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镣铐的舞蹈,负责任的自由

2018-05-29 08:49李香斌
求学·素材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非议金庸年轻人

李香斌

【作文题目】

结合以下材料内容和含意,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60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小郝在阅读某本学术著作后,将读后感发表在微信朋友圈。该读后感言辞刻薄,对学界前辈阎步克和韩树峰等人进行了嘲讽;小郝的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孙教授在网上发表公开信,称小郝出言不逊,不尊重学术与师长,要与其断绝师生关系。

他们的做法均遭到了一些网友的非议,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任选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布置了明确的写作任务。“均遭到了一些网友的非议”,是当事人面临的处境——小郝和孙教授的做法都有人质疑、反对和抨击;“请任选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就是特定处境下的具体任务,需要我们站在其中一方的角度,针对“非议”做出澄清、解释和辩驳。因而我们要明确角色定位,带着任务写作。

比如站在小郝的角度,可以反思自省(不敬师长,不尊重学术,言辞失当,恳请谅解),可以自我辩驳(限于学术范畴,发表一己之见,年轻人有表达自由;年轻学子,心志不够成熟、做法不够理性,有犯错的 “权利”),也可以质疑教授(是否缺乏人性化引导、教育?是否缺乏大师胸怀?是否符合相关教育法规?)。

比如站在孙教授的角度,做法苛严、决绝,是借此敲醒小郝,并非缺失引导、失职,恰恰是以此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也并非“家长作风”,没有气度胸怀,而是捍卫学术与师道尊严,不能过分隐忍。

【病文展示】

让才华成为“狂妄”的资本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小郝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他将自己对一本学术著作的读后感发表在网络上,其语言尖酸刻薄,满怀对前辈的不屑与嘲讽。

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我相信,其中不乏对这位硕士生的指责,诸如“自以为是”“人身攻击”“基本的尊重和教养都去哪儿了?”等言辞。可是当我们抛开“礼”这一层面去分析这一问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件也许就变成了:小伙子真有勇气,敢在众人面前挑战权威。

没错,就拿这一点精神放大开来,你会发现当今社会所缺乏的正是年轻人身上的“狂妄”。

小郝的案例不禁让人联想到了不久前的另一则新闻: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人气网络女作家公开指责金庸,称其行文枯燥单一,已不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与小郝恰恰相反的是,这位“口出狂言”新星之秀所要承受的,除了金庸书迷的控诉,还有不少的鲜花与掌声。

为什么同样的一次冒险挑战,引发的社会反响却截然不同呢?

且看步非烟,她的“狂语”一定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所得结论的。她有以狂妄为火种燃起来的熊熊烈火,自然就有以才干为支撑的薪柴来为自己的新创意、新思想、新观念开辟道路。小郝的恶语伤人自然有违道德,可倘若他真的有真才实学,提出的看法顺应了时代潮流,那么他这次对前人成果的质疑也不失为一种成功。

真理的无限性从客观上决定了人类需要不断地探索,没有人能规定谁的理论一定是正确的。更为可贵的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更为重要”,真才基础上的“狂妄”,正是这一观念下的产物。中国正在从制造强国转向创新强国的道路上前进,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这样一群“狂妄”的年轻人,终将会成为这一转型理想的主力军。

《阿甘正传》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我自己。”不做别人,只做自己,不去踩别人的脚印,让自己的才华为理想铺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得分】46分

【优点分析】

1.本文能较好地理解材料、遵照要求,基本完成了写作任务。选择为小郝的“狂妄”做辩护,并延展至对年轻人“狂妄”的评价,指出其合理成分。

2.有较好的议论文写作思路。拟题亮观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开篇从材料出发,摆出新闻事实;再列出网友非议,并予以正面回应;接着列举“步非烟”一例,照应标题,证明了文章观点,同时指出小郝的症结所在(缺乏真才实学);继而联系社会现实,谈到“创新强国”,试图提升论述的层次;结尾一段再次照应标题。

3.综合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注意引题、切题,基本围绕材料展开了评述。

【病因分析】

1.文章观点有待商榷。“让才华成为‘狂妄的资本”,表达上欠妥,因为有无才华和可否“狂妄”之间,无法轻下定论。

2.行文逻辑不够贯通。前后文的逻辑有待厘清,前文说特指有才者可以“狂妄”,而后文中“这样一群‘狂妄的年轻人”是泛指,显然有前后矛盾之嫌。对小郝本身的评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3.评述材料的力度不够。作者完成写作任务的意识还应加强,写作时应紧扣材料不偏移重心。全文直接评价事件的篇幅不足,为小郝辩护的力度也就不够。而引用“步非烟”的事例时用语过多,导致文章主次不分,未能击中要害。

4.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升。本文在精准表达和文采修饰上均需锤炼打磨,作者喜用长句,易导致表意不明或出现语病;部分用词如“新星之秀”等表述有误;所引用的名句不够准确;语言相对平实无味。

【升格技巧】

1.重新拟写标题。不说做到“文好题一半”,至少不要在标题上露出破绽,而授人以柄。

2.完善文章观点。对部分表述进行调整,消除事理逻辑的缺陷,比如改“狂妄”为“轻狂”。且做到文与题的相对统一,行文与材料对接紧密,前文与后文一线贯穿。

3.调整文章重心。压缩援引“步非烟”例证的篇幅,回归材料本身,真正实现为小郝做申辩的目的。

4.着力提升文采。原文部分語言仍可进行适当润色,议论文虽是以理服人,但也可以让语言更生动活泼。

【升格作文】

谁的年少不轻狂?

