

大学出版社当中有不少依托于百年历史名校,学术积累深厚,具备明显的作者资源优势。大学出版社不仅拥有高素质的教师作者队伍,还可广泛吸纳学术界有名望的专家,如国家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领域的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等,从而树立内容自信,为建设出版强国打牢根基。近年来,国内大学出版社很多作品已输出到国外学术出版集团或与国外合作出版外文学术著作,着实在出版强国的建设中迈出较大步伐。

大学出版创新的优势还体现为学术成果向出版成果的转化。内容创新体现了大学出版社孜孜不倦的上进精神,是满足用户精神诉求的前提。当前大学的高端智库发展迅速,不仅为学术研究及成果发布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促成了精品学术出版资源的聚集。大学出版社在保持固有的传统和严谨作风基础上,通过对新时代智库成果的选择和判断,出版精品学术成果,可以强化学科领域建设,持续储备创新动能。

2. 建设出版强国需要打破同质化的僵局

出版创新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必由之路,大学出版社只有打破学术出版同质化的僵局,才能求得创新发展。转企改制给大学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考,虽然改制可以使市场化的步伐加快,但是势必会产生盈利上的危机感。不能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不具有吸引力、曲高和寡的出版物都难以成为真正的精品,更谈不上建设出版强国。

目前,除学术期刊外,大学出版产品主要包括教材、学术出版物和市场出版物。教材虽然是大学出版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不计其数,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大同小异,学生很难区分出哪一个版本的内容更适合、更具指导性,加之大学出版成本居高不下带来的问题更是堪忧。因此,出版创新是大学出版塑造学术风气、提升学术价值的根本出路,更是建设出版强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建设出版强国需要融合时代元素

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隐含服务模式的转型。提高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可产生巨大的公共利益[5]。建设出版强国需要真正发挥出版物的社会公共价值,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使成果的利用范围更广,更好地创造公共利益。《牛津英语词典》在线版就是很好的典范,同时也证明,在保证学术价值和服务职能的同时,盈利是提高出版物质量、创新出版物服务模式的必要保障。

大学出版社的生存价值和生命力是建设出版强国重要的支撑,尤其是出版社转制后,没有时代元素的融入,盈利能力必然会受到削弱。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很多大学出版社并没有真正开展规模化的数字出版建设,因为数字出版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成本,这对出版社而言是不小的压力。打造出版强国是对国家出版实力的整体考量,信息时代,数字出版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这就需要大学出版社秉承创新的理念,积极投入出版模式的创新,为建设出版强国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创新不仅意味着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向知识的服务者,还包含更多服务的理念,出版强国建设需要紧紧围绕“用户至上”的理念,才能使优秀的出版物与用户精准对接。

4. 建设出版强国需要顺应国际化的潮流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相应的文化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原则,顺应国际发展趋势,进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本国优势。例如,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编辑人员兼具版权经理的身份,随时可以进行版权谈判,他们已经成为出版社的核心资产之一;又如,网络时代倡导高效出版的环境下,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始终坚守严格的评审制度。这些都是国际出版的潮流和规律。大学出版创新是为了在建设出版强国的道路上顺利地与国际对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学术出版都面临资助的压力,大学出版社不可能完全脱离市场而存在。学术出版物因其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的特点,以及严格的编审校对和出版管理流程,造成出版成本始终较高,即使得到一定的资助,仍然要充分考虑市场定位和盈利问题。如英国大学出版社面对资助减少的现实,利用阶梯原则,分批推出精装本、半价精装本、平装本和廉价书,使高品质的产品与盈利有机契合。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经验都表明,科学的定价策略才能为盈利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这些经验给国内大学出版工作提供了借鉴。因此,大学出版创新既是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也是顺应国际潮流、遵循国际规律的必然选择。

