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野到丰饶

2018-05-26 10:17孙卓敏
出版广角 2018年8期
关键词:斯坦贝克凯西荒野

【摘 要】 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带来荣誉的《愤怒的葡萄》,真实记录了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深入刻画作品的主要人物,来探索人类的生存欲望、人性的光辉等深刻内涵,以此告知人们,只有诗意地回归自然与精神的生态家园,才能真正踏出荒野,找到内心的丰饶之地。

【关 键 词】《愤怒的葡萄》;深层意蕴;破解

【作者单位】孙卓敏,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8.030

约翰·斯坦贝克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曾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约翰·斯坦贝克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这些作品涉及题材广泛,囊括了政治、文化、战争和社会各个方面,如《愤怒的葡萄》《烦恼的冬天》《人鼠之间》等多部作品在西方文学发展史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语言风格犀利,情节环环相扣,尽显大家风范。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身体力行,以文字来刻画生活中的真知灼见。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南部平原出现的旱灾使得这片曾经富饶的地方变为贫苦之地,农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根基。这段时期,约翰·斯坦贝克曾跟随农民由俄克拉荷马州流徙到加利福尼亚,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他十分震惊,随即写下了《愤怒的葡萄》。正是《愤怒的葡萄》这种真实感受所产生的内容和话语获得了人们的好评,评论界也给予这部作品较高的评价,认为它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愤怒的葡萄》主要讲述了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穷困潦倒的农民为了生存,由俄克拉荷马州前往加州逃荒的经历。故事的主人公汤姆·约德一家及牧师凯西则是这次流徙浪潮中的缩影。为了擺脱困苦的生活,汤姆·约德一家在牧师凯西的带领下走向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地”——加州。走过荒漠、渡过河流,经历了艰辛与屈辱,汤姆·约德一家终于到达他们心中向往的美丽富饶之地。加州确实是土地肥沃、适宜安居的乐园,但这片乐园却不属于他们。到达这片土地之后,汤姆·约德一家反而陷入了更为绝望的困境,农场主的压榨,各方势力的排斥,使得在风雨中漂泊的一家人虽有先知凯西牧师带领,但无法得到上帝的救赎。对他们而言,如何能摆脱厄运,过上梦想中富足安宁的日子,找到内心的“希望之地”呢?这正是作品所要展现的主题,也是这部作品出版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一、走向“荒野”

在西方文学中,“荒野”通常指代原始、野蛮和无序,向人们传递的多是负面情感。但在《愤怒的葡萄》中,“荒野”则象征着真理之地,人们只有亲自走向自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理。文中这一思想源于超验主义,超验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思想的化身,自然界中的存在物都注入了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内心和行动。在《愤怒的葡萄》中,作者塑造了“先知”的形象——凯西,凯西实质上是超验主义思想的践行者,为寻找理想家园的人们指明方向。这部作品详细地描述了凯西的内心挣扎,当他面对难民们的凄苦现状,内心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他反问自己:“这种圣灵究竟是什么?”之后,凯西在荒野中不断地进行精神求索,获得了顿悟。他亲身走到荒野里去,清晨看太阳,中午眺望原野,夜晚仰望星空,如平常一样进行祷告,不明白是向谁祷告,但觉得山和自我已分不开了。文中提到,“这一整体是神圣的”,“神圣”是凯西在荒野中精神求索获得的启示。他认识到了“整体”的概念,即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人应直接在自然荒野中获得生命的启示。凯西因走向“荒野”,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和礼法,自由的身心状态使他顿悟了信仰的真谛——自然与人类社会处于和谐状态。牧师凯西顿悟到自己对遭遇苦难的人们的责任和承诺,并以此来指引汤姆·约德一家走向荒野,最终恢复到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中。同时,《愤怒的葡萄》折射了个体命运在环境裹挟下的彷徨与挣扎,使读者认识到要脱离现代都市的喧嚣与内心的迷失,就必须要去自然中找寻答案。

