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怎样汲取“大跃进”教训的

2018-05-28 05:30陈晋
领导文萃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跃进教训毛泽东

陈晋

遭受严重挫折的“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隐痛,也是他一生永远记取的教训。毛泽东的反思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这些教训要牢牢记住,要经常向人们讲”“搞了俄国的革命热情,没有搞美国的实际精神”“不要以我们这些人的寿命来考虑事情”“马克思主义者永远不许剥夺劳动者”“现在看来,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等等。这些反思,突出反映了他不贰过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也说明了他的一个过人之处,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绝不在同一类事情上两次犯错。

“这些教训要牢牢记住,要经常向人们讲”

从目前看到的材料,可以判断毛泽东是中央领导层中第一个站出来,就“大跃进”运动的错误进行自我责备和明确承担责任的人。1959年2月27日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的讲话稿中,毛泽东就有自我批评的话,并就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承担了责任,但是在与会者的要求下删去了这些话。此后,他不断地讲:每个人都有责任,首先是我。这几年出现的高指标等问题,总的责任当然是我负,因为我是主席。受了惩罚,就要检讨。我说,请同志们传达到各省、各地方去。事后知道,许多地方没有传达。似乎我的错误就可以隐瞒。同志们,不能隐瞒。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对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

在中央领导层中,毛泽东谈论“大跃进”教训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他希望:这些教训要牢牢记住,要经常向人们讲,永远不要忘记,想想那几年闹了多少笑话。直到1970年,他还感慨:管经济很不容易。我们早先不会搞。搞得太急了,会吃亏的。能办的就办,办不到的就在人民面前,在干部面前讲老实话,说实在办不到,将来有希望。由此可见,“大跃进”带给他的余痛和余悸,比其他人都深。

“搞了俄国的革命热情,没有搞美国的实际精神”

汲取教训,纠正错误,毛泽东选择的突破口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毛泽东捅破这层窗户纸,始于对“浮夸风”的批评。

弄虚作假的浮夸风是怎么来的?毛泽东心里很明白: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我们老是要数字,你瞎指挥,我就乱报,结果就浮夸起来了,一点也不实在。上面为什么要压下面呢?毛泽东认为,从领导作风看,这缘自脱离实际的瞎指挥。他说:大家做官了,不做调查研究了。我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但大多也是浮在上面看报告。高征购、瞎指挥,教育了我们。总之,“大跃进”的错误说明:主观主义在我们身上经常存在,特别是掌权以后,容易产生自以为是,不肯反复研究,不肯听反对意见。总起来讲,所谓瞎指挥的领导作风,一是脱离实际,不调查研究;二是主观武断,自以为是;三是贪多、求大、图快。

为克服主观武断的“瞎指挥”,毛泽东从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角度提倡“调查研究”“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勿务虚名而招实祸”等等,有意思的是,他还多次提到要学美国的实际精神和科学精神,说“大跃进”的教训是“搞了俄国的革命热情,没有搞美国的实际精神”;在与自然界作斗争方面,美国也是我们的先生,经济建设也是科学。怎样才能科学和实际呢?毛泽东提出,各方面的工作光有一个管总的路线指导还不行,还要制定一整套适合情况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正是在1960年代初期,中央在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教育、文艺各方面制定了一批具体的条例制度,意在使党对各行各业的领导和管理有章可循。

“不要以我们这些人的寿命来考虑事情”

作为“超英赶美”战略的重要步骤,“大跃进”运动的突出特征是追求高速度大规模的发展,结果是事与愿违,留下不少烂摊子。对此,毛泽东的感受是:我们本来想搞快些,反而慢了。从那以后,毛泽东看待经济发展速度,确实格外谨慎。他绝口不再提“超英赶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别人说得怎样天花乱坠,他总是要把计划中的指标往低处压一些。

有件事值得一说。1966年春天,毛泽东在湖北听取王任重汇报农业机械化工作后,非常感兴趣,想搞一个五到十年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计划,争取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国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此,他让其他中央领导人研究讨论这项计划,还给刘少奇写了封长信谈论自己的设想。但不久他犹豫起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说:我给少奇的信不要印了,不准确。我不放心,找了王任重、陈伯达谈。找他们一谈,就知道不准确。准备大搞农业机械化运动的设想,随后也不了了之。看来,他终究担心这个决策引起一哄而上,造成欲速则不达的被动局面。

“马克思主义者永远不许剥夺劳动者”

“大跃进”运动的又一个突出特征是刮“共产风”。毛泽东从“共产风”的教训中,深化了两个理论认识。一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尊重价值法则,要搞商品交换;一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不能盲目扩大规模。

纠正“共产风”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处理上级从下级、比较贫穷的社队从比较富裕的社队无偿调用的财物。对此,毛泽东逐步明确的主张,是要坚决退赔。他讲:县、社一定要拿一部分实物来退赔,破产也要赔。马克思主义者永远不许剥夺劳动者。有实物退实物,有钱退钱。毛泽东在反思中直面这个经济体制弊端,从中汲取了两个教训。

一个是生产积累的分配要向老百姓倾斜,进而树立“藏粮于民”的思想。毛泽东说:向老百姓征税征粮,多了会闹翻,不行的。这是个原则问题。要留有余地在老百姓那里,不能搞得太紧。务必达到藏粮于民的目的,绝对不可以购过头粮。

另一个是要重视地方积累,提高地方上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和自主权。毛泽东的思路是:中央不能管死,省也不能完全统死,计划也不要统死。不能竭泽而渔。中央下放企业的产品,应该给地方一些,应该分红,不分红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一个省有几千万人口,等于欧洲一个国家,没有一点自治权力那还行呀!

“现在看来,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

“大跃进”运动的挫折让毛泽东很快冷静下来。此后,他不仅不再提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事,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也相当低调。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不能急,成为他的口头禅。他常说:现在看来,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三百几十年建设了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

毛泽东一生成功地做了许多大事、难事,但“大跃进”运动是他做的一件大的错事。对这件事,他先是不諉过,接着是采取了一系列亡羊补牢的举措,然后不厌其烦地谈论、总结和反思,着实把“大跃进”运动这口教训之井挖得很深很深。

(摘自《党的文献》)

猜你喜欢
大跃进教训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教训
教训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大跃进”后的产能过剩与城市工业的增效改革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大跃进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