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深度关爱留守儿童

2018-05-29 09:27刘剑锋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车成才行为习惯

刘剑锋

【摘 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二胎政策的放开,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还将长期存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也关系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探究深度关爱留守儿童,对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和不断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措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深度认识留守儿童,深度关爱留守儿童的内容及具体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深度关爱留守儿童。

【关键词】 深度关爱;留守儿童

随着人们对留守儿童认识的深入,留守儿童不再仅指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和事实留守儿童都会被纳入留守儿童范围内。

首先,“城市留守儿童”已开始被关注。其次,“事实留守儿童”形成的条件已具备。首先,二胎政策的放开,大量二孩会成为“事实留守儿童”;其次,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异后的孩子会成为“事实留守儿童”;再次,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迎来全民创业的时代。创业的人们对自己事业的关心将远远超过对身边孩子的关心。因此,创业人群的孩子会成为“事实留守儿童”。

一、深度认识留守儿童

(一)认识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行为习惯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长期处于孤独和空虚中,导致他们养成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更要命的是: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正在反作用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日常行为习惯:排斥正能量,崇尚负能量;随地吐痰,乱丢乱扔;抽烟喝酒、赌博;撒谎成性;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攀比心重;没时间观念;自由散漫;没有排队的习惯;乱涂乱写乱画;口出狂言和污言秽语;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不讲个人卫生;极个别的还涉及聚众斗殴,偷盗,敲诈勒索,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学习行为习惯:迟到、早退;上课沉溺空想或发呆;爱讲话,扰乱课堂;回答问题爱说闲话或答非所问;故意找借口或理由破坏课堂纪律;不写作业或不按时完成作业;厌恶学习;对考试无所谓;对阅读毫无兴趣;对正面教育绝缘;对知识只求一知半解……

这些行为习惯与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与现代文明恰恰相反。不良行为习惯像一只饿狼正在吞噬着留守儿童的未来。

(二)认识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

1. 性格缺陷。留守儿童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祖辈对孩子十分溺爱,远在他乡的父母对孩子的物质诉求有求必应,这样孩子极易养成自私自利、矫情、脆弱的个性。另,现在的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少,孩子们的集体生活较少,内心的想法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

2. 认知偏差。由于留守儿童生活在孤独的环境中,孩子有疑问无法得到解答,这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加上“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不该知道的负能量都知道,该知道的正能量都不知道。这两个因素就造成了留守儿童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3. 沉溺网游。因为孩子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祖辈管不着,学校又没寄宿,上下学路上的监管空白不仅让学生沉溺在网游世界还养成了很多恶习。

4. 存在感严重缺失。留守儿童有些时候为了找到存在感就违反校纪校规,抽烟,打架斗殴,有些更甚者走上偷盗或敲诈勒索的道路。

二、深度关爱留守儿童内容

何谓深度关爱留守儿童呢?深度关爱留守儿童就是用爱的正确表达方式触及留守儿童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并向更高阶段发展。深度关爱留守儿童具体内容就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呵护安全是基础

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深度关爱的基础,健康成长必须得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因此,安全是基础的基础。留守儿童成长的安全隐患大致可分为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心理安全。

交通安全。留守儿童上下学路上的水塘水库、沟壑,危桥,毒蛇,乘坐无牌三轮摩托,骑摩托车、助力车,山路雨季滑坡……

人身安全。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保障指数在不断下降,危害他们人身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如打架斗殴带来的意外受伤,人贩子到农村、学校门口拐骗贩卖,女留守儿童遭性侵,误食农药,溺水、触电身亡,毒品侵蚀……

食品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正威胁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近些年大量垃圾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充斥着农村市场,甚至学校门口的小摊小店。这些食品会不同程度地进入留守儿童的身体,毒害他们的健康。

卫生安全也令人担忧。首先是居住环境不卫生。喂养的家禽在屋前屋后拉满了粪便,很容易传染疾病;其次,二次污染普遍且严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没有专门的垃圾场和处理方式,门前垃圾堆到一定程度就焚烧;再次,个人卫生也很糟糕。因激素的功劳,现在女孩子的青春發育提前到九岁半,正在上小学五六年级,接触不到生理学知识,回家害怕跟祖辈讲,最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

心理安全。由于亲情缺失,长期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是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危机。

深度关爱留守儿童就是要不断减少他们成长路上的安全隐患,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二)科学关爱是前提

科学关爱就是用爱的正确表达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不产生“二次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关爱。比如广西一留守儿童的事迹被曝光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短时间内捐款500多万。给他钱并没有错,捐款更也没有错,错在爱的表达方式欠妥当。一个穷怕了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忽然间给他500多万元人民币。我们在爱他的同时没有考虑他如何驾驭这笔财富,也没有考虑过他拥有这笔财富后的心理失衡及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关爱会产生很多“二次问题”。

关爱留守儿童既要用爱帮助他们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同时做到不产生“二次问题”。因此,科学关爱是深度关爱的前提。