二、颠覆“自我”

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阂,把“我”和“我们”分割开来。从《愤怒的葡萄》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失去土地的农民与大农场主无本质区别。但这些游离四散的个体,面对自然灾害、来自机器的危机与挑战,感到了自身力量的渺小与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把“小我”融进“大我”,才能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愤怒的葡萄》这部作品中,汤姆·约德一家的生活经历佐证了颠覆“自我”的过程。当人们还没走向“荒野”时,“我”的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农场主及土地公司为了利益迫使汤姆·约德一家离开的行为是自私的,同时汤姆·约德一家也存在这种“我”的意识。表面上他们为了维护家庭和土地而团结起来,实际上却没有真正地团结起来,最终被赶出家园。另外,这部作品清晰地描述出汤姆·约德和他母亲的差异。在胡佛村扎营后,母亲在炖菜时,一群饥饿的孩子围上来,她被吓坏了,但不想把食物分给他们,这充分体现了“我”的意识。凯西被警察打死后,汤姆·约德杀死了一个袭击者并隐藏于树林中,他开始思考凯西说过得话,明白了离开伙伴的个人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此,他从孤寂的深沟中走出,决定去追寻真正的“我们”。其他家庭成员也颠覆了“自我”。发洪水时,罗撒香正好生产,他们得到了温莱特太太的帮忙。汤姆·约德的母亲向温莱特太太表示感谢,温莱特太太告诉她:“用不着谢……你们也会帮我们的忙。”这时母亲才认识到,日子过得越不顺,越要多多互相扶持。这充分表明了母亲作为“我”的最坚定的守护者已逐渐转变为“我们”的呼应者,开始主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愤怒的葡萄》不仅描述了汤姆·约德一家的苦难历程,还展现了这一家人的精神之旅,即颠覆了狭隘的个人主义观。这部作品也告知读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先要争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有将小“我”融入“我们”,人们才能重新审视原有的生活状态及赖以生存的土地。

三、敬畏“土地”

人与土地之间存在一种环境伦理关系,人们能够与土地和谐相处,会获得它的馈赠,但人类要自私地对待土地,土地也会丧失人情味。尊重这种关系,把土地看做人类的亲人,才能使人类变得崇高,最终解放人类自身。《愤怒的葡萄》突显了这种环境伦理关系的矛盾所在,这部作品运用大量笔墨来描述荒芜的土地和人们对土地的情感。比如,作者将土地拟人化,指出土地“在这铁的机器底下受苦受难,在机器底下渐渐地死去”,“因为既没有人爱她,也没有人恨她”。尽管作者对遭遇悲惨状况的农民怀着同情之心,但也揭露出这群流离失所的人们也是土地的破坏者。为了维持生存,他们恳求农场主让他们继续耕种土地,并想借战乱来提高棉花价格。可他们心里却十分清楚:继续种植会彻底毁掉这片土地。又如,《愤怒的葡萄》第十三章无情地抨击了人们的贪婪:“我真不懂这个国家会弄成什么样子……我真不知道这个国家会弄成什么样子。”作者运用反复手法强调人们的困惑。汤姆·约德一家离开土地的怀抱,经历了没有保障、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他们遭到了无情的报复:一场又一场的尘暴袭击。人们还误以为尘暴是“上帝的行为”,但实质是人类与土地之间的疏远、敌对关系造成的。人们也只有经历一番磨难才会对养育他们的土地产生“敬畏”之心。遭到无情掠夺的俄克拉荷马平原冷酷无情地对待掠夺者,当他们来到心中的富饶之地——加州之时,却遭遇了更多的磨难,因为加州人们也是同样的贪婪。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向人们揭示了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遗忘了自身的根基——土地,割裂了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当人们麻木不仁地对待自然,他们的道德生活也必然不完整。这正是读者能够从中获得的启迪:土地具有创造性与毁灭性,我们必须像敬畏伟大母亲那样对待土地。

四、获得“富饶”