三、大学出版创新的发展举措

为推动出版创新,建设出版强国,大学出版应把塑造精品出版物、建立学术出版品牌、促进地域文化传承、提升出版服务品质和增强国际学术竞争力作为今后的工作重心。

1. 塑造精品出版物

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其持续开展的学术研究活动使智慧资源得以聚集,并以出版物作为载体,实现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因此,出版强国建设首先要以打造精品出版物为方向,明确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提高站位,積极调整战略。浙江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出版结构的调整上为创新树立了典范。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近年出版的《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大国大转型——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丛书》等颇具影响力[6]。精品出版物的策划和出版不仅能够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使出版物与读者需求精准对接,而且有利于出版社获得国家相关的支持。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药用植物志》《中华临床医学影像学》等大型丛书均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7]。

2. 建立学术出版品牌

每所大学有其自身的学术特色和资源优势,因而在出版领域具备潜在的品牌创建实力。品牌是出版创新的实力见证,也是建设出版强国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例如,四川大学出版社在古籍出版领域打造出卓越的品牌优势,专业化品牌经营不仅使古籍图书编辑出版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对古籍进行新分类体例编纂,在保存古籍原貌的基础上,订正原刻本的错误,充分体现古籍出版的时代意义。雄厚的教育、学术资源和高质量的作者是古籍出版的优势所在[8],其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尤其值得借鉴。大学出版应以自身特色为出发点,避免盲目竞争和跟风炒作,始终保持对出版事业的精心投入,明确出版定位,不断积累品牌优势。

3. 促进地域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出版业的重要使命,也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动力所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离不开出版宣传的支持,因此,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创建出版特色,促进地域文化传播,也是大学出版创新不可忽视的方向。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客家文化书系”“桂学文库”等已成为知名的地方精品图书品牌,为广西地域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桥梁。地方图书对地方知识传播、文化建设以及当地民众的思想宣传教育有着重要作用[9]。所以,大学出版创新要重视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中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地域文化丰富,这些为大学出版提供了沃土。

4. 提升出版服务品质

出版强国建设需要优质出版内容与高质量服务有机融合。当前人均电子书阅读量持续增长,国际知名大学出版社的一些电子书售价甚至超过纸质版,大学出版社要对这些新的趋势高度重视,在保持纸质出版物品质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大数字出版的开发力度,将学术出版与教学资源有机融为一体,发展在线教育,将富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延伸到新的出版领域,提升国家整体的学术教育能力,这也是出版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5. 增强国际学术竞争力

大学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资源和优势,大学出版应以此为契机,选择高端原创主题,将中国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国际化出版的重要方向,提高学术出版的国际影响力,使学术成果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例如,国外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古籍出版物需求较大,借助一定的营销宣传支持,古籍出版物将实现可观的销售额,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儒藏》就被多所大学、研究院所、图书馆选购。因此,大学出版在积极开展出版创新的同时,可通过图书进出口公司搭建桥梁建设海外传播基地等途径,开辟国际市场,增强国际学术竞争力。

出版是一个国家文化生命力的体现,特别是大学出版有其明确的学术特征和服务定位,在建设出版强国的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出版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实现精品出版,创建学术品牌,推动文化传承,提升服务品质,参与国际竞争,这些都是大学出版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程文艳,张雪红,李凤媛. 基于图书馆管理的国外大学出版研究——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个案为例[J]. 图书馆,2015(9):83-86.

[2] 袁亚春. 精品化:大学出版的必由之路[J]. 现代出版,2018(1):48-52.

[3] 陈奋,宁灿健.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发展之路[J]. 科技与出版,2015(2):40-42.

[4] 舒星,熊瑜. 高校出版社特色化经营探析——以四川大学出版社古籍出版为例[J]. 现代出版,2016(5):34-36.

[5] 刘艳. 地方文化选题的策划与运作——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地方特色图书出版为例[J]. 出版广角,2015(11):72-73.

[6] 孙惠玉,徐步政. 做成方向 做成体系:东南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可持续之路探索[J]. 科技与出版,2015(7):24-27.

猜你喜欢
出版业出版物强国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强国有我
2017年出版物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