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周和爱比克泰德的“不动心”哲学

2018-05-26 09:50丁智琼卫春梅
卷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本体论道家

丁智琼 卫春梅

摘 要:庄周是中国战国时期道家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是古罗马奴隶制时期斯多亚主义哲学家。虽然二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但是二人都是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惊人的相似性的“不动心”哲学。本文试图从“不动心”哲学的内涵、“不动心”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不动心”哲学所追求的目的以及“不动心”哲学的实践等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他们二人的哲学。

关键词:不动心 道家 斯多亚主义 相对主义 本体论

庄周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哲学家,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表现出对当时自己身处逆境的满不在乎的“不动心”; 爱比克泰德是古罗马帝国晚期时期著名的斯多亚主义哲学家,他也以一种很淡定的态度看待人世间的一切灾难和痛苦,表现出面对灾难和痛苦满不在乎的“不动心”。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庄周和爱比克泰德的“不动心”哲学理论。

1 两层特殊的含义:“不动心”的内涵

所谓庄周和爱比克泰德哲学中的“不动心”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不动心”主要是指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上的享受的东西不在乎 ,换句话说,不追求功名利禄、金钱财富和美女, 因为在他们看来, 这些东西都是人的身外之物,不是属于人自己的东西,所以, 这些东西的得失与人无关。“不动心”的第二层含义是指:面对痛苦、灾难甚至死亡不在乎。例如庄周的妻子死了,庄周却在满不在乎地唱歌跳舞;爱比克泰德在他的《教义手册》中也曾这样说道:“如果你的妻子死了,根本没必要痛苦,她只是又回到神那里去了。”[1]

2 相对主义、宿命论:“不动心”哲学的本体论基础

庄周的“不动心”哲学是建立在他的相对主义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的。在庄周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没有所谓的真假、是非、善恶等区分的,如果有的话, 那其实都是人的偏见而已, 一切都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真理的存在。如果我们能以一种超出是非的态度对待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也就无所谓是是非非了, 从而也就不会因卷入到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中去而感到烦恼不能自拔,因此, 人才能活得自在、逍遥, 从而才能幸福。 他曾这样说道:“ 与庄周相比, 爱比克泰德的“不动心”哲学是建立在他的宿命论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的。爱比克泰德认为,包括人類在内 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是神创造的。 神不仅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 而且还是掌控人类命运的主宰者。人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有行动的自由, 但是最终都不能逃脱命运的锁链。 对于人来说,只有听从命运的安排、服从神的命令,才能获得幸福。根据这种理论,爱比克泰认为, 人的生和死, 其实都是神安排的,所以面对自己的死亡或自己亲人的死忙, 我们不应该悲伤欲绝,而应该很谈定,因为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命中注定的。他曾这样说道:“你的妻子死了吗”?“不!你其实只是把她还给神了。”“你的儿子死了吗?”“不!你其实只是把他还给神了。”[1]

3 保全自己东山再起与保全自己巩固政权:“不动心”哲学所追求的目的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哲学都是时代历史的产物,庄周和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当然也毫不例外。

庄周生活在中国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的政治动荡和变革时期, 即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庄周是奴隶主贵族出身,作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庄周当然是不甘心他们的奴隶主阶级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主动让位给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但是他也深知无论奴隶主们怎样抗拒,新兴的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执政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的必然了。面对这种无法挽回的政治局面,庄周只能以退为进,征服不了自己外部的世界,只有转向征服自己内在的世界以求心灵的恬静无纷扰,从而先保全自己的生命, 如果以后有机会还可以东山再起。这就是庄周不动心哲学所求的真正的目的。

爱比克泰德生活在西方罗马奴隶制末期,那时也是西方历史上正在进行重大的政治历史变革时期,即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不过, 与庄周有点不同,爱比克泰德时期,罗马奴隶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换句话说, 爱比克泰德时期,罗马的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当时还不够足以强大到能完全摧毁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势力,另一方面,罗马奴隶主阶级决不甘心退出历史的舞台,面对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夺权,罗马奴隶主会使用各种软硬兼施的办法来对付的,爱比克泰德哲学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子。爱比克泰德虽然是奴隶出身, 但是由于他自小就被奴隶主收为养子并释放他自由, 所以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始终都是在为罗马奴隶主贵族说话。爱比克泰德时代, 罗马奴隶主贵族虽然表面上还在掌权,但是这种政权却时刻面临着被颠覆的可能性,奴隶主们整天心惊胆战。爱比克泰德的“不动心”哲学可以说是罗马奴隶主的保全自己生命的一种心理安慰剂和镇定剂, 因为爱比克泰德的“不动心”哲学其实就是在教导人们要坦然面对将要遭遇的一切,未来是福还是祸,一切听天由命吧,顺其自然。

4 对自己亲人死亡的淡定:不动心哲学的实践

在中国哲学史上, 庄周不仅以他和老子一样是道家哲学家出名,而且更以他是一名不动心的实践哲学家出名。如果说,只是作为一名道家哲学家而出名, 老子走在他之前,因为早在庄周之前, 道家的基本哲学思想早已由老子第一个详细地系统地向世人展示出来了。 但是作为因为不动心的实践哲学家而出名的,庄周应该首当其出。庄周的道家哲学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他隐居山林, 过着一种隐士的生活;第二, 他对自己妻子的死亡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定。史书上记载, 庄周的妻子死了,庄周的朋友前来吊唁,结果发现庄周不但不痛苦流泪, 而且还在快乐地鼓盆,载歌载舞,朋友问他为什么一点也不痛苦,他的回答大意是:生死都是自然现象,有什么值得痛苦的?

与庄周相比, 远在罗马的爱比克泰德也是一位不动心哲学的实践家。爱比克泰德哲学属于罗马斯多亚主义哲学, 斯多亚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以臭名昭著的“不同情人、不怜悯人”的冷血动物出名。动物,他们主张人们做事是能凭借理性,不能有任何丝毫的非理性因素,他们甚至主张将人七情六欲从人身上彻底根除掉,只保留理性就行了。根据这种理论, 他们认为, 同情人、怜悯人都是人非理性的表现,所以不应该的。爱比克泰德和另一名斯多亚主义者塞涅卡曾经号召罗马人应该效仿智者离家时和回家时都是一个表情,即使离家时家门口放着死尸,应该踏着死尸面不改色、毫不回头地出门。而且,他还这样说道:“你的妻子死了吗?”、“你的儿子死了吗?”,“如果他们死了,没有什么值得痛苦的, 你只是把他们又还给神了,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你的, 只是神暂时托你保管他们而已”。[1]

5 小结

庄周和爱比克泰德不动心哲学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教会人们如何在身不由己的动荡年代如何保全自己生命的养生哲学,而且二者都主张心灵的恬静无纷扰才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庄周和爱比克泰德不动心哲学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中国道家哲学, 后者是罗马斯多亚主义哲学;第二,前者是代表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没落的奴隶主阶级自我安慰, 后者是代表还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正在日趋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自我安慰。尽管庄周和爱比克泰德不动心哲学有所差异,但是他们同样都是反映社会政治大变革大动荡年代奴隶主们企图保全自己生命的养生哲学。

参考文献

[1]爱比克泰德:《教义手册》英文版, 转引自Ethics, P90, edited by Oliver A. Johnson, published by CBS publishing house.

猜你喜欢
本体论道家
界与域的环境伦理思考——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凭鉴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太极拳与道家思想之大美无形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基于本体论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规范表达
尼采的语言本体论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