(三)改变行为习惯是重点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不良行为习惯,且他们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正吞噬着他们的未来。深度关爱留守儿童必须得斩断吞噬他们未来的“根”。所以,深度关爱的重点就是狠抓养成教育,彻底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充分养成与国际接轨的文明行为习惯。因此,改变行为习惯是深度关爱的重点。

(四)提升核心素养是要求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都应围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去开展。

提升核心素养,就是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健康的生活。因此,提升核心素养是深度关爱的根本要求。

(五)奠定发展基础是核心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世纪,也是科技大爆炸的世纪,也是竞争极为激烈的世纪。无论是知识的大爆炸还是科技的“大爆炸”,还是竞争的日益激烈,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是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用未来的眼光衡量留守儿童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提升他们适应未来的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奠定发展基础是深度关爱的核心。

三、深度关爱留守儿童措施

(一)提高服务意识,呵护安全,促进健康成长

1. 实现校车接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每天早上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将孩子送至村口,每天下午按规定时间在村口接孩子。实现上下学校车接送,杜绝上下学路上的安全事故,杜绝监管空白,从源头上遏制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各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解决众多校车不易。首先,可尝试与民办学校抱团取暖。目前很多营幼儿园或民办学校都拥有校车,除了上下学接收孩子外,校车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使用。这样即加重了民办学校的负担,也浪费了校车资源,而农村寄宿制学校只有周日下午和周五下午使用校车。所以,起用民办学校校车闲置时间,既整合了资源,也减轻了民办学校负担,还让农村留守儿童坐上安全校车,提高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质量。其次,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校车行业。各地方可以成立校车租赁公司,按照国家标准把校车购回来,以民营企业的形式存在。学校与校车租赁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国家财政适当补贴校车租赁公司燃油费,孩子们乘坐校车费用由照物价局按实际里程核定的成人的车费一半收取。比如,某村到镇上平常价格是2元一个单面,学生乘坐的校车按1元一个单面收取。

2. 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学生安全、健康的一切行为。第一,依法确保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安宁;第二,一律取缔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第三,禁止一切危害健康的食品进入校园食堂和小卖部,重拳打击校内三无食品,垃圾食品,过期食品,假冒伪劣商品;第四,校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整改到位;第五,鼓励依法从教,严厉打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二)建立大数据,实现精准优质关爱

1. 用“大数据”思维服务留守儿童。以县为单位建立一个留守儿童数据库,并与关爱留守儿童相关的县直机关职能部门实现数据共享。

大数据要采集好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将其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备注。在服务留守的过程中,根据备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关爱,会大大提高有限资源的有效率和服务质量,并能杜绝资源浪费和重复关爱。

2. 多部门形成关爱合力。关爱留守儿童的部门很多,如共青团、教育、民政、关工委,还有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如果所有关爱留守儿童的职能部门统一意识,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关爱的效果会更佳。现实中,一些地方的留守儿童被多个部门多次重复关爱,一些地方无人问津。被多次重复关爱的留守儿童会产生“二次问题”。比如养成“等靠要”和懒惰思想(我家里穷,大家给我是应该的)……这样,好心就办了坏事。关爱留守儿童的各职能部门应密切合作,形成合力,集中资源实现精准优质关爱。

3. 加大财力投入,办寄宿制学校,严管空挡时间。只要具备办寄宿制条件的学校就应该办寄宿制学校,不具备条件应创造条件办寄宿制学校。因为父母缺位,监管不力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系列问题,如果空挡时间还放任自流,不加强监管,留守儿童问题恐怕只会越来越严重。办寄宿制学校,首先上下学路上的空当时间管理起来了,从源头上减少了接触社会不良现象的机会;其次,学校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兴趣活动中找到存在感,并得到满足,遏制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再次,学校集体生活,会大大减少孤独感和空虚感,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最后,早晚学习时间拉长,学习成绩会得到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良性循环。

(三)提升服务理念,促进服务生活化

“服务”不应该是抽象的,遥远的,服务留守儿童的服务工作应该具体可感可知可触可摸,促进服务工作生活化。

1. 巧用网络,弥补亲情。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房闲置。可把学校的计算机房改成“亲情室”。每个班级,每个星期拿出一节固定的晚自习跟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连线和视频交流,让每个孩子感受自己的父母一直都在身边,从未远离,从而弥补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缺位”。

2. 生日晚会,真情感化。通过数据调查80%的留守儿童很在乎自己的生日。学校可以班为单位,每半个月或每一个月举行一次集体生日晚会。把这半个月或一个月里过生日的同学集中起来,利用一节自习课时间,老师、同学们一起唱生日歌,吹蜡烛,许愿望,给他们不一样的生日,以真情感化留守儿童。

3. 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和QQ群。学校或班上举行的大小活动应及时制作成相册与家长们分享孩子成长的幸福,这也有利于宣传学校,树立正面形象,也有利于家校合作,形成合力,为促进學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凝聚群众力量。

