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探讨

2018-05-28 09:06邹燕萍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分析研究高中数学

邹燕萍

摘要:高中数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训练学生们养成一种发散思维。然而,如今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存在一些障碍。所以,本文从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发散思维;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52-01

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说,更多的强调的是对学生们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发散性思维;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们在掌握了初步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综合,不断地对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经过不断地演绎推算和总结,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本质上的认识。如今,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全新的教育形势导致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不同,社会更加需要的是脑子灵活的人才,是具有发散思维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人才。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三大主科之一,不仅仅关乎着学生们的高考,更关乎着学生们的未来。而发散性思维作为学生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数学这一学科中能更好、更快的培养起来。但是,由于长期的教育政策的影响以及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导致高中学生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无法培养起来。要知道,发散性思维作为高中学生们思维能力的主要方面,对于学生们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生们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那么,在如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基于此,本文从教育制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个视角出发,对于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

1.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说起应试教育,往前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科举制,往后说就是如今的高考,它可以说一直存在于整个中国社会。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教学内容被固定,教师的教学形式被固定,甚至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慢慢地被固定。高中数学学习讲究灵活性,讲究发散性,应试教育的束缚会使学生们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渐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无法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应试教育制度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应的会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这一影响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培养高中学生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

1.2 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落后。许多高中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采用做题——讲题的方法进行教授,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被固化,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还有的任课教师仅仅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授课,不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有限,学生们即使想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也没有很好的机会。还有的高中数学教师根本注意不到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只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成绩而采用机械的教学方法,将一些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讲授给学生们,让学生记住。殊不知,这样的办法不仅对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没有一点儿好处,还会导致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越来越差。

1.3 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高中阶段的学生们自制力还比较差,还不具备完整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要在高中时期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由于高中数学枯燥乏味,有些学生一看到数学就头痛,连最基本的数学知识都犯怵,更别说主动培养自己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了。还有的学生只为了提高成绩而进行机械的学习,自认为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就足够了,而不再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再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甚至个别学生只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学习,因为不喜欢数学就直接放弃了这一学科。学生们不正确的态度,对培养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2.高中数学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几点建议

2.1 不断完善教育制度。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所改变,教育制度也应该随着改变,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国家要时刻关注教育动态,进行适当的改革,改变过去那种"畸形"的教育政策,为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提供开放性的环境。各个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积极推进新课改,为高中数学这一学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

2.2 任课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不再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新颖的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数学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和方法灵活的运用到解答题目中,从而帮助学生们形成发散性思维。同时,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与数学题目结合起来,展开疑问,从而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2.3 学生们重视培养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高中学生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找到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从心底里重視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们要紧紧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当任课教师引导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时,要积极主动的进行,抓住每一次机会。在课堂下,学生们也要自己进行各种有关数学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训练。只有学生们自己意识到数学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这一能力在高中阶段培养起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于不仅对于学生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中国整个教育前景来说也是重要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是当今高中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值得每个任课教师和每个高中学生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想发散性思维能力,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学生们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要想培养这项能力,需要国家层面进行教育制度改革,需要教师付出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付出努力:首先要重视数学这一学科,重视发散性思维能力;其次要不断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分析研究高中数学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