(修改标题,回避“才华”与“狂妄”是否有关联这一逻辑漏洞,以反问句式抛出“年少轻狂”的话题,试图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同时也在题目上表明了为小郝辩护的立场。措辞上,改贬义的“狂妄”为中性的“轻狂”,观点更站得住脚。)

学生嘲讽师长,出言不逊;教授怒气冲天,恩断义绝。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师生上演了这样一出“断交门”,一时间好不热闹。(运用短句,三言两语,精简引出事由。)小郝同学这次是大事不好了,成为众矢之的下场可想而知。而同情弱者是人之天性,我还是要站出来,斗胆为小郝声援几句。(开门见山,明确立场,不拖泥带水。)

话说回来,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面对前辈的心血著作,不整衣沐冠,不虚心拜读,反而以刻薄的言辞加以嘲讽,导师扣给他一顶“不敬师长”的帽子,将之逐出师门,完全可以理解。上纲上线一点,现在有些年轻人往往眼高过顶,标榜个性,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基本的道德素质却不见踪影。(为小郝辩护,首先承认教授之举的合理性,指出小郝确有错误,使行文更显理性,也顺带引出公众对小郝的非议,竖起靶子。用语略带调侃意味,但不油嘴滑舌。)

世人评议事件,最爱捧杀与棒杀。小郝出言不逊,着实有错,但就要因此被舆论乱棒打死吗?我们姑且抛开“礼”和“师道尊严”的层面来评议这一事件,是否也可以看到小郝的可爱之处:愣头青质疑前辈的学术成果,小字辈不盲从权威,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倒也勇气可嘉。再试问各位网友,回首自己的青葱年华,哪位学生不曾年少轻狂?既然如此,我们能否给轻狂的小郝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回到为小郝辩护、回应非议的正题上,以商榷之语气,指出小郝所为的合理之处,提出观点,照应标题。)

一个人的错误无法藏掖,但正确的地方也不应该被忽视。我们不妨用放大镜来肯定这位年轻人的正确之处,放大小郝的可贵之处,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社会其实是不能缺少年轻人的“疏”与“狂”的。(承接上文,以更肯定的语气重申观点,继续为小郝申辩。)

小郝的案例让人联想到女作家步非烟叫板金庸的事件。步非烟称,金庸的文章枯燥单一,已不符合新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此“狂语”一出,金庸的书迷岂能待见步非烟?但好在,还是有很多读者对这位武侠小说新秀不吝鲜花与掌声。步非烟在金庸大师面前,绝对是小辈,但她的“狂语”也并非空口无凭,而是建立在自己对小说创作的实践与思考之上的。她有以轻狂为火种燃起的烈火,也有以才干为支撑的薪柴,以此锻造新思想、新观念。谁都无法轻下定论,从前的金庸有没有步非烟的轻狂,今后的步非烟能不能达到金庸的高度。(援引步非烟一例,来佐证小郝所为的合理性,表述时,压缩篇幅,避免喧宾夺主,游离主导事件。)

小郝虽还年轻,但作为历史学硕士生,也有一定的专业造诣,读了前辈的著作,心中存疑,有所指摘,相比只会做传声筒与应声虫的学子,这不显得可贵吗?至于用语不谦恭,前辈额头能跑马,大师肚里能撑船,又何必在乎晚辈的几句狂言妄语呢?(叙例之后,不忘拨正行文方向,回归材料,扣住主题。原文是将步非烟与小郝做正反对比论证,但修改后对小郝做了部分肯定。)

真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没有人能规定谁的理论就一定正确,也没有谁可以剥夺他人质疑真理的权利。“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中国正在从制造强国向创新强国转型,需要老一辈的稳扎稳打,也需要年轻一代的破旧立新。我们不妨给敢想敢言的年轻人一点表现空间,一些犯错机会吧。(上升到“创新强国”的高度,未尝不可,但表达仍可更流畅、精炼、准确。)

谁的年少不轻狂,心比天高又何妨?年轻时犯些错,带点伤,不管能否走出康庄大道,也比一辈子踩前人的脚印、规行矩步、亦步亦趋要好。也希望各路网民能对小郝高抬贵手,将了他一军,也别忘了也放他一马。(原文所引用的《阿甘正传》的台词强调的是“做自己”,和小郝的“轻狂”有所不同,不如删去。末尾切应标题,回扣材料,修饰文辞,收束全文。)

【得分】54分

【点评】

此文与原文对比有了明显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观点得到了完善,避免了原文“让才华成为‘狂妄的资本”这一经不起推敲的表达,修改后的标题“谁的年少不轻狂?”更有代入感,措辞也更为妥当;其次,逻辑清晰连贯,先是开门见山,确定立场,之后层层深入,为小赫的“狂语”辩护,援引网络作家步非烟一例时详略得当,避免了主次不清;另外,修改后的文章语言经过打磨,文采得到提升,语言更为生动活泼,如“前辈額头能跑马,大师肚里能撑船”,有效论证观点的同时也增强了可读性。

猜你喜欢
非议金庸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年轻人如何理财
金庸:好为人徒
漫画无极
冷静对待别人的非议
冷静对待别人的非议