4. 建立成长卡,留住青春。以班级为单位,给每个同学建立成长卡,记下他们的身高、体重、获奖情况,每年拍一张照片放在成长卡里……

5. 创“无烟无赌”校园。农村学校里抽烟和赌博现象比较普遍,孩子们抽烟和赌博的恶习基本是从父亲和学校老师那里学来的。校园里任何时候都应该禁止吸烟和赌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四)延伸关爱深度,促进健康成才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实提高学习成绩,为健康成才提供知识保障。首先,切实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备课立足“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根据班级学情,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循循善诱,浅入深出。其次,构建快乐课堂。每堂课都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激起学习兴趣。再次,认真钻研考试大纲,有针对性、高效性地布置作业训练,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 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优质教育资源,为健康成才提供人才保障。首先,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专业优质服务是未来的趋势。教育在这一块的需求更为突出。其次,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是打造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再次,想办法留住农村优秀老师。优秀老师是好教育的关键,好教育是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让农村教育陷入了尴尬境地。再次,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也是解决城乡教育软件资源不均衡的措施之一。与其派城里老师下来支教一年两年的“输血”,不如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造血”。最后,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举措,也是幸福教育的关键举措。因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是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才提供人才保障。

3. 准军事化管理,纠正不良行为,为健康成才提供纪律保障。施行准军事化制度管理,严格纪律,纠正陋习,强化规矩意识,养成敬畏法纪习惯。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行为习惯问题,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是深度关爱留守儿童的重点,是提高核心素养的重点,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坚持人性化管理的同时,用准军事化制度强制纠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纠正陋习恶习,培养他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他们的健康成才提供纪律文化保障。

4. 设立心理关爱室,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为健康成才提供心理保障。首先,建立心理咨询室,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倾诉,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并对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同学及时进行干预,让每个孩子的心理充满阳光,做到关爱不留死角。其次,适当开设公益心理课程(讲座)。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认识、自我认知、自我认同,以增强他们的存在感。再次,巧用心理学知识,服务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改善留守儿童的恶习(沉溺网游、赌博、打架斗殴……),除了家校合作外,还要善于应用心理学知识干预,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后,由心理学专家设计一些适合留守儿童心理特征的心理游戏,增强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抗打击和承受孤独能力的心理训练。现在的留守儿童都比较矫情,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意义非凡。

5. 丰富校园文化,为健康成才提供文化保障。

(1)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养成教育。就目前情况,留守儿童的文明礼仪程度比较低,养成教育比较缺位。学校可以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弯腰活动”“耐力阅读比赛”“光盘行动”“三笔字比赛”“手抄报比赛”……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促进养成良好习惯,改善精神风貌。

(2)打造快乐校园,塑造健全人格。首先,着力打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快乐课堂,让学校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地,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收获健全的人格。其次,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之中塑造孩子们的健全人格。最后,以兴趣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健康的“玩”,文明的“玩”,智慧的“玩”,在“玩”的过程中收获健全人格。

(3)利用升国旗仪式进行主题教育。每周都要进行升国旗仪式,选取优秀师生代表在国旗下做主题讲话。这既是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最好的德育教育。

(4)打造法制校园,把“知法守法用法”理念植入每个学生的心田。为了让留守儿童从小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并把违法犯罪意识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应诚邀司法局组织“犯案”人员进行现身说法。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法制教育。

(5)重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办好校园文化长廊;教室里名言警句;走廊上布置励志、修身、养性标语……让每个走进校园的人第一直觉就是:“呼吸都能嗅到文字的芬芳”。

(6)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文化,引领他们健康向上。制度文化对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7)校园里多宣传正能量,树立好榜样,冲抵社会负能量对孩子们成才的负影响。“健康、善美、文明、向上、书香”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当中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要丰富校园文化,为健康成才提供文化保障。

6. 多为孩子们想出路。农村教育没有想过孩子的出路,只想过在教育局面前交好“答卷”,孩子们只不过是自己升迁的一颗棋子。这是做不出教育来的。农村教育一定要多想孩子的出路,根据孩子的性格、家庭境况等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他本人出路的中肯建议。不是人人都能读出书来,但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当我们给孩子们的中肯建议能给他带来美好未的希望时,他自然会按照建议去做最好的自己。如一些孩子成绩不好,但喜欢艺术,那么应鼓励他去学艺术;一些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成绩一般,但有血性,可以建议其去部队……要多想孩子们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徐文,管淳. 深度报道怎样做“深”——从系列报道《关爱留守儿童的孝感样本解读》说起[J]. 中国地市报人,2016(11).

[2] 田必耀. 留守儿童:从群体困頓到制度关怀[J]. 公民导刊,2012(1).

[3] 郑素侠. 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参与式行动的视角[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4).

猜你喜欢
校车成才行为习惯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双峰:校车集体“体检”
第一个上校车的人
坐校车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The School Bus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