当人们走向“荒野”,颠覆“自我”,学会敬畏“土地”,最终将获得“富饶和希望”。人们离开贫瘠之地,经历各种艰辛,就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及自然的恩惠。但要真正获得“富饶”,需要保持内心的“真”。在《愤怒的葡萄》中,迁徙者们的纯真本质因工业文明而消磨殆尽。与土地割裂之后,他们寻找“富饶”之路注定会失败。这部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群体的恐惧不安,这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出埃及记”。在《出埃及记》中,古人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经过磨难和考验找到了福地,但汤姆·约德一家寻找“希望之地”的旅程却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相反,在希望被彻底粉碎之后,他们也颠覆了当时美国要大量开垦西部地区的想法。曾有评论家指出,《愤怒的葡萄》不是一个家族寻找美好生活的经历,而是一个心灵的教育过程。因为在这部作品的结尾处,罗撒香所产下的孩子还没有体验这个世界,就已失去了生命,并被装入木箱投入洪水中,向读者暗示了人们内心所向往的“富饶之地”并不存在于加州。然而,这也使得读者产生疑问,“富饶之地”到底存在吗?如果存在,人们又应去何处寻找。关于这一点,作者告知了我們答案。他通过汤姆·约德一家及牧师凯西的经历,来质疑和批判当代文明价值体系,以寻求人类对“内在自然”的回归,即人们要想获得“富饶”,就要以自然状态来建设精神世界,解决人类的异化问题。这里的获取“富饶”并非仅仅指人们获得的物质馈赠,而是延伸出更深层的意蕴——对精神上的追求。很显然,只要人类自身认识到他们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富饶”是什么,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希望之路。

五、结语

《愤怒的葡萄》出版之后,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从受读者欢迎程度来看,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荣誉和褒奖不只是因为作者的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作品深刻内涵的认同。现代文学作品中,鲜少有能立足于自然的角度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敢于批评、揭露人们的部分行径,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要注重长远、和谐的发展的作品。《愤怒的葡萄》运用多层面的艺术手法,来诠释这一深刻的内涵,使得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

历经艰辛的汤姆·约德一家到达加州之后,并没找到理想的“希望之地”。从文本的表面描述来看,这种走向“荒野”获得“富饶”的过程,是经济危机所导致的。但实际上这是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摧毁,进而导致的一系列天灾人祸。这一家人的辛酸历程告诉读者,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人们丧失了生存的真谛,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关系异化,这种异化的关系犹如一张巨网禁锢了寻找“希望之地”的人们的思想。虽然人们对加州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但他们所追求的心灵上的富饶,终将得到实现。人们要重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自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真状态。在《愤怒的葡萄》创作时期,生态破坏尚未达到今天的严峻程度,作者不可能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来全面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作者敢于质疑“西部伊甸园”的观念,抨击了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的私有观念,让读者产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求之情,对土地母亲的敬畏之情,进而彰显出明晰的价值观念。在环境问题紧迫的当下,《愤怒的葡萄》展现出的生态意蕴,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它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生态智慧,引导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上一条诗意的生存之路。

参考文献

[1]卜立进,王勇,刘娟.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文学元素体现出的生态忧患意识[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王姝静,王妙迪. 《愤怒的葡萄》一文中三个典型的“绿色”人物(英文)[J]. 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2009(8).

[3]黄丽清. 文本·历史·颠覆·协商——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析《愤怒的葡萄》[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杨轲婷,闫璐瑶. 《愤怒的葡萄》——绿色生态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研究[J]. 大江周刊: 论坛,2011(11).

[5]余永峰. 斯坦贝克作品中的人性释放与价值界说——以《愤怒的葡萄》为诠释对象[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6]胡天赋. 《愤怒的葡萄》:一部伟大的生态文学之作[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斯坦贝克凯西荒野
我是阳光下的春雨
卡卡的直升机
通往伊甸之路——斯坦贝克女性描写所传达的主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